認消息,如海潮之有信;測造化,比日月之盈虧。
注:信之一字,實千真萬聖之總路。莊子曰:有情有信,無為無形。《百句章》曰:此中有真信,信至君必驚。子午不差,潮汐有候。《入藥鏡》曰:天應星,地應潮。白於蟾曰:地下海潮天上月。《節要》曰:臨期潮候,月出庚方。以此測信,則消息之理,可得而認其源矣。日月者,陰陽二曜。氣之發而為明者,月借日以生光。以日之對照偏正,為月之魂魄圓缺。即此盈虧之理,可測造化之機矣。
三日月出庚,乃一陽生於坎位;十五月圓甲,則六爻周以乾元。
《真經歌》曰:初三日,震出庚,曲江上,月華明。《參同契》曰:三日出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悟真篇》曰:西南路上月華明,大藥還從此處生。大藥,即來複之一陽也。此陽生於坤體,從純陰中進出。圓甲者,乾納甲壬,坤納乙癸,甲木庚金,對照而圓。《契》曰:三五德就,乾體乃成,六爻相周。《易》曰:變動不拘,周流六虛。《契》曰:周流六爻,難以察睹。此乾坤二卦之周於六卦,坎離中爻之周於六爻也。乾坤生六子,各得其中爻一畫,故曰非其中爻不備。
劈金竅,鑿混沌,露老莊之肺腑;明橐龠,飲刀圭,吐平叔之心肝。
注:開金鎖之秘藏,鑿開混沌,已將《道德》、《南華》,老子、莊子,肺腑深機,發露透徹。橐龠者,鼎器也。有底曰橐,無底曰龠。橐天龠地,即琴、笛,即葫蘆也。欲飲刀圭,先明橐龠。《入藥鏡》曰:飲刀圭,窺天巧。《契》曰:粉提以一丸,刀圭最為神。紫陽真人張百端,字平叔,著《悟真篇》,披肝露膽,吐泄真詮。
遂煙霞明悟之友,發龍虎珍藏之秘。
注:煙霞之士,不乏明悟之才。有誌修真,無緣得法,讀我此賦,足以遂其夙誌,開其慧悟。非徒排偶其文,實乃明至道之真詮,發龍虎秘藏之旨。
各尋火候,早餌黍珠,閬苑玄圃,他日有冀。
注:有誌者,各自尋覓因緣,行火候之秘,餌黍米之珠,閬苑玄圃,三千弱水,非飛仙莫到。能依此賦修持,他日有冀而不難矣。《契》曰:禦白鶴兮駕龍鱗,遊太虛兮謁仙君,受天圖兮號真人。又曰:太乙乃召,移居中洲,功滿上升,膺籙受圖。文章共有7頁,當前第3頁1234567下一頁二、百句章無念方能靜,靜中氣自平,氣平息乃住,息住自歸根,歸根見本性,見性始為真。
注:人之所以不能靜者,為有念耳。一念未止,一念複起,萬慮紛紜,無刻不有。自少至老,幾曾得一息清寧。欲修靜者,先從止念入門。念盡則情欲盡,而寸心清淨矣。心既清淨,氣自和平,如春沼魚,如百蟲蟄,氤氳開闔,其妙無窮,其氣平矣。久之出入息定,歸於其根,呼吸全無。所謂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混混續續,兀兀騰騰。此其氣歸中極,旋轉不息,非無息也。息既歸根,則靜而定矣。定極而本性自現,慧光自生。本性者,本命之元神也。釋曰:見性成佛,是名得道。實無所得,得無所得,始為真得。
萬有無一臭,地下聽雷鳴,升到昆侖頂,後路要分明。
注:萬緣寂靜,聲臭泯絕,茫無朕兆之際,來複之機至,忽然雷出地奮。丹經曰:地雷震動山頭雨,洗濯黃芽出土來。此是真陽透露,形如烈火,狀如炎風。《黃庭經》曰:中有真人巾金巾,負甲持符開七門。此非枝葉實是根。此時駕動河車,渡尾閭,過夾脊雙關,循玉枕而上昆侖。此是後上前下之功,須要理路分明,不可含糊造次。
下山接鵲橋,送下至黃庭,庭中演易卦,五十五堪均。
注:丹自昆侖絕頂,垂上齶,過鵲橋,下重樓,送至黃庭而止。黃庭者,中宮神室也。其時泥丸風生,絳宮月明,腎氣上升,甘露下降,送歸土釜,風恬浪靜,國泰民安矣。庭中演易卦者,卦有三百八十四爻,火有三百八十四銖,法乾坤,配坎離,行水火,皆演也。五十五者,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均者,配合均勻,堪為煉丹之法則,教人即天地以求其象也。
氣卷施四大,坐臥看君行。此是築基理,孤陰難上升。
注:四大一身,皆氣之充塞,無處不周,卷舒隨時,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坐臥看君行者,《金丹節要》曰:兩體對坐,二景現前。《指玄篇》曰:共床作起上天梯,是坐可行,臥亦可行也。此是築基之理,須知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孤修靜坐,何從而得其升降乎?
更要鑄神劍,三年煉己成。念正情忘極,臨爐不動神。
注:是劍非銅鐵鑄成,乃智慧劍也。丹經曰:出有入無三盡劍,長生不死一丸藥。修丹之士,必先煉劍,始能采藥。煉己功成,乃可還丹。所謂煉己者,正念當前,邪意不起,忘情空色相,拚死下功夫。臨爐下手,元神不動,一心歸命,即是煉己之功,即是鑄劍之法。
覓買丹房器,五千四八春,先看初三夜,蛾眉始見庚。
注:丹房器皿,殊不易得,須要錢買,須要尋覓,始能得之。惟此器皿,要合一藏真經五千四十八卷之數。惟此真經,於每月初三夜,現一彎峨眉新月於庚方,此是金精照耀,大藥將產之時。《沁園春》謂"溫溫鉛鼎,光透簾帷"是也。
要見庚花現,反向峨眉尋,如此采真鉛,口口要真傳。
注:祖師慈悲,直指出天機。言汝等要見庚方之花現,其方位雖屬西方庚地,其實反要向身中求之,立見蛾眉新月。丹經謂:乍睹西方一片月,純陽疾走報鍾離。時節到來,切勿遲誤,錯過天機,隻此便是采真鉛之妙訣,不容易得知,不容易得采。從古至今,口口相傳,不輕授受。衣中珠子,近在眼前,迷人錯用心機,皆不遇真師,不得真傳之故也。
火候從初一,一兩漸漸生,十六退陰符,兩兩不見增。
注:火有的候,候其時來而用之,必從初一起功。《契》曰:元年乃芽滋。元年即初一也。一兩漸漸生者,從初一起,積累爻珠。所謂鉛八兩,汞半斤,皆累銖兩而成也。十六是望後,法當退陰符,無銖兩可增,乃罷火不行符之候,兩不相見矣。
沐浴逢雞兔,防失防險傾,金氣自薰蒸,體上汗淋淋。
注:兔雞者,卯酉也。卯於十二辰為兔,酉於十二辰為雞。此時刑德臨門,法當沐浴。沐浴者,洗心滌慮之謂也。《易》曰:君子以洗心退藏於密,茲事危險。上是天堂,下是地獄,當寸步操持,防其傾陷,始得金氣薰蒸,循環上下,彌漫四體,充遍周身,暖氣融和,滋滋汗下。
十月胎方就,頂門要出神,還須麵壁九,飛升上玉京。
注:《參同契》曰:彌曆十月,脫出其胞,十月功成,溫養事畢。丹經曰:三百日火,一十月胎,其神離身,忽去忽來。此時礦盡金純,遍體純陽,更生五髒,再立百骸。口生靈液,血化白膏,一聲雷震,徹地金光,嬰兒從頂出矣。旋旋調神,慢慢出殼,透金貫石,瞬息萬裏。從此百千化身,方行麵壁養虛。九載功成,天詔下臨,飛身金闕,所謂"功成九轉朝天去,永作天仙壽萬春".
三段工夫訣,明明說與君,我今親手釋,成書體訣行。
注:修丹工夫,共是三段。初關煉己築基一段,中關煉氣化神一段,上關煉神還虛一段。此三段工夫,從古無人道及,我今明明說破,親手釋出,敷衍成書,有誌斯道者,尚其體認真訣,勤而行之,自能優入聖域,絕類離群矣。
傳與修真子,金玉之法程,丹訣真師授,須與神仙論。
注:今將萬古不泄之秘訣,釋出成書,傳與修真之子。此書實金玉之法程,登雲之寶筏。雖然,此其大略,實不易聞。至若玄中之玄,妙中之妙,又在乎真師之口授。所謂真弦必要真仙授,世人因文解義,動輒錯訛,何不求師?誌在神在,終必遇之。"須共神仙仔細論",此之謂也。
更有妙丹法,予恐太泄輕,彈琴並鼓瑟,夫妻和性情。
注:玄妙深機,不止一法,更有丹法,其妙特殊。但恐泄露太盡,使聞者輕視此妙。其法為何?彈琴鼓瑟之法也。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琴不獨彈,瑟當並鼓。性情之道,以和為先,合唱隨矣。《契》曰:推情合性,轉而相與,丹法之妙,豈易知哉?
霞光照曲水,紅日出昆侖,恍恍並惚惚,杳杳與冥冥。此中真有信,信到君必驚。
注:金水照耀,木火騰紅,金烏出海,玉兔升空,東出扶桑,西映曲水。曲水者,曲江也。《泌園春》曰:曲江上,見月華瑩淨,有個烏飛是也。老子曰: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至真,其中有信。信者,準而不越其時之謂也。信至君必驚者,時節一到,妙理自彰,藥產神知也。此恍惚杳冥,得藥之景,先天氣到,太極兆形之際。
一點如朱桔,要使水銀迎,絕不用器械,顛倒法乾坤。
注:還丹之際,有形可見,一點落黃庭,狀如朱桔,又似彈丸。水銀者汞也。丹之到來,須運一點真汞以迎之。至則饒他為主,夫唱於前,婦隨於後,顛倒陰陽,逆施造化,所謂兩重天地,四個陰陽。《三字訣》曰:大關鍵,在顛倒,我反為賓他作主也。器械者,琴劍也。丹既歸鼎,停符罷火,不用器械,惟此玄妙機關。舉世學人,何啻萬萬,誰得而知?知之不難,要在多積陰功,廣行方便。誌之所在,天必應之,自有神仙作汝師矣。
世人不知理,三峰采戰行,也有說三關,也有入爐臨,又以口對口,醜穢不堪聽。一切有為法,俱是地獄人。
注:世人不達玄理見,丹經有"口對口,竅對竅,莫厭穢,莫計較"之言,便猜為女鼎,行三峰采戰,九淺一深之法,美其名曰,彭祖房中術。又有說三關,後上前下;更有閨丹禦女,臨爐食穢,以口對口。醜穢不堪。一切旁門,如此穢惡。要皆地獄種子,無法可救。真師難遇,真訣難得。有誌者,宜勤積德可也。
有等執著者,信死清靜真,發黃並齒落,鵲體似鶴形。
注:有等愚頑,執著不化,死守清靜,信殺不疑。苦修苦煉,晝夜打坐,使氣血凝滯,鵲形鶴體,瘦骨如柴,到發黃齒落,猶不自悟,可勝歎息!所以然者,世人習見道門,不婚不宦,獨坐窮山,深居岩壑,頑空枯坐,謂之修真。又見諸小說,皆雲入山修道,便謂神仙。是山中修出來的,豈知坐到老死,都屬空亡。究竟還是不細心讀丹經之故。張三豐遇火龍真人,授以秘訣,命其速速出山。覓遇因緣。故《一枝花》曰:命我出山,覓侶求鉛。杏林石仙翁授薛紫賢曰:可往通都大邑,依有力者為之。自古仙真,皆從人類中而得,富勢中而求。古人要出山,今人偏要入山;古人皆從有作,今人單講無為。種種相反,背道而馳。執殺清靜,老死不悔,曷不觀《清靜經》雲:如此清靜,漸入真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是名得道。其文極力敷衍,至此清靜極矣。乃忽又補一句曰:能悟之者,可傳聖道。清靜至此,而尚有傳,世人何其不悟也?總之,習見人世之常理,不睹聖神之奇事,此又在根器淺深之說也。
他未知吾道,分明假作真,觀天之大道,執天之大行。
注:一切旁門,執殺己見。他豈知吾道借假修真,弄假成真之妙。《陰符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地一大陰陽,人身一小陰陽。天上太陰太陽,人身少陰少陽,其理下二。經曰:隻要專心效法天,天地日月之運行,人身坎離之妙用,四正玄關,法天象地,誰得而知之乎?
月掛西川上,霞臨南楚濱,三日前為晦,陽中之純陰。
注:月掛西川者,山頭月白,藥苗新嫩之象。霞臨南楚者,潭底日紅,陰怪消滅之象。《悟真》曰:西南路上月華明,大藥還從此處生。西川產鉛之所。南離發火之原。三日前者,先庚三日。晦者朔之前一日也。此言三日前為晦者,是活子時之前,亥末之候。此時大藥將產,所謂鉛光發現三日前,正是極陰之際。
三日後為朔,陰中之陽精,亦如逢冬至,和景好陽春。
注:三日後者,後甲三日,晦盡朔來,亥末子初之候。此時陰極陽生,一陽起於九地之下,亦如時令之冬至。冬至者天地之正子時,陽精者人身之活子時。陽回大地皆春,麗景韶光,滿眼生氣。人身真陽之來,如日出扶桑,徹地紅光。骨節三百六十,毛孔八萬三千,融和酥暢,遍體皆春。
八日是上弦,一問兔卯門,十六方為姤,念三是酉門。以此參易卦,方知大道真。
注:新月上弦,每月初八日也;殘月下弦,每月二十三日也。卯屬兔,酉屬雞。此二時為刑德之門,沐浴之候,當知卯沐浴乃益汞,酉沐浴乃益鉛。朔為初三,一陽始複;十六望後,一陰始姤。《契》曰: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艮值於丙南,下弦二十三。學者將此理,參諸易卦,方知大道,自有其真,不可誣也。
百句章中字,字字要尋文。此書雷將守,得者慎勿輕。
注:此書共一百句。隻此百句章中,計字五百,明珠照眼,字字精微。學者尋文揣義,句下言中,默會其理。超凡作聖,秘密玄機。上天之所寶貴者,是篇泄盡天機,雷神護此真訣,讀者慎勿輕視為泛泛之言。敬之,毋忽!
三、真經歌真經歌,真經歌,不識真經盡著魔,人人紙上尋文義,喃喃不住誦者多。
注:真者對假而言。真經者,修真之經也。真經實無文字,乃混沌之初,玄黃之始,太極之先,元氣之祖。萬天仙佛。其來也,非此經無由入世;其去也,非此經無由出世。實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之根源。仙佛煉此而升,鬼神因此而有。靈壇聖眾,洞天福地,真宰造化。世間萬事萬理,自無而有之形,自有而無之氣,莫不出之。大哉真經!不可思議,無得而稱矣!凡夫用以生男育女而妮之,至人用以接命成真而寶之。此物眾多,無論外國中華,不拘富貴貧踐,遍大地無不是者。所謂屋下青天,眼前盡有活路。但不得真師指示!無由知妙用耳。世人惟不識妙用,故盡入魔道。如閨丹食穢,采戰禦女。此地獄種子,萬劫不超生之事,緣何入此魔軍,受此魔障?為不識真經故耳。有等依文解義,專在語句中尋覓玄理,八卦中探索爻象,喃喃誦習,其去道皆千萬裏。
持經咒,念法科,排定紙上望超脫,若是這般超生死,遍地釋子成佛、羅。
注:持咒念經,遵行科儀,專在語言文字中求超脫之法,謂真訣在紙。若是這般做作,便可脫離苦海,超凡入聖,了此生死大事,則大地眾生,及諸釋子,持咒誦經者,何啻千萬,從古不聞有誦經咒而登仙作佛者,可知必有其道矣。
得真經,出洪波,不得真經沒奈何;若問真經端的處,先天造化別無多。
注:上文皆虛指經之名義,至此方直說真經妙處。言此真經,甚不易得。若得此真經,則洪波可出。世人在苦海中,隨波逐浪,無有出期。此經便是洪波寶筏,彼岸慈航。不得此經,真實無法,其奈此洪波何也。世人要問此真經的確玄妙之處,隻在尋覓先天造化,真正玄機。其理至微,其事易簡,實無多事也。
順去死,逆來活,往往教君尋不著。真經原來無一字,能度眾生出大羅。
注:仙道人道,隻爭順逆,是故易逆數也。順則生人生物,逆則成仙成佛。又曰五行順行,法界火坑;五行逆行,不死長生。人道由最初一點,至哇然一聲,而嬰,而孩,而童,而少壯,而老死,此有生之順行也。仙道返老還童,而胎嬰,而太極,而無極,此無生之逆行也。萬卷丹經,隻是講理。所以曰:隻為丹經無口訣,教君何處結靈胎?逆雖可活,而其法不傳,往往使人無可摸捉,尋覓不著。須知此經,非有字之經,乃大海之潮汐,月不失期。《契》所謂"周旋十二節,節盡更須親"是也。此經便能超度眾生,而升大羅三清之境。昔者三藏法師,師徒四人,凡十四年,自西天取來。《悟真篇》曰:白虎首經至寶。三豐祖《一枝花》曰:愛的首經紅鉛,千聖萬真,非經不度,即此是也。
要真經,度自己,除非同類兩相和。生天生地與生人,豈離陰陽造化窩。
注:真經秘密,不易聞知。祖師慈悲,言汝凡夫。欲覓真經自度,今直為汝指陳。除非用同類,兩相和合。同類為誰?所配是也。祖不雲乎?"鍋破還要鐵來補,衣爛必用布為持,人損若無真金氣,十死何曾得一活?"《悟真》曰:竹破須將竹補宜,抱雞當用卵為之。萬般非類徒勞力,爭似真鉛合聖機?又曰:衣破必用布補,人衰須假鉛全。《契》曰:欲作服食仙,宜以同類者。又曰:同類易施工,非種難為巧。類同者相從,事垂不成寶。是以燕雀不生鳳,狐兔不乳馬,非類故也。既曰同類,又曰兩相和,詞旨明顯,更何疑議?學道之士,果能以類相求,妙化之氣,自然發生。生人如此,生天地,生萬物亦是如此。《靈寶畢法》曰:道氣皆在人身,能化生諸天,開明三景。陰陽即同類也,有陰陽然後有造化。造化而曰窩,必有其竅矣。
說真經,不脫空,西川澗底產黃金,五千四十歸黃道,正合一卷《大藏經》。
注:惟此真經,非如佛法之談空,乃有憑有據之事。不曰西方,而曰西川。曰澗底,流水之源,金之所從出也。一部《大藏經》,五千四十八卷。人身亦然,五千四十八日,而黃道始開。黃道者,日月所行之道也。不獨藏經五千四十八,即如《道德經》五千言,《金剛經》五千言,皆合一藏之數。
日滿足,氣候通,地應潮兮天應星。初祖達摩親口授,真玄妙法蓮花經。
注:日數未足,則氣候不通。滿足者,謂五千四十八日。至此而氣候始通。氣候不通,則天地隔絕;氣候既通,則天地相應,潮應於地,星應於天。此天地之理,即道之理。天地之機,即道之機也。達摩聞東土有大乘氣象,乃自西方渡海而來中國,釋氏尊為初祖。親口授者,所謂口口相傳,不記文,真玄妙者言此口授乃是至真至玄至妙之法也。蓮花經特借喻耳。蓮中通外直,出汙泥而不染。佛言我於五濁惡世,修行而得大道,是從汙泥中出,不是從清靜中出者。真玄妙法,在個中求。
初三日,震出庚,曲江上,月華瑩,花蕊初開含珠露,虎穴龍眠探濁清。
注:初三哉生明,新月始出,在西南庚位,露出一彎蛾眉,此乃陽氣初現。《契》曰:三日出為爽,震受庚西方。又曰:三日震動,八日兌行。《悟真篇》曰:西南路上月華明,大藥還從此處生。《泌園春》曰:曲江上,見月華瑩淨,有個烏飛,皆謂此複卦初萌,長子繼體,因母而兆形也。但此時如芽蘖新萌,花蕊含露,嬌嫩之至,所謂初九之潛龍也。《悟真》曰:二物會時情性合,五行全處虎龍蟠。欲要龍眠虎穴,先看涇渭濁清。此時細心探候,以離配坎,以坎填離,入虎穴而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