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記
江玉祥
2009年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共德陽市委、德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民俗學會聯合主辦的“德陽·2009中華孝道文化研討會”在德陽市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和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的背景下,在擁有眾多孝道文化遺產的地方,召開的一次重要的學術會議。研討會共有國內外、省內外的七十餘位專家學者參加,與會者中既有德高望眾、學術造詣高的老專家、老學者,也有新近加入民間文化研究行列的年輕學人。
開幕式於10月14日上午舉行,原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四川省政協主席、四川省民俗學會名譽會長馮元蔚,原四川省政協主席、四川省民俗學會名譽會長廖伯康,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四川省民俗學會名譽會長李永壽,原四川省政協副主席、四川省民俗學會會長章玉鈞,中共德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方小方,德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宋玉華,四川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四川省民俗學會副會長秦琳,四川省社科聯秘書長李澤敏等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上,中共德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方小方同誌,針對德陽抗震救災及災後重建中湧現出來的“大愛”文化,列舉出許多感人至深的例子,對優秀傳統文化與德陽災後重建中的關係作了生動的闡釋。馮元蔚會長對本次會議的緣起、德陽與孝文化、孝文化與和諧社會、公民道德建設、韓國的孝文化以及孝文化與災後重建的關係,作了簡略而深刻的講話。四川省社科聯秘書長李澤敏代表省社科聯主席席義方對此次研討會表示熱烈祝賀,並給予了很高評價。
研討會共收到學術論文66篇。較之本會以往舉辦過的十一次大型學術會,這一次參會論文的特點是:專家陣容強大,論文作者麵寬,內容質量較高。廖伯康會長和章玉鈞會長作主題發言,廖伯康會長發言的題目是《學會感恩弘揚孝道》,章玉鈞會長發言的題目是《孝慈推己及人愛心構建和諧》。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著“孝文化的演變與現實境遇”、“孝文化的弘揚與構建和諧社會”、“不同區域、不同文本中的孝文化”、“德陽的孝文化與地方文化、災後重建”、“朝鮮半島的孝文化”等議題,進行了大會發言與分組討論。李永壽會長在閉幕式上做了總結,他說:“本次研討會成果豐富,學術水準高,實現了預期目標。”
為了使本次研討會的成果得到廣泛傳播,在全社會中形成更加重視和踐行孝文化的良好氛圍,使孝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大會決定,將專家學者們的學術成果精選編印成書,書名為《孝道文化新探》,全書約五十五萬字。現在本書已交巴蜀書社出版,準備在五月底或六月初四川省民俗學會成立二十周年慶祝會暨換屆會上發給與會人員。
值此書行將麵世之際,我有幾句話必須交代:
第一, 在中共德陽市委、市人民政府全力支持下,四川“德陽·2009中華孝道文化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在此,我們衷心感謝中共德陽市委、市人民政府以及德陽市委宣傳部、德陽市文聯、德陽市社科聯各位領導和全體工作人員所付出的辛勞;
第二,四川“德陽·2009中華孝道文化研討會”是一次不叫國際會議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為此我們要向以鄭文教先生為首的韓國栗穀學會以及蒞臨這次研討會的各位韓國教授和專家表示誠摯的謝意;
第三,《孝道文化新探》一書的出版經費全部由四川社科聯讚助,為此我們深深地感謝席義方主席、王均書記以及梁守勳、唐永進、羅仲平、李澤敏等各位領導的大力支持;
第四,四川“德陽·2009中華孝道文化研討會”是四川省民俗學會舉辦的第十二次大型學術研討會,值此四川省民俗學會二十周年誕辰來臨之際,我們向馮元蔚、廖伯康、李永壽、章玉鈞四位會長致以崇高的敬意!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本學會的今天!沒有他們的堅強領導、掌舵把關,四川省民俗學會就不會成為一個以學術研究為核心,以服務現實社會為旨歸,人才濟濟,碩果累累的先進學會。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四川省民俗學會第一個二十年以本書的出版為標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然而,革命未有窮期,學術沒有止境。今後,在馮元蔚、廖伯康、李永壽、章玉鈞四位會長和新會長的領導下,我們將邁上下一個二十年的征途,繼續前進,去創造本學會明天的輝煌!
江玉祥2010年5月5日
於四川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