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的文化外交
1.中國的文化外交
1.1方式。第一,開設孔子學院,推廣漢語。這是目前為止中國進行文化外交的重要項目。第二,大眾文化外交。諸如大型的體育賽事、文化展覽、文藝演出等都屬於大眾文化項目,也是開展公共外交的一條重要途徑。第三,文化年項目。中國同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美國等國家進行了文化年的交流,這樣的項目也是一種和好的方式。
1.2影響。第一,傳播中國真實形象,使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毋庸置疑,任何文化外交最終都想得到世界對本國的認識,而中國通過各種各樣的項目使得世界不再局限於對古代中國的認識。第二,鞏固了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同時又向世人展現了新的現代風貌。在紐約時代廣場播放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也一樣的展示了現代的中國,讓國外了解中國以及中國人的風貌。
2.現存問題第一,內容單一。現在中國的文化外交的內容仍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例如漢語、建立孔子學院、京劇等,內容較為單一。第二,以政府為主體,沒有專門的外交推介機構。現在幾乎所有的文化外交都是政府主導的,民間組織很少。政府依然是中國文化外交的主要操作者,國家為主體總會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值得思考。第三,缺少彰顯本國特色的喜聞樂見的文化外交形式。中國對可愛文化的認識還停留在外表是否可愛的層次上,並沒有深入挖掘它的人文層次。
3.解決建議。首先,中國必須要改變政府主導文化外交的理念,擴展文化外交的主體範圍。在民間交流上,國家要多給與經濟與精神上的支持。要鼓勵民間性質的主動交流,要認識到隻有民間主動進行文化外交的次數多了,文化外交才會達到更好的效果。其次,中國要探究適合本國的更喜聞樂見的外交形式。要改變目前以傳統肚帶文化為重心的宣傳模式,要在中國性的美學基礎上找到與本國文化外交的結合點,既有中國的特色又符合文化外交的要求,構建中國式的喜聞樂見的文化。
三、啟示與結論
本文從日本宣布卡通形象哆啦a夢將作為2020年日本申奧的特別大使這一新聞事件為線索,進而分析日本的可愛文化外交。在全文的分析下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日本的可愛文化外交確實為日本帶來了不少好處,並且提高了日本的軟實力。第二,中國目前還不存在可愛文化,也沒有喜聞樂見的文化外交形式中,國的文化外交主體過於單一,不應完全以政府為主導。中國目前的文化外交有點死板,對傳統古代文化過於推崇,而忽略了對現代的文化的推介,沒有建立起有規範的文化外交體係。第三,中國在如何獲取軟實力上還存在著認知上的誤差,而且軟實力的進步與發展需要更多的努力,需要找準對的方向。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曆史的大國,中國確實要考慮一套適合自己的文化外交戰略,在此基礎上才能打造出令人信服的文化外交形式。日本可以拿出可愛的哆啦a夢,試問:我們能拿出什麼讓全世界癲狂呢?
【參考文獻】
[1]劉小燕.從文化外交看國家對外傳播[J].新聞大學,2011(1):43.
[2]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的解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