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文學性
微博流行體由於它的口語化區別於一般的文學語體,又由於它的文學性區別於一般的網絡流行語。“所謂文學性,也就是指它具有鮮明的文學形象,無論是寫人或寫物,都能用形象化的文學語言進行描寫,以形象感人。iv”微博流行體雖然也是一種網絡語體,但不同一般網絡語體的是他對於語言文字藝術的追求,它本質而言是一種大眾的小品文學,其表現在題材廣泛,形式多變;筆調幽默,生動形象;筆法靈活,賦予情趣;篇幅精短,意蘊豐富上。我們先看看幾個來源於詩歌的微博流行體:
(31)你進,或不進大學,圍城就在那裏,不悲不喜;
你出,或不出差,疲憊就在那裏,不來不去;
你加,或不加班,工資就在那裏,不增不減;
你跳,或不跳槽,公司就在那裏,不舍不棄;
來人人的懷裏,或者讓KPI住進你的心裏,漠然,淡定,寂寞,歡喜。
見與不見體來源於熱播電影《非誠勿擾》中引用的一首詩歌《見與不見》,原名為《班紮古魯白瑪的沉默》,是對其的模仿與致敬。因為是對詩歌的模板套用,它的格式上明顯的存留著詩歌的特性,具有音韻美與格式美的文學性。如(31)連用四個雙音節音步“漠然,淡定,寂寞,歡喜”在對詩歌原格式的模仿下創造出了新的情感,創作者對於職場生活的各種不滿用四個雙音節詞語說出來,節奏緩慢勻稱,有種雲淡風輕,笑看挫折的文藝細胞。且長短句交錯和諧的格式,使句子節奏鮮明而富於變化,讀起來朗朗上口。
不僅僅是來源於詩歌的微博流行體保留了詩歌對文學美的追求,其他的流行體也體現了其鮮明的文學特征,如:
(32)當我評論她的微博的時候,我和她之間的距離隻有0.01公分,可我沒有專注她,57個小時之後,她成了別人的粉絲。
(33)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上過毛概?”黛玉道:“不曾有,隻上過一年馬原。”寶玉又道:“可趕上老師點名?”黛玉便忖度著因他一定是趕上過,故問我有也無,因答:我沒有,想來那是件罕事,豈能人人都趕上的。
(32)(33)兩條微博流行體均為風格模仿型。(32)王家衛體源自王家衛電影的台詞風格,(33)寶黛體源自文學作品《紅樓夢》的語言風格。微博流行體不少就起源於文學作品,其文學性與其息息相關,不難看出二條微博流行體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著的風格同時加上了自己的幽默的筆調。(32)中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格使語言更有特色,其細膩隨性的寫作風格使文本賦予藝術性;(33)中通過人物的對話語言與複古清淡的白描手法塑造了鮮明人物形象,既是對《紅樓夢》文學風格的致敬,也是用調侃的筆調對人物的重新塑造。
注釋:
i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M].北京:商務出版社,1990:123.
ii李軍,劉峰.網絡語體:一種新興的語體類型探析[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2):64-67.
iii黎運漢.漢語風格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292.
iv邢翠玲.淺談科普小品的寫作[J].陝西科技大學學報,200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