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試論我院統計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思路(3 / 3)

(一)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的發展現狀

有了穩固的統計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後,統計學院將繼續追求校企之間的更深一步的合作,保證校外實習基地的發展和壯大。

首先,統計學院將加強對各實習基地企業單位的社會調研,根據學生實習、實訓的實際效果和企業單位的實際效益與社會聲譽,有選擇地從一些好的校外實習基地企業單位聘請資深的技術人員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除正常授課外,還必須能積極參與專業的發展規劃、教學計劃和專業課教學大綱的編製,參與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的改革,以帶動學校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提高統計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水平。

其次,統計學院將定期組織統計學專業的教師到校外實習基地企業單位去學習和實踐,同時鼓勵優秀教師參與企業的人才培養計劃製定,參與企業的科學研究項目、技術開發和革新,在主動為企業服務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統計學專業水平和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能力,為今後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打下紮實的基礎。學生們也能在指導教師的帶動下促進其自身的自主式探索學習能力,因為統計學專業的學習更注重學生對數據資料收集能力、數據處理分析能力以及正確預測決策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結構基礎上努力進行探索。同學們在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學習,就如同得到了一本立體化的統計學教材,他們可以充分利用各專業方向中遇到的實際事例作為案例進行學習與練習,能同時調動學生們進行統計學專業探究的熱情,從而培養學生利用統計資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相信通過校企單位之間的這些進一步緊密合作,既能提高我校統計學院的統計學專業教學和創新水平,也更能密切與校外實習基地企業單位之間的感情,有利於我院統計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發展和壯大。

(二)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發展思路

1.適當開辟臨時性的校外實習基地。

臨時性的校外統計學實習基地是靠個人關係建立的臨時性的學生校外實習基地,他們往往缺乏學生管理經驗和與學校結合培養人才的興趣,學校也很難與其長久合作,一般與這樣的校外實習基地是不簽訂合作協議的。但是,這種校企單位合作的臨時性校外實習基地方式比較靈活,數量多,可作為有針對性地解決統計學專業學生的生產實習和崗位培訓學習的途徑,是校企聯合培養、教育統計學專業人才的補充性模式。

2.根據學科發展方向和趨勢調整校外實習基地。

為此,統計學專業今後校內的課堂教學將應更加重視統計案例教學和專業課程的實驗教學。讓學生們在進入校外實習基地前先進行統計學活動的真實模擬,讓他們在學校就能接觸到大量各式各樣的實際問題並著手研究,可使學生們綜合運用統計學知識、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迅速提高。課程實驗教學環節是整個實驗教學體係的基礎,它是指對所學統計專業各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單項的進行的實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基本統計業務操作技能和基本統計分析技能。這樣的課程教學,使得學生能在統計實驗室利用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實驗或安排學生在課外學習時進行驗證性實驗。學生們就能在未來校外實習時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對抽象的統計理論和統計分析方法,通過實驗得到驗證和理解,以鞏固統計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同時,努力利用寒暑假安排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增強學生對全課程所學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的能力。社會調查是培養、訓練學生觀察社會、認識調查、認識社會以及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它不僅要求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而且使學生通過對關鍵或焦點問題進行社會調查、提高社會調查能力,並達到對事物的實質性認識。

最後,采用在校外實習基地的學習實踐形式增強學生對統計實際工作的適應能力。使統計實踐教學模式不拘泥於統計模擬實驗室的環境中進行統計實際業務處理的模擬實驗過程,真正用於實踐,利用和實習基地簽約的方式,讓學生深入到教學實習基地,如統計局、企事業單位結合實際進行校外實習,並根據現代統計學發展方向、趨勢以及校外實習企業單位的發展需要來安排實習內容,盡量使統計學專業的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獲得第一手感性知識,真正體會到所學專業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實際工作的能力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專業興趣,並為學生走上社會和工作崗位做準備。

實踐證明,高校與校外實習企業單位的合作辦學,是高等教育得到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證,強化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發展是培養人才實踐能力的必由之路,沒有企業單位的參與於大力支持,高校辦學如同閉門造車,不可能培養出受社會歡迎的人才。因此,我們要不斷拓展教學空間,提高辦學實力,培養有知識、有能力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走有自己特色的辦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