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老誌願(2 / 3)

“唉!還是慢慢鋤吧!”她兩串眼淚便流了下來。

她也歇下,告訴他,她家原有牛,男人死後為還債,賣了。村上別人有牛,可現在雙搶大忙,人和牛都不閑,一時也不好意思去求人。母女倆就鋤,鋤多少算多少吧!

他心裏在盤算著一件事……

第二天,曼青嫂來到田邊,不勝驚訝:自己的田已讓人翻犁過了。噫,誰幫的忙?哦,是了,定是鄰村的仁毅昨夜趁月色犁的。昨天就看出他有這個意思了。第三天,她的田又在隔夜裏讓耙熟了。她十分感激他,隻是並不聲張,趕緊插完自己的田就過溝來幫他插。

“哎曼青嫂,你們不必嘛!”仁毅說。

“隻興你幫我不興我幫你,天下怕沒這個理吧?”她嗔怪道,其實她心裏樂滋滋的。

“真的不太好吧?寡婦門前是非多。怕惹人說三道四啵!”

“嘻嘻,這是在田裏,不是在門前,沒什麼是非的。再講誰要說什麼就讓他說吧!我們是真心實意地互相幫助,你說是嗎?”

“那倒也是。”

於是他就扯秧,她母女倆插秧。他不禁用眼瞅她,隻見她三十好幾的婦人了,風韻卻不減當年。難怪有些人對她心懷鬼胎。轉而又想起自己,快四十的人了,還是寡佬一個光棍一條,還從未近過女色哩!她若能下嫁自己,不知有幾好哩!嗨,不可能,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唉呀,說人,自己也有非份之想!不可能不可能。扯秧扯秧。於是他就低頭專心致誌地幹活……

自此,他們就自覺不自覺地互相幫忙。看田水,下肥料,殺蟲害,不是你幫我就是我幫你……

雨仍下個不停,且越下越大。

他嘟起個嘴要學電視裏的樣子去親她。她卻把臉別開,說:“濕濕的鹹鹹的不好的。”

他就打消那個念頭,問:“那你在想什麼?”

她笑著說:“我想起你用膠管把水引過我的田裏的事。嘻嘻。”

秋天,開始禾苗長勢很好。可後來天久晴沒雨,許多田受旱了。曼青嫂的田眼看要旱白,心裏十分焦急。有一天她卻見自己的田有了水。怎麼回事?周圍的田沒水獨她的有水。噫,田基邊有個小洞在絲絲地冒水。一摸,發現有條膠管通水來。再抬頭一看,見一路新泥越過溝底直通那邊仁毅的田。哦,這個鬼東西用反虹管的原理把他的田水引過來。他那邊的田是飽水田,尚未受旱。

可接下來,個多月未下過一場透雨,仁毅那邊的田也受旱了,到處的田都受旱了。眼看晚稻要獲大好收成,不想卻遇上這場要命的秋旱。村民們心急如焚,一天一次兩次跑去看自己的田禾。

這天傍晚,天色有些陰沉,好些人又來到田邊,巴望老天爺賜降一場好雨。一陣風過後,雨果然來了,而且不小。

“這雨,雖遲下了十天半月,但總比不下的好。”他說。

“是呀!不知救了幾多田禾。下雨如下米啊!”她說。

他們仍在摟抱著,衣服濕透了,覺得冰涼冰涼的。可透過濕衣服卻感到對方的肉是炙熱的……

哦,深秋這場透雨,這場滋潤成熟、催促成熟的透雨!

“晚叔,你當教師的,你說怎樣才算活得像個人樣?”那一次,近房侄子阿坤莫名其妙地這樣問我。

問和突然,問得奇怪。我看著他,在組織推敲回答他問題的語句。“這麼說吧,像你,要先解決溫飽問題,然後再向小康之路突進,讓周圍的人對你刮目相看。你明白我的話嗎?”

他點點頭,問我該做什麼好。我就說,隻要你勤奮,就在你那兩畝多田裏就大有文章可做:大肉薑、檳榔芋、黑果蔗是我們家鄉的土特產。這幾年大量外運,今後銷路仍將看好。你就跟你晚嬸學,不懂得的問她就行。我家單種植土特產一項每年收入沒有一萬也有八千。

他拍拍腦瓜子,說聲“對呀”就走了。

這坤仔真要變了?我望著他的背景,心裏嘀咕。他十歲喪父,十二歲時母改嫁。開始時還好。後來缺少管束,漸漸地成了一個遊手好閑的人,東遊西蕩,這裏玩一天,那裏過一夜。雖未做壞事,但聽說小賭是常參加的。那幾塊田租給別人耕。肚皮倒是不癟的。

難得浪子回頭,我自然十分注意他的行動。

果然,初春時節,他收回自己的田,借了我家的牛去犁田,隻留幾分種稻子,其餘的將水排幹,耙熟,起畦。春末夏初又向我家借了幾百斤薑種,種下後就一心撲在田裏,有時請我妻子去看他的作物,領教一些種植技術。秋末,他的薑獲得大豐收。我估算他每畝至少收挖六千斤,至少收入七八千元。第二年他又種檳榔芋,收入不低於頭年。第三年,今年,他的膽子更大了,向人租了畝幾兩畝田,連同他的近四畝,他分片種上大肉薑、檳榔芋、黑果蔗。下種收成時一個人忙不過來就雇請幾個人幫工突擊。收獲時一車一車地運,好氣派!收入多少,隻有他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