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這世道,就這樣(3 / 3)

為什麼每天都會有那麼多人被“煽動家”利用?就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煽動。“煽動家”之所以要發表煽動演講,就是想把他的思想強加於你,讓你為他的理想而奮鬥。如果你迷失在“煽動家”的演講裏,真的被他俘虜,喪失了自我的誌向的話,那麼,恭喜你,你成了一個別人思想的奴隸。我們之中,有很多很多,多到數不清的人,已經是這樣的奴隸了。

跳出“公”的牢籠,走進“私”的莊園。你當然要投身一個組織,當然要進入某些圈子,當然要跟很多人打交道。但是,一定要堅守自己的陣地,牢牢記住自己的理想,把它寫下來,刻在心裏,因為隻有這才是值得你付出人生代價去奮鬥的。

先前,人們都將“大公無私”視為高尚的做人哲學,對“自私自利”則大肆貶低。這種想法必須變通了。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隻要你的尋求私利的方式合理合法,你就是在維護自己的權益與尊嚴,這是最正常的“自私”,是值得提倡的“自私”。

7.臉紅心跳靦腆不好意思?你OUT了

OUT,基本的意思有兩個,落伍,出局。在這裏,我們取後者。是的,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如果你的臉皮不夠厚,多年以來一直保持著臉紅心跳靦腆不好意思的學生氣質,不思改變,那麼,恐怕你要出局了。

一直以來,“厚臉皮”都是一個貶義詞,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要那麼厚臉皮,我們不喜歡人家說我們厚臉皮,結果使得我們的臉皮變得很薄,自尊心敏感到了極點。如果在某件事情上別人說我們厚臉皮,我們會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我們會百般辯解,甚至通過要付出巨大代價的舉動來證明我們不是厚臉皮。

殊不知,正是因為臉皮太薄,許多好處都被那些“厚臉皮”的人撈走了。我們經常會聽到如下的歎息:“當年我應該大膽對她表白我的愛慕,即使被拒絕,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可是我相信,如果我說了,是絕對不會輪到李四那個孫子的,可憐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那天在總公司的野餐聚會上,張三一臉諂媚地纏著董事長說些空洞的奉承話,真讓人惡心。其實我更了解董事長的事跡,尤其是他當年數次忍辱負重的東山再起,我比張三更清楚,張三知道的還是我告訴他的呢。我相信如果我對董事長表示出我對他的仰慕,一定比張三更能博得董事長的歡心,再怎麼也輪不到張三被提拔呀!”“我應該第一個站出來發言的,我對那個項目有更好的方案,……”“我有個比他們講的更可笑的笑話,隻是我沒有說,……”這種因為不好意思而喪失機會的例子比比皆是,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

現在,問題就出現了。有的人因為臉皮薄吃了虧,就會長記性,督促自己改變,該爭的時候就爭,該表白的時候就表白,在這樣“越挫越勇”的鍛煉中,臉皮變厚了,得到的好處就越來越多。相反,有的人,不斷吃虧,不斷反省,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毛病,可就是改不了,有了好處依舊“不好意思”去要,有了想法依舊“不好意思”去表達,有了心結依舊“不好意思”解開,久而久之,自己變成了吃虧專業戶,還在一邊恨恨地說:“NND,都讓那幫厚臉皮的搶走了。”如果你不想成為後麵那個倒黴蛋,最好從現在開始,馬上改變。

相信我,不管在哪裏,機會多半會屬於臉皮厚的人,因為許多棘手的問題,都會涉及到顏麵問題,這種問題當然隻有厚臉皮者才能解決。因此職場上的成功也是屬於厚臉皮者的,因為隻有厚臉皮才能無視失敗和挫折以及一切消極的人為因素,鍥而不舍,全力以赴。厚臉皮者是值得信賴、值得依靠的人,是可以被委以重任的,而他們也從來不負所望。厚臉皮者不怕丟麵子,反而能夠為領導者掙足了麵子,當然也找回了自己的麵子,因為領導者會給足厚臉皮者麵子。碰到厚臉皮者,誰都會給他麵子的,因為如果你不給他麵子,他就會弄得你沒麵子。這就是客觀事實,也是人性。厚臉皮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專業素質,它簡直就是一種武器,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利器,有了它,你就可以笑傲江湖了。

縱觀曆史上那些成功者無一不是有著很厚的臉皮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便是其中之一。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很小的時候,他就心思細密,與人交往,不計小怨,喜怒不形於色。他青年時期,王莽的新政不得人心,加上天災人禍,各地的農民紛紛起義,其中綠林、赤眉兩軍聲勢浩大。劉秀也參與到了推翻王莽政權的隊伍中。綠林軍為了號召天下,立劉秀的族兄劉玄為帝,發展迅速。可是,在昆陽之戰後,義軍內部發生政權分裂,劉秀的哥哥在政治鬥爭中被殺。劉秀當時聽到哥哥被殺,十分悲痛。但是,他馬上來到宛城,見到當時的皇帝劉玄,他並不講哥哥如何冤枉,而隻講自己的過失。回到自己的家後,也不戴孝,絕口不提哥哥被殺的事情,好像他哥哥根本沒死一樣。劉玄見他如此,反而慚愧,給劉秀加封了官,還賜予了很多好處。

劉秀對他哥哥的死竟然無動於衷,還向仇敵認錯,真是厚臉皮中的極品了。然而,這種厚臉皮的行為卻使他躲過了一劫,沒有被人幹掉,保存了實力,取得了後來的成功。

如果說在這個故事中,劉秀的厚臉皮是一種謀略,那麼,在接下來的故事裏,厚臉皮則顯示出劉秀的豁達、開明和風度。

劉秀在長安讀書時認識了一個叫嚴光的人,二人相交甚好,嚴光相當有才能,但是卻淡然功名,很早就隱居了。劉秀當了皇帝之後,想讓嚴光出來輔佐自己,嚴光不願意,劉秀把他拉到京城,百般款待,嚴光卻毫不買賬。要是換了其他皇帝,肯定惱羞成怒了,劉秀卻好不介意,還把嚴光請到皇宮,跟他敘舊聊天。到了晚上,嚴光跟劉秀同榻而臥,睡夢中把自己的臭腳丫子擱到劉秀的肚皮上。一旁的宮女太監都有點兒看不過去了,劉秀自己卻不以為意。麵子算個什麼?能夠網絡住人才才是最重要的!後來,劉秀要嚴光做諫議大夫,嚴光非但不領情,還玩起了失蹤,不辭而行,悄然離去。劉秀得知之後,卻一點兒也不生氣。這樣的“厚臉皮”,你能說他無恥?恐怕要生出幾分敬意吧。

所以我說,臉皮薄並不是壞習慣,但是卻能夠帶來壞結果;臉皮厚有個壞名聲,卻能給你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厚臉皮是一種自信,一種敢為,一種圓潤地處世的原則,這種處世行為往往能夠使人們得到更多的機會,能夠使人更好地取得成功。

臉皮薄的人總是時時刻刻擔心別人小看自己,其實,沒有任何人會小看你,隻是你在小看自己。人們都忙著關注自己的事情,哪兒會對你的言行緊盯不放?所以,坦坦然然去爭取你的利益吧,大大方方把你的意思說出來,從這一秒鍾開始改變,別再當死要麵子活受罪的傻瓜,拿點兒切切實實的好處才是真!

8.牌局、飯局、酒局,局中有局

有一個才結婚一年多的女士非常煩惱,因為她的老公晚上經常很晚才回家。他們家自己辦了個廠,在市場上還有個攤位。她老公一個人管理工廠,家裏的事情基本不管。他總是很忙,每周有四五次應酬,而且經常喝醉。

“我知道做生意方方麵麵都要顧到,隻希望他別回家太晚,也別喝醉酒。可老公經常到次日兩三點鍾才回家,而且常常不接我打的電話,還常醉得進家門就倒下。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就會吵架。”她抱怨地說。

她覺得這樣的日子過得好累,一方麵,不管老公應酬到多晚,她都會等他回家,可第二天一早她就得起來去市場,所以常常睡不醒;另一方麵,她也很擔心老公的安全,因為他喝多了還是會自己開車回家;再一方麵,他們正在準備生孩子,可老公還老是喝酒,她怕會產生不良影響。“每次跟他吵架,他總是陪著笑說下次再也不喝多了、再也不這麼晚了,可說歸說,他還是老樣子。”老公擁有這無窮無盡的“局”,讓她感到非常不幸福。

她老公也很委屈啊。

他們的工廠地處長三角一個經濟水平極高的城市。主營業務是機械加工。又一次,當地資源環境局長暗示要錢。他懷揣著2000現金和香煙一起去人家辦公室了,但被罵了出來。剛走到門外,一個電話打到,說,老張,哎呀你直接來我這裏怎麼好看呢,周末出來一起玩牌。周末他陪局長夫妻打了一夜麻將,隻輸不贏,輸掉2000元。原本可以直接給2000元,現在給了2000元還要犧牲一晚上的睡眠。

你說,誰想這樣啊。但不這樣又不行。誰不想下了班就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但應酬也不能少啊。否則,你得罪了哪路神仙自己都不知道,以後有的是麻煩。

在外應酬的多了,他老公還總結了飯局中的一些貓膩。

飯局上有一種是純騙子,常說自己是幹部,能幫人辦事。如果騙子騙術高一點,對所冒充對象的周邊情況熟悉些,能哄得一些剛認識的人上當,真給騙子送錢辦事。這類騙子檔次最低,被識破後有挨打的風險。

還有一種人,你說他是騙子吧,他還能辦點事;你說他不是騙子吧,他還挺能裝,隻能誇人家是“裝家”,超級能裝的專家。“裝家”不騙,而是通過演技讓老板們覺得他是大人物,人脈廣,根基厚,值得結交。這些人演技好,擺譜擺得到位,能在不動聲色間征服人,讓人拿錢來投靠,然後再“裝家”拿著這些錢運作事。

我認識一個這樣的人,估計就是管管大院的供電、衛生這類的事。這位“裝家”官小譜大,在飯局上一坐,氣質平靜中藏霸氣,風範隨意中顯智慧,說他是多大幹部你都覺得像。有一個經營機械的的朋友初次和此“裝家”見麵,即被鎮住了。

朋友問“裝家”在哪兒高就。

“裝家”答在為局長(農機局)服務。

朋友來了興趣,接著問具體在什麼部門。

“裝家”沒急著正麵回答,反問道,你們現在的鎮長是誰?

朋友答是某某啊。

“裝家”想了想,從名片夾裏掏出一張名片,“是這個人吧,上個月我還見過他,又請我去玩,聽說你們那裏有個溫泉,但實在沒時間啊。”

朋友見“裝家”很隨意就拿出鎮長的名片秀,立刻很崇拜,背看著就駝了下去,恭敬地向“裝家”要電話。

朋友跟“裝家”跟得很緊,花錢主動積極,給“裝家”送了不少錢,辦了不少小事。朋友很熱情,“裝家”很歡迎,隻是真實能力有限,給不了朋友想要的回報,讓朋友無比鬱悶,又無話可說。

人人喊打的純騙子落伍了,手段太古典,風險非常大,容易被識破,臭名也傳得遠,出現在飯局上的幾率越來越低了。當代飯局,“裝家”是主流,“裝家”的數量也大,水平有高有低,手段不盡相同。

在飯局上,還有一類人比較雞肋,就是形形色色的家屬們。結交吧,他們未必能給你辦事;不結交吧,他們又是家屬,有相當的獨特性。

在家屬團中,像兒子老婆這種級別的,追捧巴結倒也值得,至於人家肯不肯給你辦事當然另說了,畢竟不是買賣。像妹妹、哥哥、表妹、表哥、嫂子、小舅子、老姨、侄子、表侄子、外甥這類親屬,真拿不準是否值得結交。

常會發生這樣的事,老板跟縣裏有頭有臉人物的某親戚打得火熱。在某場合,老板遇到某該人物了,上去熱情巴結,說我跟您的親戚某某認識,關係特好。人家保不齊回這麼一句話,哦,某某啊,我們多年沒跟他來往了。

在飯局上,有一類人要千萬小心,這些人有點能耐,也認真開始辦,但愛做局。

在一個飯局上,認識了這麼一位,稱自己認識局長,有能力幫一切人。身邊的一位商場的哥們正好有事求人,就隨口說,能不能引見我認識啊。他的回答很爽快,能。

局長真的接見我的這個哥們,很熱情,哥們很感動。寒暄之後,局長說道,某慈善項目進展得一直很艱難,難得你這樣的企業家能站出來,願意出力支持,我代表咱們區老百姓先向你表示感謝。

原來是讓捐款來了,捐就捐吧,認識這麼大的領導總要付出點代價的。不過,哥們後悔了,這麼大的數,等於白幹了一年啊,何苦啊。

你把自己說的話當放屁,別人可未必這麼想,都等著你兌現承諾呢。很快,局長見到鎮裏的領導,聊著聊著就說到我的這個哥們要捐款,還主動找上門來,並親口答應捐多少錢,但一直沒動靜,怎麼回事,你回去給問問。鎮長立刻給有關部門打電話,交代要緊急處理詐捐事宜。

哥們這下慌了。但也不能說什麼啊,隻能說前段時間一直忙著籌捐款來著,現在終於湊齊了,今天就彙過去。

直到彙款的時候,哥們這才發現,說要幫他的人竟然是慈善項目的負責人。

有多少飯局是人生的江湖,有多少飯局讓你身不由己? 飯局是熱鬧的,江湖是凶險的,對於錢包鼓鼓,又有很多事要辦的老板而言,尤其如此。

麵對眾多的惱人的“局”,學會拒絕才是長遠之道。拒絕是一門藝術,需要掌握火候和拿捏分寸,千萬不要隨便拒人於千裏之外。實在不能拒絕,就應該注意減少不當的活動,如少喝酒、少不當的交際活動,以免為將來的生活埋下禍根。當然也可以考慮多進行一些有價值、有意義、有新鮮感的交際活動,以代替一般性的應酬,提高效率。不要拘泥於酒桌、飯桌,要把眼光放得寬廣一點,相信生活當中處處有學問,再棘手的事情總能找到妥善解決之道。

某文化用品公司總經理老李在客氣地推掉了客戶的邀約就說道:“今天我得在家做模範丈夫,改天再請您喝茶吧。”本來他也是一個大忙人,可是終於有一天他覺悟了,所以每到周六,他就為自己規定了一個“無交際日”。

在這一天,老李要把時間都留給家人,而且,“‘無交際日’能讓我冷靜下來思考些問題,吃點清粥小菜清清腸胃,同時享受天倫之樂。總在人際圈裏轉,不讓自己休息,漸漸就會迷失。”老李說得很實在,雖然關掉手機是不現實的,因為總要掌握一些動態信息,可隻要將一切外在的影響降到最低,一個人還是可以在家裏呆住的。

現如今,不論是在公司同事還是客戶圈子中,老李都贏得了“模範丈夫”的名聲;而且公司的業績不但沒有受損,相反還有了更多的好口碑。

因此隻要善於活動思路,再多的應酬也難不住我們,就讓我們用心去擁抱幸福的生活吧。

9.好人不好當

有一句流傳了很久的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過,在老百姓中也流傳著這樣句話:“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

到底哪個說的有理呢?

有一回,在車站排隊買票,一個女孩說想插在我前麵,她著急,車馬上就要開了。我就讓開讓她站前麵了。這時,一直排在我身後的女孩惡狠狠地衝到前麵,瞪著我,咬牙切齒的說,你讓她插那你站我後麵吧。

本來做好事,引來的確實非議。

江蘇衛視有一檔節目叫作“非誠勿擾”,是相親的,有一個男孩麵對十女侃侃而談,盡量展現自我的真誠、真情,也頗得眾多女嘉賓的好感,但奇怪的是最後環節沒有一盞燈為他而亮。男生還是堅持選擇再次點亮心動女生的燈。看得出來那位女生也很感動,但她最終還是婉言謝絕了。“其實你是一個好人,但我真的不適合你”。

過去,我們是那麼地在意“你是一個好人”這鏗鏘有力的一句簡單話語,因為這是讓一個人引以為榮的道德標簽。拒絕的理由有千萬種,但以“你是一個好人”來拒絕一個人的真誠,多少讓人感覺不是滋味。

做人難,做好人更難。仔細想下,那是因為做好人的成本太高,做了好事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自討苦吃”,比如不被理解,反被誣賴,甚至是以身殉誌,流血汗又流淚水的現象時有發生。“好人難當啊!”“再也不當好人了”,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牢騷。但下次真有當好人的機會,我們還真是控製不住自己。

好人不好當也要當啊。

我們說善有善報,並不是說你做了好事明天就能得到金錢,就能過上好日子,就能撈到某種好處,而是說“在食息起居處牖其衷”,也就是不知不覺中啟發你,讓你得到精神上的鼓勵,覺得生活更有意義,生活更美好,心情更快樂。難道這不是上天的回報?

我們說惡有惡報,並不是說一個人做了壞事明天就得到報應,受到懲罰,或丟錢,或丟官,或生病,相反,現實生活中做壞事的人反而活的得到了很多其不該得到的東西。但是,他們的內心很快樂嗎?很充實嗎?不但不快樂,而且“在動靜語默間奪其魄”,就是被奪去了靈魂,隻知道吃喝玩樂,滿足自己的私心,像行屍走肉,生活的意義也變了,沒有滿足感,親情觀念淡薄,難道這不是對其最大的懲罰嗎?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那就說明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和這個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如果一個人的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惡,那麼這個人的心靈是根本不會感到痛苦的。”必須說明,這裏的“痛苦”並不包括“悲憫”、“同情”一類,比如汶川和玉樹大地震,我們因同胞受難而感同身受,也會痛苦,但這無疑是善,而不是“惡”。

所以說,頭頂三尺有神靈。不要因為你做了好事上天不知道,做了壞事也別想逃過上天的法眼。不論你在廁所裏,在洗手間,或鑽在自己的被窩裏,你能騙得了你的下屬,你的客戶,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但你騙不了自己頭頂上方的“神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