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摘社初版本、再版本
《毛澤東自傳》,斯諾錄,汪衡譯,文摘小叢書之一,文摘社1937年11月1日初版,黎明書局經售。32開,90頁。紅色封麵,潘漢年題寫書名。內容分為四章:第一章一顆紅星的幼年;第二章在動亂中成長起來;第三章揭開紅史的第一頁;第四章英勇忠誠和超人的忍耐力。文前有毛澤東1937年7月13日手書關於抗戰方針的題詞:“保衛平津,保衛全國,同日本帝國主義堅決打到底,這是今日對日作戰的總方針。各方麵的動員努力,這是達到此總方針的方法。一切動搖遊移和消極不努力都是要不得的。”還有毛澤東在陝北庭院的照片、毛澤東與賀子珍的合影。文中附有13幅斯諾在陝北紅區拍攝的照片。附錄有《毛澤東論中日戰爭》、《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女士小傳》。全書近4萬字,其中《毛澤東自傳》約2.8萬字。
《毛澤東自傳》中文譯文,從1937年8月1日起在《文摘》月刊和《文摘戰時旬刊》分七期連載後,在上海和周邊地區引起轟動,一時洛陽紙貴。孫寒冰和文摘社的同仁們,趁熱打鐵,及時將全文彙集在一起,增加了《毛澤東論中日戰爭》、《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女士小傳》附錄,影印了多張珍貴照片,並為了擴大影響,黎明書局還在1937年11月8日出版的《文摘戰時旬刊》第5號,刊登了《毛澤東自傳》的廣告:
“本書是毛澤東先生親向美國著名記者斯諾氏口述生平事跡的忠實記錄,是中國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文獻。原文在《亞細亞》雜誌上分四期發表,經本社譯出在《戰時旬刊》中連續刊出,曾引起讀者莫大的注意。現原文最後一章已由航空寄到本社,經汪衡先生全部譯出,並請周民先生詳加校正,改正原文錯誤多處。全傳分四章:第一章一顆紅星的幼年。第二章在動亂中成長起來。第三章揭開紅史的第一頁。第四章英勇忠誠和超人的忍耐力。並附加毛澤東論中日戰爭、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女士小傳,全書四萬餘言,珍貴照片數十幅。每冊售洋兩角,外埠加郵2分。”
汪衡譯的《毛澤東自傳》一出版,不脛而走,銷量供不應求,一再加印。當年11月20日又發行了第二版。第二版對初版中明顯的錯字作了改正。從初版到再版,僅隔了19天,可見當年《毛澤東自傳》是十分暢銷的。據當時曾任黎明書局的經理餘源回憶,汪衡譯的《毛澤東自傳》除在上海發行外,還銷往南京等許多大城市。
譯者汪衡,也因翻譯國民黨列入“禁書”的《毛澤東自傳》,上了黑名單。躲避國民黨的迫害,不得已離滬去鄂,以後又轉往香港和重慶。
汪衡,原名汪椿寶,1914年生於北京。1935年考入上海複旦大學土木工程係,後轉入經濟係。汪衡在複旦大學期間,由於中、英文基礎好,孫寒冰邀其參加複旦大學文摘社做編輯工作,並很快成為孫的得力助手。1941年,搬遷到重慶的《文摘戰時旬刊》編輯部,遭到日本飛機轟炸,主編孫寒冰不幸罹難。汪衡十分傷心,他向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提出要去延安工作的申請,辦事處的同誌對他說,《文摘戰時旬刊》是一個好刊物,應該堅持辦下去。因此,抗戰後期,汪衡一直留在重慶。1949年後,汪衡曾先後在國際新聞局、學習雜誌社、人民出版社、國家出版局工作,曾任國家出版局版權處處長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版權谘詢委員會委員。1993年1月病逝。
大連大眾書店再版本
《毛澤東自傳》,斯諾筆錄,汪衡譯,大連大眾書店1946年6月30日再版本,新文化書店總經銷,32開,69頁。
大連大眾書店沿用了文摘社《毛澤東自傳》的封麵,但刪去了“潘漢年題”和“文摘小叢書”、“黎明書局經售”字樣。全書分四章:第一章一顆紅星的幼年、第二章在動亂中成長起來、第三章揭開紅史的第一頁、第四章英勇忠誠和超人的忍耐力。每章的標題、章節、段落、內容,基本與上海文摘社版一致,但多處有一些小的修訂。原版中的題詞和照片,隻取掉了毛澤東與賀子珍合影,其餘均保留。附錄中隻有《毛澤東論中日戰爭》一文,刪除了《毛澤東夫人賀子珍女士小傳》。
東北書店版
《毛澤東自傳》,斯諾筆錄,汪衡譯,東北書店1946年8月印行,32開,82頁。
第1―32頁為自傳部分,約2.8萬字,分四章:第一章一顆紅星的幼年;第二章在動亂中成長起來;第三章揭開紅史的第一頁;第四章英勇忠誠和超人的忍耐力。每章標題、段落、內容,基本與上海文摘社汪衡本一致,但經仔細比對,該版已在原文摘社汪衡本基礎上做了大量重譯和改動。據不完全統計,大小改動的達近千處。特別是糾正了原書中翻譯錯的一些曆史事實及典故,但仍存在一些不很準確的病句。第33―82頁為附錄:愛潑斯坦著《這就是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的領袖》、福爾曼著《訪問毛澤東》、斯坦因著《毛澤東會見記》、趙超構著《毛澤東先生訪問記》、柳六文著《我所知道的毛澤東先生二三事》、毛澤東著《論中日戰爭》。
東北書店的出版者在1946年8月1日的《前言》中寫道:“毛澤東自傳,是美國名新聞記者斯諾根據毛主席講述筆錄下來的。這是1936年以前的事:那時,國民黨反動派,用大軍包圍蘇區,不讓人民知道為國為民的中國共產黨艱苦鬥爭的一點事實,幸而美記者斯諾先生,以外人的方便,才透露出一點消息來,這就是他記錄下第一部珍貴資料――毛澤東自傳。這偉人的畫像,十年後又重新呈現在東北人民麵前……閱讀它,學習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