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澤東自傳》的出版背景(3 / 3)

目前已發現的80多種《毛澤東自傳》版本中有:汪衡譯本,張宗漢譯本,李杜譯本,張洛甫譯本,平凡譯本,翰青、黃峰合譯本,韓白浪譯本,歐陽明德譯本,丁洛譯本,方霖譯本,畢正譯本,範萍譯本,王岱譯本,天明譯本,龐真譯本等。在這些版本中,書名多為《毛澤東自傳》;但也有少數版本是將斯諾筆錄的《毛澤東自傳》,以《毛澤東的奮鬥史》、《毛澤東的革命史》、《毛澤東的故事》等不同書名出版的;還有將斯諾筆錄的《毛澤東自傳》,斯諾、愛潑斯坦等著的《毛澤東印象記》和蕭三著的《毛澤東同誌略傳》等,合在一起出版的《毛澤東》、《毛澤東傳》等文集;還有根據汪衡本等中文譯本重新編寫的毛澤東傳記等。

《毛澤東自傳》的出版和流傳,在建國前有兩個高峰期。一是1937―1938年,延安、上海、武漢等先後出版了8種譯本十多種版本。二是1946―1949年,共產黨占領區的東北、冀東、冀中、膠東、華北、太嶽等解放區,和國民黨占領區的上海、重慶、北京、廣東、昆明等出版的七八十種《毛澤東自傳》。

在以上這些版本中,上海複旦大學《文摘》雜誌1937年8月1日刊載中文《毛澤東自傳》是最早的。在出版的中文《毛澤東自傳》單行本中,1937年9月延安出版的張宗漢譯本、漢口出版的李杜譯本為最早。而1937年11月1日上海文摘社出版的汪衡譯本影響最大,版本最多,流傳最廣。其次影響較大的則是1946年1月上海梅林書店出版的方霖譯本。

這些版本從字數、章節、內容又可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簡略本”。我們把《文摘》和《文摘戰時旬刊》連載的《毛澤東自傳》,和1937年期間出版的汪衡譯,張宗漢譯,張洛甫譯,李杜譯,翰青、黃峰合譯等的《毛澤東自傳》,與2003年12月複旦大學出版社,依據哈佛燕京圖書館所提供的,當年斯諾寄給《A sia》(《亞細亞》)英文記錄稿的全文複印件,重新翻譯出版的中英文對照的《毛澤東口述傳》作了比對,發現1937年出版的這些不同的中文譯本,它們在字數、章節、段落,以及表述的內容意思上,都與複旦大學新出版的《毛澤東口述傳》大致相同。隻是因譯者不同,在文字的語氣和表述上存在著大同小異。然後,我們又把這些《毛澤東自傳》譯本,包括新版《毛澤東口述傳》,與1938年版的《西行漫記》中第四篇《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相比對,又發現這些譯本比《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少了1萬字左右,主要是在涉及一些曆史事件、曆史人物、曆史會議等30餘處,或是一筆帶過地簡述,或用“……”省略了。

比如:汪衡譯本、張宗漢譯本中的第45自然段“第二天,一個都督政府成立……”共有88個字,而在《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中卻用2個自然段,342個字來敘述這件事。

再如:汪衡譯本、張宗漢譯本中第70自然段,很簡略地提道:“在一九一七年,我和幾個友人發起了新民學會。會員約七八十人,其中有許多人後來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史中成了有名的人物。”而《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中,在“成了有名的人物”後麵,用近400字記述了夏曦、何叔衡、蔡和森等曆史人物的情況。

筆者由此認為,斯諾當年送到《亞細亞》的英文稿是一個刪節稿。因此依據斯諾發表在《亞細亞》雜誌的英文《毛澤東自傳》,或以斯諾送《亞細亞》英文原稿翻譯出版的汪衡譯本,張宗漢譯本,李杜譯本,張洛甫譯本,翰青、黃峰合譯本等,以及他們以後的再版本、翻印本,和1946年出版的丁洛譯本、1949年出版的天明譯本等,都是簡略本。此種簡略本中的《毛澤東自傳》(不包括附錄),約2.8萬字,均分為四章。各種譯本四章的標題略有不同。此外,凡是在1937年至1938年印行出版的《毛澤東自傳》的初版、再版,或第三版,都有兩至四篇附錄。1938年以後出版的《毛澤東自傳》,除個別版本外,絕大多數都將原附錄取掉了。1946年以後出版的4章《毛澤東自傳》簡略本中,有的書名是《中國共產黨年表》,把《毛澤東自傳》作為附錄,附在年表之後。在這些版本中,僅見1937年汪衡譯的初版本和再版本,翰青、黃峰合譯本,以及1946年大連大眾書店翻印本附有毛澤東關於抗戰的題詞和多幅照片。李杜譯本附有毛澤東關於抗戰的題詞,但無照片。

另一種是全本,是以英文《紅星照耀中國》中第四篇《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為母本,翻譯出版的《毛澤東自傳》。此種譯本絕大部分都是1946年以後出版的,有的書前有一篇譯者方霖1946年1月以斯諾的一段話作為《代序》,有的則沒有。書後一般均無附錄。少數附有《中國共產黨年表》。自傳全文3.9萬字左右,分為六章。在國民黨占領區出版的版本中,也有書中目錄僅列出前五章,而實際正文仍有“第六章紅軍之成長”,大概是為了便利於發行的緣故。此譯本中的曆史事件,曆史人物,會議名稱、地點等,都作了較詳細表述,同時對簡略本中一些明顯錯誤進行了修改。斯諾所作的注釋也全部輯錄。經研究,這一時期,無論是畢正譯本、王岱譯本,還是國強出版社、國民出版社、新時代出版社、新人出版社,或譯者不詳的“六章”本、或封麵注有“毛澤東口述”字樣的《毛澤東自傳》,從章節、段落、內容,幾乎都與1946年1月上海梅林書店出版的方霖譯本完全一樣,因此這些署名或未署名譯者的大多都是方霖本的翻印本。可見這一版本流傳也是比較廣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