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對具體事實特殊而廣泛的觀察所對應的常常不僅是對問題或困難的感覺,還有對困難的意義的某種含糊感覺,也就是說,它在隨後的經驗中意味著什麼,預示著什麼。它是對即將到來的事情的一種預測或預言。我們說“即將到來”的麻煩,很對,在觀察麻煩的征候時,我們同時在期待,預報——簡言之,形成一個觀點,注意到意義。當麻煩不是即將到來,而是完全實際存在的,我們就被壓倒。我們不再思考,而是陷入消沉。引起思考的麻煩是沒有完成並且還在發展的,已經存在的事物可以用來作為推導可能發生的事情的預兆。當我們明智地觀察時,我們說我們是在領悟,也在擔心。我們警惕著還會發生的事情。好奇、探究和考察既指向已經發生的事情,也指向即將發生的事情。對已發生的事情的興趣是要獲得證據、跡象和征兆去推斷未來的事情。觀察是診斷,診斷含有預期和準備的興趣。它預先準備了一個回應的態度,使我們不至於不知所措。
還未存在的事物,隻是預測和推斷的事物,是無法觀察的。它不具備事實的資格,不是已知事物,不是數據,而隻是一個意義、一個想法。想法不是幻想,不是由情緒化的用於逃避和庇護的記憶構成,它們恰恰是由於觀察正在發展的情形的事實而激起的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的預測。鐵匠觀察鐵,觀察其顏色和結構,以便獲得它可以變成什麼東西的證據;醫生觀察其病人,為了獲得向某一特定方向變化的症狀;科學家注意他實驗室的材料,以便獲得在特定條件下會發生的事情的線索。觀察本身不是結果而是尋找證據和預兆的事實本身表明,同觀察一起進行的是推論和預期的預報——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想法、思想或見解。
在更專業的語境中,值得看一看所觀察的事實同所表明的想法和意義之間的邏輯對應對某些傳統哲學問題和疑難,包括判斷中的主詞和賓詞,知識中的客體與主體,概括的“現實”與“理想”,會有何種啟示。但這一次,我們必須僅限於指出,關於觀察的事實同表明的想法在經驗中的相關起源和功能的見解使我們看到有關觀點、意義、見解,或任何可以用來表示思想功能的詞語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為它們暗示了可能發生和終須發生的某事,它們(如我們一般在理想的案例中看到的)是對正在進行的事物進行反應的講台。發現他困難的原因是一輛汽車正向他逼來而沒有安全的保障;他的觀察預報可能太遲了。但是如果他的預測感覺來得及時,他就有了采取行動避免這一威脅性災難的基礎。因為他預先看到了即將發生的結果,他可以采取行動扭轉這一局勢。所有理智的思維意味著行動中自由度的增長——從偶然的機遇和命運中解放出來。“思想”代表對反應方式的暗示,這種反應不同於在理智的觀察沒有引起對未來的推論時所遵循的那種反應。
意在產生某種結果——也就是說,使鐵匠能夠給予鐵水某種形式,醫生治療患者促進其康複,科學實驗者得出可以應用於其他情況的結論——的行動方法,反應方式在其結果得到檢驗之前,在本質上是嚐試、不確定的。這一事實對於真理理論的重要性下麵會討論。在這裏,隻要注意概念、理論、體係無論如何精細,如何首尾一貫,都必須看做假說,這就足夠了。它們隻能作為檢驗它們的行動基礎來接受,而不是結局。領悟這一事實就是從世界上廢除死板的教條,是認識到概念、理論和思想體係總是要通過應用而得到發展,是強化訓誡我們必須同樣注意改變它們的跡象以及對它們加以聲明的機會。它們是工具。同所有工具一樣,它們的價值不在於它們本身,而在於它們創造的結果所顯示的性能。
然而,隻有在求知的興趣發展到思考本身帶有有益的東西,帶有本身有審美和道德趣味的東西的程度,研究才是自由的。正是因為認識不是自我封閉和終結的,而是改造境遇的工具,它從屬於維持某種預見的目的或偏見的危險總是存在。這時反思就不是完整的,而變得不足。事先預定要達到某種特殊結果,它就不是真誠的。說所有認識都有超越本身的目的是一碼事,說認識的行為有一個事先預定要達到的特殊目的是另一碼事,是相反的一碼事。說思考的工具本質意味著它是為了獲得決心要得到的某種個人、片麵的利益而存在,更是錯誤。不論什麼目的的局限都意味著思維過程本身的局限。它表示思維沒有到達充分的發展和運動,而是受束縛的、受阻礙的、受幹涉的。認識受到激勵的惟一情景是目的在研究和檢驗的過程中發展的時候。
毫無利害而公正的研究因此絕不是說認識是自我封閉和不負責任的。它意味著沒有事先設定的特殊目的將觀察的活動、觀點的形成及應用封閉起來。研究被解放出來。它被激勵著去關注同問題或需要的界定相關的每一個事實,去追求有希望提供線索的每一個暗示。阻礙自由研究的障礙如此之多,如此有力,研究行為本身能夠成為一種愉快而有趣的追求,能夠引起人類的競技本能,值得人類慶幸。
當思想不再為受社會習俗所規定的目的所壓製,勞動的社會分工就發展起來。對一些人來說,研究成為主要的終生職業。但這隻是在表麵上證實了理論和知識本身是目的的觀點。它們對一些人而言本身是目的。但這些人代表一種勞動的社會分工;這些人同其他社會職業通力合作,對他人的問題敏感,將得到的結果傳達給他們,獲得在行動中更廣泛的應用,隻有在這時,這些人的專業化才能夠被信任。當特別從事於認識事業的人的這種社會關係被遺忘,其階級被孤立的時候,研究的刺激和目的就失去了。它墮落為無益的專業化,成為對社會漠不關心的人所從事的一種智力上的忙碌工作。瑣事細節以科學的名義堆積起來,體係的抽象辯證發展也出現了。然後在為真理而獻身的高尚名義下,這一職業被“合理化”了。但是當真正真理的道路被奪回的時候,這些東西被漠視並忘記。它們卻原來是虛榮而不負責任的人們的玩物。公正無私的研究的惟一保障就是研究者對與其聯係的人們的需要和問題具有社會敏感性。
由於工具的理論有利於高度尊重公正無私的研究,因此,同一些批評家的印象相反,它極為重視演繹方法。因為有人說概念、定義、概括、分類以及連貫推斷的發展的認識價值並不是自我固有的,就因此認為他輕視演繹的功能或否認其成果和必要性,這是一個奇怪的看法。工具的理論隻是想謹慎說明其價值所在,防止人們在錯誤的地方尋找。它認為,認識始於界定問題的特殊觀察,終於檢驗假說尋找解答的特殊觀察。但是,由起初的觀察暗示、最終的觀察檢驗的想法、意義本身需要仔細的考察和長期的發展,這一理論不應否認。說機車是一種媒介,居於經驗的需要和滿足之間,並沒有貶低機車仔細而精細的構造的價值,或減少用來改進其結構的輔助工具和過程的需要。不如說因為機車是經驗的中間狀態,既不是最初的也不是最終的,因此不可能過分注意其構成發展。
像數學那樣的演繹科學代表著方法的完成。一種方法,對相關人士來說,本身就是一種目的,這並不比製造任何工具都應有獨特的行業更令人驚奇。發明並完善一種工具的人很少是使用它的人。在物質和智力工具之間的確有明顯差異。後者的發展遠遠超出立即可見的用途。改進方法本身的藝術興趣是強烈的——正如文明的器具本身就可能成為藝術品。但從實踐的觀點看,這一差異說明智力工具具有作為工具的優勢。正是因為它是在頭腦中沒有考慮特殊用途時形成,因為它是高度普及的工具,它可以靈活適應無法預見的用途。它可以用來處理事先沒有預料的問題。頭腦對各種智力上的緊急情況事先做了準備,當新問題出現時,它無須等待到一個特殊工具準備好的時刻。
更明確地說,如果一種經驗要應用於其他經驗,抽象是不可缺少的。每一具體經驗就其整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就是它自己,不可複製。從其完全具體性看,它不教導,也不啟示。所謂抽象,意味著選擇它的某一方麵來幫助掌握其他事物。就其本身,它是破碎的斷片,是它被從中抽出的鮮活整體的粗劣替代品。但從目的論或實踐角度來看,它代表了一種經驗能夠對另一經驗有價值的惟一途徑,能夠確保得到啟示的惟一途徑。所謂錯誤或有缺陷的抽象主義表示孤立片段的功能被忘記並忽略,因此公然認為它本身是比它出自的混亂而不規則的具體形式更高一籌的東西。從功能而不是結構和靜態來看,抽象意味著從一種經驗中分出轉移到另一經驗。抽象即解放。一種抽象越是理論的,就越是抽象的,或離具體性經驗的東西就越遠,就越適合處理任何以後可能出現的無限變化的事物。古代數學和物理學比現代的更接近粗糙的具體經驗。因為這個原因,它們無力提供對以新的、沒有預料的形式出現的具體事物的洞察力和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