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出示曉諭事。照得省城十一夜,軍民擁至軍署,要求獨立,將軍失蹤,本使為軍政紳商學各界,以浙江地方秩序相迫,已於今日決定以浙江巡按使兼浙軍總司令,維持全省秩序,主任軍民要政。除總司令部人員另行組織外,所有在省文武機關部署,一律照常辦事,不準擅離職守。傳諭所屬,一體遵照!
據這告示,連獨立兩字,都不敢說出,可知屈映光是全然作偽哩。果然一道密奏,電達九重,極陳不得已的苦衷,並乞鑒宥雲雲。他是兩麵討好,總道是絕對妙法,可以安然無事,突來了寧台鎮守使周鳳岐急電,略言:“省城、寧、紹,先後獨立,人心歡忭,秩序井然。今公複沿舊稱,群情迷惑。寧、紹眾誌成城,誓死討逆,萬無反複餘地,務即明白賜複,鳳岐等當嚴陣以待。”老屈接閱後,已是驚惶不定,忽聞北京政事堂中,又頒發一道申令,其文雲:
據浙江巡按使屈映光電稱:“四月十一日夜四時,突有軍民,擁至軍署,將軍失蹤,當經密派警隊防護本署,次早軍官士紳,以地方秩序關係,強迫映光為都督,誓死不從,往複數四,午後旋有各機關官長暨紳商領袖,合詞籲懇,最後即請以巡按使名義兼浙江總司令,借以維持地方秩序,固辭不獲,於今日下午,始行承諾,以維軍民而保治安。現在人心已定,秩序如恒”等語。該使職略冠時,才堪應變,軍民翕服,全浙安然,功在國家,極堪嘉獎。著加將軍銜,兼署督理浙江軍務。當此時勢艱危,該使毅力熱心,顧全大局,既已聲望昭彰,務當始終維持,共策匡定,本大總統有厚望焉。此令。
這道申令,竟將老屈的秘密奏聞,和盤托出,直令老屈無從自解。恐怕由老袁使乖。鳳岐等遂通電各省,攻訐老屈道:
屈以巡按使兼總司令,布告中外,非驢非馬,驚駭萬狀。論屈在浙四載,唯知竭民脂膏,以固一己榮寵,旋複俯首稱臣,首先勸進。滇、黔事起,各省中立,獨屈籌餉括款,進供恐後。禍害民國,厥罪甚深。若複戴為本省長官,實令我三千萬浙人,無麵目以見天下。且通電輸誠,偽命嘉獎,既誓死於獨夫,奚忠誠於民國。反側堪虞,粵事可鑒。宜速斥逐,勿俾貽禍。
屈映光連接這種文件,真是不如意事,雜遝而來。可巧商會中請他赴宴,他正煩惱得很,遞筆寫了一條,回複出去。商會中看他複條,頓時哄堂大笑。看官!道是什麼笑話?他的條上寫著道:“本使向不吃飯,今天更不吃飯。”莫非是學張子房一向辟穀?這兩句傳作新聞,其實他也不致這樣茅塞,無非是提筆匆匆,不加檢點罷了。忠厚待人。是時浙省官紳,正組織參議會,共得二十六人,正會長舉定王文卿,副會長舉定張翹、莫永貞,四月十四日,在都督府開成立大會。屈映光乘機與商,托他代為斡旋,正副會長等,乃請他正式獨立。屈尚沉吟未決,會接粵中來電,龍都督與粵西聯盟,居然主張北伐,聲討老袁。那時屈映光才放大了膽,將巡按使的名目,革除了去,竟自稱為都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