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袁公子堅請故軍統 梁財神發起請願團(2 / 3)

老袁既得了王士珍,軍人一方麵,自以為可免變動,從此無憂,獨財政尚是困難,所有運動帝製,及組織帝製等事,在在需錢,非有大富翁擔負經費,不能任所欲為。左思右想,尚在徘徊,湊巧有一位大財神登台,演一出升官發財的拿手戲,於是金錢也有了,袁老頭兒也可以無恐了。惟這大財神何姓何名?看官可記得前文敘過的梁士詒麼?如梁山伯點將,又是一個登台。梁本為總統府內秘書長,足智多才,能探袁氏私隱,先意承歡,所以老袁非常器重。他遂結識了幾個要人,招集了若幹黨羽,更仗那神通機變的手段,把中央政府的財政權,一古腦兒收入掌握。曆屆財政總長,無論何人,總不能脫離梁係,都中人士,遂贈他一個綽號,叫作梁財神。但梁係粵人,附梁的叫作粵派,另有一派與他對峙,乃是皖派首領楊士琦。楊為政事堂左丞,勢力頗大,聯絡多數舊官僚,與粵派分豎一幟,互相排擠。老袁素性好猜,忽而信梁,忽而信楊,楊既得誌,梁漸失勢,秘書長一職,竟至丟去。嗣又以搜括財政,不能無梁,複召為稅務督辦,梁仍靠著財力,到處張權。忽交通部中鬧出一件大參案來,牽連梁財神,梁正無法解免,常想尋個機會,迎合袁意,省得受罪。適聞老袁為財政問題,有所顧慮,他遂乘機而入,願將帝製經費,一力承當。看官!你道梁士詒綽號財神,果有若幹私財,肯傾囊取出,替袁氏運動帝製麼?無非從百姓身上,想出間接搜括的手段,取作袁氏用費,就算是理財能手。財神亦徒有虛名,究不能點石成金。但袁氏生平揮霍,視金錢若泥沙,什麼國民捐,什麼救國儲金,什麼儲蓄票價,還有種種苛稅,種種借款,多被取用,消耗殆盡。此次梁財神出籌巨款,究從何處下手呢?原來京城裏麵,本有中國、交通兩銀行,歸政府專辦,平時信用,到還不失,梁為羅括現款起見,竟令兩銀行濫發紙幣,舉所有準備金,多運入袁氏庫中,供袁使用。老袁倒也不顧甚麼,但教有款可籌,便視為財政大家,佐命功臣,因此待遇梁士詒,比從前做秘書長時,還要優渥,所有參案的關係,早已無形消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