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婦聯給我們打的井,感謝全國婦聯、感謝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的好心人。
以前有客人來,我們連水都不敢請人家喝,人家也不敢喝,水黃黃的,難吃死了。現在好了,可以大方地請你們喝水了……
胡學容、徐學容兩家共飲的一口井,也是在幾年前幹枯了。她們也像楊玉英她們一樣,到處找水喝。
在2006年,縣婦聯實施“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為她們打了一口井,修了水塔,安了水管,解決她們日常生活和飲用水。
80多歲的老太太一提到水,她總是不停地說:“感謝黨、感謝婦聯,水又幹淨又好喝,甜甜的,背了一輩子的衣服到處找水洗。現在,再也不用背著衣服到處找水洗了……”
楊學如一家3人,楊本人及兒子身體都有智障,丈夫陳國強是殘疾人。
以前,一遇到幹旱,就要到兩三公裏的山溝裏挑水,更不用說牲畜飲用和生產發展用水。
楊學如雖有智障,但是知道沒有水的艱辛。通過宣傳知道,要在她所在的村實施“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解決沒有水井,沒有水吃的問題。
於是,楊學如拿著打了5天工的報酬30元,找到鎮婦聯主席潘秀珍,要求打井。
縣婦聯考慮到楊學如家裏的實際情況,經項目領導小組研究,采取項目經費無償補助一部分、再借一部分、本人投工投勞。不足部分,在縣上的配套資金中,解決一部分的辦法,為其籌資1500元,打了一口水井,並配置了電機、水管,直接引水到了她家的廚房。
水井是有了,但是麵對破爛不堪的房子,縣、鄉婦聯通過協調,爭取到民政、殘聯、紀委等部門,籌集了5000元資金,為楊學如修建了80平方米的小青瓦房。
現在,楊學如一家住進了新房,喝上清潔衛生的地下水。楊學如逢人便樂滋滋地說:
這是縣婦聯給我打的井,還有新房子住,安逸……
侯學容一家3人,一個兒子靠拐杖才能行走,孫子11歲,候學容本人也已經60歲了,住的是笆笆壁,就這樣相依為命,走過了多年。
在實施“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時,為侯學容家打了一口井。縣婦聯又實施留守兒童保護項目,資助侯學容的孫子王波300元的書本費、生活費。王波學習進步很大。
侯學容的兒子鄭少強很受感動,於是他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主動學習打井技術,成了當地一名打井土專家。
鄭少強還主動請纓,要求參加“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實施,為很多村民找水打井,受到村民們的歡迎。
不要小看一口水窖,這口水窖,不知影響和改變了多少人的生活和命運軌跡。婦女自製錦旗喜送婦聯
在2002年4月,湖北省來鳳縣三胡鄉討火車村的鄉親們,聽說縣婦聯帶著全國婦聯、中國婦女基金會“大地之愛·母親水窖”項目辦公室副秘書長秦國英等領導,來了解缺水情況。
領導們一進村,鄉親們沒等村幹部開口,他們就先紛紛說開了。
隻聽有的人說:
我們這實在是太缺水了,若遇天旱,像我這樣的男人挑一挑水,一個來回得大半天。
還有的人說:
請你們領導想想法子吧,這地方平時天兒不旱,附近的水坑還有點水,一旦天旱,硬是找不到地方挑。有勞力的家庭,走幾公裏路還能挑河裏水。像我們沒勞力的家庭,舀一瓢水用比舀一瓢油還心疼。
有位婦女說:為了要男人給我挑挑水,我硬是三天兩頭和他慪氣、吵架。
聽到這些話語,不需要縣婦聯和鄉村幹部們再介紹什麼情況了。
秦國英每到一個組,每進一個院子,看到和聽到的,都令她的心情感到沉沉的。
最後,秦國英說出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