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根據焦詩,具體考察一下“陳”雲貞究竟是不是陳端生:
(1)雲貞姓什麼?焦詩中未交代。夫妻之間通信,信箋上的署名,本不寫姓。按照古代習慣,出嫁從夫,信封上的“×寄”,也都是寫婆家的姓,而不寫娘家的姓。焦循不知道雲貞姓什麼,是合乎情理的。後來,繆艮也說“惜錄者未傳其姓”;俞蛟也隻說“其妻雲貞”,而沒有姓氏。更後的人,說雲貞姓“陳”“史”“毛”“牟”,毫無根據,不可輕信。
(2)雲貞家在哪裏?焦詩中說:“共傳為仙遊縣人也”。查乾隆《仙遊縣誌》卷二《地輿誌?疆域(鄉村附)連江裏說》雲:“夫楓溪,東南之大衝衢也”,“楓亭:有街有驛”雲雲。當時人根據雲貞《寄外書》中“楓亭分手”之語,推測她家在福建省仙遊縣,是可信的。後來,山陽人俞蛟、丁晏說雲貞丈夫是淮南、淮安人,會稽人錢三錫說雲貞丈夫是會稽人,都是為自己拉同鄉,其出於附會,一望而知。據郭沫若考證,陳端生的丈夫範是會稽人。陳端生與範,是不會在仙遊縣的“楓亭”“分手”的。
(3)雲貞的丈夫是什麼樣人?焦詩中說得很清楚:“郎本武健兒,負氣樂勇戰”。而陳端生的丈夫範呢?“更欣夫婿是儒冠”,“挑燈伴讀茶聲沸,刻竹催詩筆語聯”(《再生緣》卷十七)。一武一文,毫無相似之處。
(4)雲貞的丈夫犯了什麼罪而遣戍伊犁?焦詩中雖未正麵說明,但從詩中所描繪的擅長騎馬射箭看來,絕非應文試的舉子,與陳端生的丈夫範因科場舞弊而發配,亦不相同。
以上種種,俱是雲貞非端生之證。
雲貞確有其人,《寄外書》確有其事。朱士彥、焦循所歌詠者,是最初的傳抄本;而繆艮、俞蛟、丁晏等人所錄者,是摻了假的。《寄外書》中是否附有《寄外詩》?它是否有六首之多?也就是說,它是不是“真的”?目前還不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