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閏香夜月四春園(頭折)(1 / 3)

“題解”《王閏香夜月四春園》是一部公案劇。它寫王閏香與李慶安由父母指腹為婚,後來李家貧窮了,王閏香的父親提出了悔親。王閏香和李慶安在花園中相遇,王閏香提出資助李慶安,約他晚上來花園相見,叫丫環梅香拿一包袱金珠財寶在太湖石畔等待。不料慣賊裴炎前來作案,殺了梅香,搶走包袱。

李慶安來時,被梅香屍體絆了一跤,摸了“兩手鮮血”,逃回家中。梅香被殺後,王閏香隻得將她和李慶安約會的實情吐露出來,王家便到開封府控告李慶安。令史判李慶安是殺人犯,隻等錢大尹判個“斬”字。錢大尹是個清官,在審理中他發現了疑點,就派竇鑒、張弘查訪真凶,最後捉拿裴炎歸案,釋放了李慶安,王李兩家和好,仍結為婚姻。

這裏選的頭折,寫王家悔親,李慶安在花園和王閏香相遇,王閏香不嫌李家貧窮,認為“人有且貧且富”,表現了她對李慶安真摯的愛情。

這部作品,既表現了愛情的真摯,也歌頌了清官的精明。

頭折(衝末扮王員外同姆姆上。)(王員外雲:)耕牛無宿料,倉鼠有餘糧;萬事分已定,浮生空自忙。老夫姓王,雙名得富,是這汴京人氏①。家中頗有萬貫資財,人口順都喚我做王半州。在城有一人,也是個財主,姓李,喚做李十萬。俺兩個當初指腹成親②,我根前得了個女孩兒,喚做王閏香,年一十六歲也;他根前得了個兒孩兒③,喚做李慶安。他當初有錢時,我便和他做親家;他如今消乏了也④,都喚他做叫化李家,我怎生與他做親家?老夫想來:怎生與他成親?我心中欲要悔了這門親事,姆姆,你意下如何?(姆姆雲:)老員外,咱如今有萬貫家財,小姐又生的如花似玉,年方二八,怎生與這等人家做親?不教傍人笑話也!(王員外雲:)姆姆,你也說的是。我如今與你十兩銀子,有閏香孩兒親手與李慶安做了一雙鞋兒,你將的去與李員外悔了這門親事⑤。

等他不肯悔親時,你便說:“既你不肯,俺員外說,著你選吉日良辰,下財置禮,娶的小姐去。”他那裏得那錢鈔來?必然悔了這門親事。停當了嗬⑥,可來回我的話。老夫無甚事,且回後堂中去也。(下。)(姆姆雲:)老身將著銀子、鞋兒去李員外悔親走一遭去。堪笑喬才家道貧⑦,淒涼終日受辛勤;難成鸞鳳雙飛友,卻向他家去悔親。(下。)(外扮孛老兒薄藍上⑧:)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終年萬事休。老漢汴梁人氏,姓李,雙名榮祖,嫡親的三口兒家屬,婆婆早年下世,有個孩兒是李慶安,孩兒每日上學攻書。我當初也是巨富的財主來,喚我做李十萬。

我如今窮暴了也⑨,我一貧如洗,人都喚我做叫化李家。慶安孩兒當初我曾與王員外家指腹成親,他根前得了個女孩兒,我根前得了個兒孩兒,他見俺家窮暴了也,他數次家要悔了這門親事。兒孩上學去了也,老漢在家閑坐,看有甚麼人來。(姆姆上,雲:)老身是王員外家姆姆的便是。俺員外著我將著這十兩銀子、這雙鞋兒,直至李慶安家悔親走一遭去。來到門首也,無人報複⑩,我自過去。(做見孛老兒拜科,雲:)老的,你爺兒每好麼(11)?(孛老兒雲:)姆姆,俺窮安樂。你今日來做甚麼?(姆姆雲:)無事可也不來,俺員外的言語,要和你悔了這門親事。與你這十兩銀子;這雙鞋兒是罷親的鞋兒,著慶安碴斷線腳兒(12),便罷了這門親事也。(孛老兒雲:)姆姆,那裏有這等道理來!等我孩兒來家與他商量。(姆姆雲:)我不管你,鞋兒銀子交付與你,我回員外話去也。(下。)(孛老兒雲:)嗨!似此怎了也?天那!欺侮俺這窮漢。孩兒敢待來家也。(李慶安上,雲:)自家李慶安的便是。

俺當初有錢時,喚俺做李十萬家,今日窮暴了,都喚我做叫化李家。在城有王半州和俺父親指腹成親來,他見俺窮暴了,他要悔了這門親事。

我是個讀書人,量一個媳婦打甚麼不緊(13)!我上學去來,一般的學生每笑話我無個風箏兒放,我見父親走一遭去。可早來到也,我自過去。

父親,你孩兒來家了也。你這哭怎的?(孛老兒雲:)孩兒,我啼哭哩。

(李慶安雲:)父親為甚麼煩惱?(孛老兒雲:)孩兒也,王員外差姆姆來,拿著十兩銀子,一雙鞋兒與你穿,碴斷線腳,也就罷了這門親事,因此上我煩惱也。(李慶安雲:)父親,你休煩惱,量這媳婦打甚麼不緊!將這鞋兒我穿的上學去。一般的學生每笑話我,道我無個風箏兒放,父親有銀子與我買一個風箏兒放著耍子。(孛老兒雲:)孩兒也,我與你二百錢,你買個風箏兒放耍子去。休要惹事,疾去早來,休著我憂心也!(李慶安雲:)有了錢也,我買風箏兒去也。(下。)(孛老兒雲:)孩兒買風箏兒去了,老漢無甚事,隔壁人家吃疙疸茶兒去也(14)。(下。)(李慶安拿風箏兒上,雲:)自家李慶安的便是。買了個風箏兒放將起去,不想一陣大風刮在這家花園內梧桐樹上抓住了。這花園牆較低,我跳過牆,取我那風箏兒去。(做跳牆科,雲:)我跳過這牆來,一所好花園也。我來到這梧桐樹下,脫了我這鞋兒,我上樹取這風箏兒咱(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