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長安崔少府叔封遊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2 / 3)

(6)《史記·索隱》:匕首,匕音比。劉氏雲:“短劍也。”《鹽鐵論》以為長尺八寸,其頭類匕,故曰匕首。

(7)《史記》:司馬相如家居茂陵,口吃而善著書。《茂陵書》蓋用此事。

(8)魏穎《太白集序》稱其眸子炯然,哆如餓虎,少任俠,手刃數人。

(9)《西京雜記》:“司馬相如為《上林》、《子虛賦》,意思蕭散,不複與外事相關。控引天地,錯綜古今,忽然如睡,煥然而興,幾百日而後成。”

酬崔五郎中

朔雲橫高天,(1)萬裏起秋色。壯士心飛揚,(2)落日空歎息。長嘯出原野,(3)凜然寒風生。幸遭聖明時,功業猶未成。(4)奈何懷良圖,鬱悒獨愁坐。(5)杖策尋英豪,(6)立談乃知我。(7)崔公生民秀,緬邈青雲姿。(8)製作參造化,(9)托諷含神祇。海嶽尚可傾,吐諾終不移。是時霜飆寒,逸興臨華池。(10)起舞拂長劍,四坐皆揚眉。因得窮歡情,贈我以新詩。又結汗漫期,九核遠相待。(11)舉身憩蓬壺,(12)濯足弄滄海。從此淩倒景,(13)一去無時還。朝遊明光宮,(14)暮人閶闔關。(15)但得長把袂,何必嵩丘山。

(1)顏延年《赭白馬賦》:“望朔雲而蹀足。”

(2)《楚辭》:“乙飛揚兮浩蕩。”

(3)《淮南子》:“周視原野。”原野,謂平原曠野之地也。

(4)劉琨詩:“功業猶未建,夕陽忽西流。”

(5)《楚辭》:“曾歔欷子鬱悒兮。”王逸注:“鬱悒,憂也。”

(6)《後漢書》:“鄧禹即杖策北渡。”

(7)揚雄《解嘲》:“或立談而封侯。”

(8)顏延年詩:“仲容青雲器,實稟生民秀。”李善注:“青雲,言高遠也。”

(9)《後漢書》:崔瑗之稱平子曰:“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

(10)《楚辭》:“蛙黽遊乎華池。”

(11)《淮南子》:若士曰:“吾與汗漫期於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詳見十四卷注。

(12)蓬壺,蓬萊也。詳見《明堂賦》注。

(13)倒景,見二卷古詩第二十首注。

(14)王褒《九懷》:“朝發兮蔥嶺,夕至兮明光。”王逸注:“暮宿東極之丹巒也。”又《遠遊》注雲:“丹丘晝夜常明。”《九懷》雲:“夕宿乎明光。明光,則丹丘也。”阮籍詩:“朝起瀛洲野,日夕宿明光。”

(15)《淮南子·俶真訓》:“排閶闔,淪天門。”高誘注:“閶闔,始升天之門也。”又《地形訓》:“西方曰西極之山,曰閶闔之門。”高誘注:“閶,大也。闔,閉也。大聚萬物而閉之,故曰閶闔之門。”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

青鳥海上來,(1)今朝發何處。口銜雲錦字,(2)與我忽飛去。鳥去淩紫煙,(3)書留綺窗前。(4)開緘方一笑,乃是故人傳。故人深相勳,(5)憶我勞心曲。(6)離居在鹹陽,(7)三見秦草綠。置書雙袂間,引領不暫閑。長望杳難見,浮雲橫遠山。

(1)《玉佩金璫經》:“元始天王與大帝乘碧霞流飆輦,上登九玄之崖。有青鳥來翔,口銜紫書,集於玉軒。”

(2)《漢武帝內傳》:“盛以雲錦之囊。”

(3)李善《文選注》:古《白鴻頌》曰:“茲亦耿介,矯翮紫煙。”

(4)《古詩》:“交疏結綺窗。”李善注:“《說文》曰:綺,文繒也。此刻鏤象之。”《蜀都賦》:“列綺窗而瞰江。”呂向注:“綺窗,雕畫若綺也。”陸機詩:“邃宇列綺窗,蘭室接羅幕。”張銑注:“綺窗,窗為錦綺之文也。”

(5)《說文》:“勖,勉也。”

(6)《詩·國風》:“亂我心曲。”《韻會》:“懷抱曰心曲。”

(7)《楚辭》:“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

金門答蘇秀才

揚雄《解嘲》:“曆金門,上玉堂。”應劭注:“金門,金馬門也。”君還石門日,朱火始改木。(1)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折芳愧遙憶,(2)永路當自勳。(3)遠見故人心,平生以此足。巨海納百川,(4)麟閣多才賢。(5)獻書入金闕,(6)酌醴奉瓊筵。(7)屢忝白雲唱,(8)恭聞《黃竹篇》。(9)恩光照拙薄,(10)雲漢希騰遷。(11)銘鼎儻雲遂,(12)扁舟方渺然。(13)我留在金門,君去臥丹壑。(14)未果三山期,(15)遙欣一丘樂。(16)玄珠寄罔象,(17)赤水非寥廓。(18)願狎東海鷗,(19)共營西山藥。(20)棲岩君寂滅,處世餘龍蠖。(21)良辰不同賞,永日應閑居。鳥吟簷間樹,花落窗下書。緣溪見綠篠,(22)隔岫窺紅蕖。(23)采薇行笑歌,(24)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鏡間,鬆鳴風琴裏。(25)得心自虛妙,外物空頹靡。(27)身世如兩忘,從君老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