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撲朔迷離的身世(1 / 3)

今天是2017年10月1日,時值金秋十月,又是一年一度的國慶佳節,所以盡管此刻才清晨八點多,西安市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回坊”,已經迎來了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遊客參觀遊覽,瘋狂購物,一飽口福。

所謂“回坊”,又稱作“回民街”,屬於曆史悠久,距今已有上千年曆史的西安著名美食文化街區,也是來西安旅遊不去後悔的地方。

西安“回民街”是“回民街”區多條街道的統稱,由北院門、北廣濟街、西羊市、大皮院等數條街道組成。回坊是許多戴白帽圍著蓋頭的穆-斯林男女信徒所居住的地方,清真寺(供穆-斯林男女信徒禮拜的地方)也設在這裏麵。

“坊”源於唐代,是唐時的一種區域劃分,唐長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容納了大量從西亞、中亞遷入的穆-斯林。隨著大量穆-斯林的湧入,伊斯-蘭教也開始在中國傳播,為了宗教活動和生活的方便,穆-斯林依清真寺而居,這種布局從伊斯-蘭教傳入中國開始一直延續至今,每座清真寺都形成一個“坊”。

而“坊上人”是西安地區對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人的一種親切的稱謂,因此稱為“回坊”。

每年的國慶節,通常都有七天長假,是國內除了春節長假之外,第二個最長的假期了。因此對於西安這樣的國際旅遊城市,這個時候是公認的旅遊黃金周。

而今年的國慶節,又與往年有些不同,確切地說,更加喜慶。

因為今年的國慶節由於中間夾了一個中秋節,所以比往年多一天假期,變成了罕見的八天長假,自然而然吸引了更多的人外出遊玩,盡情宣泄平日裏工作生活中所日積月累的煩躁和空虛。

盡管此刻的古城西安不見陽光,陰雨綿綿,依然無法阻擋遠道而來的遊客興致,隻見整個回坊的大街小巷人頭攢動,歡聲笑語,香氣四溢,熱鬧非凡。

當然了,也不是每個人都會在這樣的日子裏笑逐顏開的,這不,在西大街橋梓口的地下通道台階上,有一個大約二十一二歲的年輕女孩正一臉愁容地坐在那裏發呆。

在她手裏緊緊攥著一封信,那是一封看上去有些褪色發黃的舊信封,盡管信封看上去年代久遠,卻依然保持整潔平整,甚至都沒有拆封,足以見得擁有這封信的人,這麼多年來一直在很細心地珍藏著它。

信封上沒有多餘的字,隻有四個娟秀的毛筆字——煙雨親啟。

而這個坐在台階上,麵容清秀,身材苗條,天生麗質的憂傷女孩正是這封信件的收信人——煙雨。

她是西安交通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學的專業是酒店管理。

畢業證早在三個月前她就拿到手了,在她拿到畢業證的那天夜裏,她本想馬上打開這封信看的,可是,一想到這封信是她婆婆留給她的唯一遺物,她就不忍心拆開它。

一來,這封信是她緬懷婆婆的唯一念想,自從婆婆四年前去世後,她已經小心翼翼地珍藏了四年之久,實在是不忍心破壞它的完整性。

二來,這封信據婆婆說是她二十多年前親筆所寫,裏麵有關於她的真正身世,對於從小被婆婆養大的煙雨來說,雖然極其渴望了解自己的身世,卻又害怕知道自己的身世,正是這種矛盾複雜的心情讓她不願意拆開這封信。

因為煙雨不願意破壞自己心目中,從小到大唯一的美好回憶,那就是這個世上唯一有血緣關係,最疼愛她的親人就隻有婆婆,再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