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十八路諸侯(2 / 2)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投陳留來。

幽州牧、大司馬、薊縣侯劉虞本來親自帶兵前來,又怕匈奴犯界,派公孫瓚帶兵而來。

劉表帥一千人馬入主襄陽後,召開會議,蔡家的家主蔡瑁、蒯家的族長蒯良在會上明確表示完全支持劉表大人繼任荊州牧。

蒯良多計謀,與陳宮共同定計,誘使江陵、江夏、武陵、長沙、桂陽、零陵襄陽七郡大地主、家主、族長請來商議國事,令王越、魏延、蔡瑁、文聘四人帥刀斧手埋伏,斬殺這些地方上的豪強三十六人後,再把各郡太守換成自己的人就牢牢掌握政權。

劉表掌權後的荊州局勢,從各地來看,蒯良任襄陽太守,原來襄陽太守張生任荊州內史;江陵太守龐山民,龐家乃江陵大家,與蒯家、蔡家、黃家關係盤根錯節,原太守龐山民仍任太守一職;江夏太守黃祖,聽說劉表擔任州牧立馬上書告訴他,我是你的人;原長沙太守張仲景與劉表老相識升任荊州別駕,孫堅接任;原零陵、武陵、桂陽太守王武、朱離、冉傑皆被誅殺,換上蔡瑁、李嚴、曹孤夜。

劉表看了檄文,心想自己的兒子還在京城,立即下令治下各路人馬不準擅自出兵,孫堅不買賬,出了兵,劉表深恨之,這是陷我兒於水火中!

十八路諸侯齊聚陳留,眾人都是看了袁紹的檄文才來的,自然而然,一致推薦袁紹為盟主。

其實最有資格擔任盟主的有當今聖上族叔,大司馬、幽州牧、薊縣侯劉虞,但他隻派公孫瓚來,所以盟主之位自然落在了袁紹頭上。

如雪花一般的情報、檄文傳到了洛陽,京中不少大小官吏,百姓,聽得袁紹率領十八路諸侯來討伐洛陽心中歡喜,在雍州軍營放鞭炮慶祝,氣的董卓直罵俄奶奶個熊!

朝廷之內,百官肅立,劉協端坐在帝位之上,董卓在皇帝之下一階,道:

“如今是反了,果然反了,好生了得,十八路諸侯三十萬人馬啊!李儒生前說的不錯,關東州郡有異心矣!”

太師此言差矣,要不要下官念念檄文給太師聽聽。尚書右丞葉海波正要念檄文,被董卓喝斷,念你奶奶個熊,百官大笑。

董卓氣紅了臉頰,須發張立,葉海波又道,關東諸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是看不慣董太師的所作所為,如果太師能夠收斂,還政於陛下,則不日退兵。

董卓聽了此言,大怒,漢朝軍政大權集中於尚書台,淩駕於三公九卿之上,桓靈二帝時一直是中常侍、大將軍掌管尚書台軍政,何進與中常侍同歸於盡後,袁隗擔任的尚書仆射徹底接管尚書台,董卓自任太師以後,又要負責節製尚書台,形成太師、尚書仆射共同領導尚書台。

兩者之間有不可調合的矛盾。

董卓怒發,一掌把葉海波打翻在地,又讓呂布把他拿下回身對袁隗:

“袁隗,袁紹、曹操造反,你可知罪?”

袁隗哈哈大笑,劉琦從人群中出來笑道,董太師,袁紹是你逼出京城的,你自己心裏明白,怎麼怪袁大人指使。曹操也是從你府中出來後離開洛陽的,說不定是你爆了曹操菊花,他不找你找誰?你怪的了誰,你誰都怪不了,人家矛頭指著你,討伐你,你不認識字,我不怪你,你叫人給你念念,針對的是誰。

百官捂著肚子笑,就連帝位上的劉協也晃動頭上的帝皇硫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