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008年第七屆航展,“殲10”也參展了。
“殲10”飛機被稱為“空中獵鷹”,它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全天候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主要擔負奪取空中優勢、實施對地突擊的任務,配有先進的航空電子係統,具有突出的中、低空機動作戰性能。
飛機維護性好、可靠性高,可配掛多種空空、空地導彈。“殲10”飛機的研製成功,實現了我國戰機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跨越。
“殲10”飛機采用放寬靜安定度的短間距鴨式氣動布局,腹部進氣道與翼身融合體設計,裝有整體圓弧風擋及可提供360度水平視界的水泡式座艙蓋。
當天珠海的天氣很晴朗,氣溫也比較高,但當“殲10”在10時第一個進行飛行表演時,許多觀眾仍不顧烈日,堅持在驕陽下觀看“殲10”的精彩表演。
當“殲10”在空中作出大角度動作、空中盤旋、橫滾、低仰角慢速通場等精彩動作時,現場觀眾發出了一陣陣的驚歎聲。
另外一個吸引觀眾眼球的,是2號館中的“神7”軌道艙實物和返回艙實體模型,火爆程度相比“殲10”有過之而無不及。
2006年第六屆航展,此前倍受關注的“梟龍”戰機也首次公開亮相。在梟龍新型殲擊機模型展台上,展出方工作人員介紹說:“正式展出時遊客甚至可以在模擬機上體驗一下駕駛殲擊機的樂趣。”
代表中國最高教練機水平的山鷹高教機和獵鷹L-15高教機也在珠海航展中首次公開亮相。在展區的停機坪上,一架山鷹高教機其挺拔的身姿,顯得尤為神秘。就在山鷹的附近,一架小鷹500多用途輕型飛機也很吸引眼球,其小巧玲瓏的身材與周圍的軍用、運輸用的飛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神6”與“月球車”也最吸引眼球。在2號展館主要展出了一些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最具代表性和前瞻性的項目,不少國內遊客都在此駐足觀看。
在場館內的一個顯著位置,“神6”返回艙實體在一個厚厚的玻璃罩中公開展出,其最大直徑25米,高25米,重3300公斤,呈半橢圓形球體。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返回艙內部配備有環控生保係統,艙外為特殊材料製成的防熱層。
返回艙的後麵高掛著我國麵積最大的神舟號飛船降落傘,主傘麵積達1200平方米,它打開之後能將返回艙的下降速度降低為每秒8米。返回艙旁邊還展出有一個1比3比例的神舟號飛船模型。幾乎所有的遊客都在“神6”返回艙前拍照留念,相比場館內的其他展台,“神6”明顯更具人氣。
在“神舟”展台的對麵,一個約50平方米的“沙坑”吸引了遊客的注意,這裏展出的就是俗稱“月球車”的月麵巡視探測器原理機。
“沙坑”用來模擬月球的表麵,沙子上還零星地堆放了幾塊石頭。雖然“月球車”被一層帆布嚴嚴實實地包在裏麵,但不少遊客還是在“沙坑”前停留許久。遊客有幸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操作“月球車”原理機,進行一次“月球漫步”。
人們積極觀看展出和飛行表演
1998年第二屆航展期間,前來參觀遊客總數超過100萬人,被譽為航空、航天界的藍天奧林匹克盛會。
當人們來到航展中心,遠遠就可以看到展廳外花團錦簇、彩旗飄揚,兩個高達四、五十米的“長3甲”,“長2捆”火箭模型高聳入雲,仿佛在招手歡迎人們的到來。
步入1號展館,迎麵便是民航展館,航空館和航天館分列東西兩側。航空館以熱情明快的亮黃色為主基調,展示了航空人豪爽的性格。
展館入口的圓形台子上停放著一架真實的“殲8-Ⅱ”飛機,紅白相間,在專業燈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這個真刀實槍的龐然大物,自始至終是航空館的明星,引來眾多遊客紛紛與它合影。
大屏幕下的一排精美的飛機模型也非常受歡迎,向人們展示著建國以來國產飛機的發展史。沿著灰色的地毯向裏走,參展的各家都各有絕招。
有的以實物迎人,如北航的蜜蜂輕型飛機。這次珠海航展,蜜蜂千裏傳會旗,立下不小的功勞。這架輕型飛機結構精巧,小巧玲瓏,還真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
還有中航總進出口技術公司展台前的“EC-120”直升機,由我國與法國、新加坡聯合研製生產,深藍色的機體與背後的展台渾然一體,機型也非常優美。
有的以模型取勝,展廳中部的展台上擺放著南航的輕型飛機模型和西北工業大學的無人機模型。北側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的“直9”型直升機模型的旋翼還在不停地轉動,也吸引了不少觀眾。
哈爾濱東安發動機公司,將一台發動機的外殼的一部分設計成透明的有機玻璃,裏麵裝上了彩燈,轉動起來還發出隆隆的聲音,引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
機載設備的展台造型也非常別致,布置成一個巨大的機艙,展品大多是一些儀器、儀表,電機、伺服閥和陀螺之類。雖然比較專業化,但仍有不少熱心的觀眾前來索取資料,問這問那。
航天館與航空館不同,它以神秘的深藍色為主基調,引起人們關於神秘莫測的浩瀚宇宙的無限遐想。
人們首先穿過一條兩邊繪製著宇宙天體的曲折甬道,來到一片比較開闊的中央廣場上。這裏陳列著閃爍著藍光的人造衛星模型,背後還有地形模型、假人以及許多不同型號的地對空導彈,北邊還有一些小火箭模型,其中一個火箭還可以上下運動。
為了烘托氣氛,整個航天館裏光線比較暗,相信許多遊客後來都會有所怨言,因為拍出的照片大多是隻有一個人像,背景模模糊糊一片。
在航展期間,民航館一直熱鬧非凡。這裏彙聚著國內各大航空公司,還有法宇航、法國達索、美國的派克、波音等許多著名的外國公司。
為了招攬遊客,擴大影響,各公司都有新招數。波音公司一大清早就開始向遊客發放印有公司標誌的圓珠筆、手提袋,遊客還可以到豪華舒適的波音777座艙模型裏攝影留念。
派克公司對小朋友特別歡迎,向他們贈送小旗子、紙帽子、紙飛機等小禮物。達索公司更絕,派出一名英俊大方的外國小夥子,專門與遊客在本公司的係列飛機模型前合影留念。
至於國內的各大航空公司,那就更有意思了。雲南航空公司派出幾位身穿傣族服裝的空姐在台上表演舞蹈,並不時向遊客贈送孔雀毛和鮮花。
西南航空公司派出一個小合唱團,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為遊客演唱民族歌曲,其中最小的合唱隊員才6歲,他們優美的歌聲在民航館裏久久地回蕩。
所以說,民航館自始至終是航展中最熱鬧的地方。
為了保證前來參觀的遊客都能充分欣賞到精彩的藍天芭蕾,每天10時到12時,14時到16時左右,都安排了不同的飛行表演隊進行表演,並分別用粵語和普通話作現場解說。
2000年11月9日,是第三屆珠海航展首個公眾日。不料當天早晨陰得厲害,還下著雨,到場參觀的航迷們不免有些掃興,以為當天的表演準“吹”了。
沒想到就在中午,“UBB”兩架雙翼古董飛機即升上雲端,令觀眾們都喜出望外。
10時左右,航展入場開始進入第一個高潮,多數是來自珠三角周邊地區的觀眾。由於航展采用了新的門禁係統,觀眾入場相當快捷暢順,秩序井然。
雖然連雨綿綿,地麵風速也很大,卻沒有影響觀眾的熱情,有的打著傘,有的坐在展館前的遮陽篷下,觀看最先升空的陸航飛行表演隊。當這些直升機低空掠過,並彩色“拉花”時,觀眾爆發出第一陣喝彩聲。
俄羅斯參展飛機的數量在27個參展國家和地區中首屈一指,俄羅斯軍機被稱為本屆航展的“最大亮點”。除了勇士隊3架“蘇27”及試飛院的“蘇27”、“蘇30”外,還有10餘種不同用途的軍機從俄羅斯直飛珠海。
停機坪上觀眾對首次亮相珠海,但已被傳媒渲染一番的“卡50”武裝直升機及“蘇30MK”雙座戰鬥轟炸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一位外國小夥子和一位外國姑娘還爬上“蘇30MK”機翼上“作秀”,拍照,被人誤以為他們是在進行“機上雜技表演”呢!
觀眾中有不少老人和小孩,有的媽媽掛在胸前背袋裏的小寶貝僅一兩歲,根本不知飛機是何物,為了免得馬達轟鳴震耳,媽媽們不得不用棉花塞著小寶貝耳朵。
11月12日,是第三屆珠海航展最後一天,又適逢星期天,本應是組委會預計進場人數最多的一天,可天氣卻給來自全國各地的航空航天愛好者一個“冷”麵孔。
咆哮的北風連帶著冰冷的雨水,竄進人們的衣袖口、褲腿、衣領,不管是打傘的,還是穿雨衣的,都感到十分的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