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選在著名的盤道嶺隧洞與30A隧洞之間的營地,中間這座水的橋,成了友誼的紐帶,被稱為“歐亞大陸橋”,“引大”紀念碑豎在這裏,的確是極佳的選擇。
碑有兩座,一座豎立在橋西端30A隧洞出口處,上麵記載著日本、意大利和澳大利亞三國工程技術人員的事跡。它是國際合作與友誼的見證。碑分三麵,為三角棱柱體,碑的頂端有3個銀白色圓環緊相連接,組成一個三環相擁的整體,與三棱體碑的黑色碑麵成直角豎立在三層紅色花崗石墊座上,象征三國團結共建“引大”。三國的紀事碑文分別用日文、英文和中文鐫刻於碑的三麵。
另一座碑豎立在橋東端前側,盤道嶺隧洞出口百餘米的台地上。這是甘肅省引大入秦工程記事碑。
碑正麵記述了“引大”工程兩下三上曆經18個春秋終於建成的艱苦過程。甘肅省著名書法家何聚川教授書寫碑文。
碑背麵記載1976至1994年來參加這一工程的領導和工程技術負責人,從總指揮、總工程師、工區主任等處級以上幹部都刻石為記。
碑左側麵是宋平題詞“千秋偉業造福萬代”,右側麵是李子奇題詞“千秋功業惠及子孫”。
紀念碑為四麵正方柱體,黑色的碑麵,紅色花崗石碑座。碑亭為六角六柱坡頂翹角,玉白色欄杆,分二層軒台,四麵有階通亭內,碑亭背後是大渠,盤道嶺伸向大沙溝的一壁峻崖。
會議主席台設在碑亭前方的台地上,台地下麵寬闊的平地便是會場。有一組漂亮的水泥台階把主席台和會場連接。軍樂隊為兩組隊形站在台階兩邊。
大氣球上掛著巨幅標語懸垂半空,幾百麵彩旗插在“歐亞大陸橋”上迎風招展。20多名來自省城的禮儀小姐端莊秀麗,風度翩翩地玉立在主席台上。黃的秋菊、白的藍的矢車菊和一串紅的盆花點綴在碑亭軒欄,會場各處,記事碑上蓋著一方紅色綢幕。
從前一天晚上開始,雨就瀝瀝淅淅地下著。但人們依然一大早就冒雨而來。
七山鄉已經83歲的錢承儀,頭一天就動身走了20公裏山路,提前趕來住在雙牛溝親戚家,當日又起個大早,冒著大雨、踩著泥濘來到會場。
曉林村的黃德榮一家7口,穿著新衣服,扶著78歲的老人來參加慶典。
當年參加過“引大”萬人會戰的當地百姓,帶著對往事的萬般感慨,從四鄉八村來了。
秦王川灌區的農民和他們的社火隊,打著太平鼓、舞著龍燈來了。
數百名中小學生組成的鼓號隊,花環隊冒雨站在通向會場的道路兩旁,歡迎前來參加慶典的領導和佳賓。
曾擔任中共甘肅省委第一書記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中共甘肅省委書記閻海旺、國務院扶貧領導小組副組長楊鍾,省黨政軍領導曹芃生、張吾樂、申效曾、楊振傑,八屆全國政協常委李子奇,省老同誌王世泰、黃羅斌、李登瀛、許飛青,還有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以及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國家計委、國家地震局的有關領導,都在主席台上就座。
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引大”得到了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國家計委、財政部、水利部、外交部、中聯部、建設部、農業部、鐵道部、國家海關、國家民航總局、國家稅務總局、國家開發銀行等中央有關部、委的關心,和甘肅省計委、財政廳、水利廳、建設銀行、人民銀行、海關、電力局、土地局等許多單位的大力支持。
上午11時,大雨突然停止了,濃重的雨雲漸漸飄散,露出一片湛藍的天空,天空驟然放晴,太陽灑下令人喜悅的光輝,似乎老天也被這盛典感動,格外施恩。
省委書記閻海旺宣布:
引大入秦正式通水慶祝大會開始。
頓時,會場上響起雄壯的軍樂聲,震耳的太平鼓聲,與激烈的鞭炮聲和群眾的歡呼聲響成一片。
在震蕩山河的歡樂聲裏。18年前,第一任力主修建“引大”的省委書記宋平,離開他的座位,拿起剪刀,帶著欣慰的微笑為這一盛典剪了彩。
這一剪,代表著萬千建設者,活著的和犧牲了的,台上就座和台下站立的,打開了一個閘門,一個內涵太多太深的大閘。
隨後,宋平緩步登亭為紀念碑揭幕。
一座黑色的閃著烏金光澤的豐碑出現在人們麵前。
一條新河滔滔地流濺著,在狂歡聲裏,在充滿喜悅淚水的眼睛裏,在陶醉了的心靈裏,穿越沉寂的峰巒,向幹渴的秦王川流去。
伴著奔湧的激流,宋平、張吾樂等領導人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宋平十分高興地說:
引大入秦工程在甘肅省委、省政府的正確決策和領導下,經過中外建設者10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戰,今天,幾代人的美夢終於變成了現實。這在甘肅水利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裏程碑……
省長張吾樂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光臨慶祝大會的中央領導、國家有關部門的領導和職工們表示熱烈歡迎,向參加引大入秦工程建設的工程技術人員、幹部職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多年來參與工程建設的國際友人表示誠摯的謝意!
張吾樂在講話中說:
引大入秦工程,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下,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建設的一項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這項工程的建設,曆經“兩下三上”18個春秋,現在終於完成總幹渠的勝利通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曆屆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視這項重大引水工程……
今天,我們在此舉行隆重的通水慶典,既是對以往工程建設的總結,同時也是一個新的開端和再動員……
慶祝會上,宣讀了國務委員陳俊生的賀信。陳俊生代表國務院,向這項工程的勝利竣工表示熱烈的慶賀,向為工程建設做出貢獻的國內外承包單位、有關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和廣大幹部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
陳俊生在賀信裏說:
“三西”地區第二個10年的農業專項建設,已進入第二個年頭,我相信引大入秦工程的竣工通水,將會加快甘肅省“兩西”建設和全省扶貧開發的步伐,進而促進甘肅省整個經濟的全麵發展……
世界銀行中國蒙古局農業處處長約瑟夫·格德博格先生從華盛頓發來賀電傳真。他在賀電裏說:
我們對你們取得的這一成績表示祝賀,你們也應該感到驕傲!
當慶祝大會進行到由省政協副主席、“引大”總指揮韓正卿彙報工程建設情況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充滿期待地看著主席台。
韓正卿走到主席台左前側的話筒跟前,恭敬地肅立著。這天,韓正卿脫去了往日帶飯上工地時常穿的那件舊茄克,換上了一身筆挺的西服。
韓正卿穩定了一下激動的心情,他用鏗鏘的語言向黨和人民彙報18年的風風雨雨……
本書主要參考資料
《引大入秦工程建設大事記》常澤國主編甘肅人民出版社
《新河》王守義著甘肅文化出版社
《大通吟》常澤國焦多福主編甘肅文化出版社
《甘肅水戰略》王淵周興福著甘肅人民出版社
《山高水長:引大入秦工程建設回憶錄》薑作孝等主編甘肅文化出版社
《引大入秦工程建設技術研究》張雲剛等主編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
《奮進中的甘肅水利》許文海主編甘肅省水利廳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