⑧《吳都賦》:“古先帝代。”
⑨坡陀,注見三卷。《埤雅》:“蝦蟆一名蟾蜍,或作詹諸。”張衡《靈憲》:“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奔月,是為蟾蜍。”陸倕《漏刻銘》:“靈虯承注,陰蟲吐噏。”李翰曰:“陰蟲,蝦蟆也。”潘鴻曰:按《五行誌》:神龍中,渭水有蝦蟆,大如鼎,裏人聚觀,數日而失。此韋後時事。“坡陀金蝦蟆”,蓋其類也。祿山濁亂宮闈,故有此應,可與翟泉鵝出,同類並觀,故曰:“出見蓋有由。”又載蝦蟆色如金,或雲:驪山上有古碑載之。蔡曰:《西陽雜俎》:長慶中,有人見月光屬於林中,如疋布,尋視之,見一金背蝦蟆,疑自月中者。《北史?源師傳》:真龍出見。陸機詩:“於今知有由。”
⑩《過秦論》:“履至尊而製六合。”《詩》:“顧我則笑。”
(11)“錢箋”唐人多以王母比貴妃。劉禹錫詩:“仙心從此在瑤池,三清八景相追隨。”王建詩:“武皇自送西王母,新換霓裳月色裾。”公詩亦雲:“惜哉瑤池飲。”又曰:“落日留王母。”《詩》:“此宜無罪,汝反收之。”注:“收,拘也。”此詩收字所本。
(12)《玉篇》:“蚪,無角龍,俗作虯。”《祿山事跡》:帝嚐夜宴祿山,祿山醉臥,化作一豬而龍頭,左右遽言之。帝曰:“渠豬龍耳,無能為也。”天寶十四載,玄宗遣中使齎璽書召祿山曰:“與卿修得一湯沐,故令召卿,至十月朕於華清宮待卿。”十一月,祿山起兵反。飄飄青瑣郎①,文采珊瑚鉤②。浩歌《淥水》曲③,清絕聽者愁④。(末讚郭詩,結出相和之意。聽歌生愁,有感時事也。此章八句起,四句收,中二段各十四句。)
①“邵注”飄飄,俊逸貌。崔駰詩:“飄飄神舉逞所欲。”《宮闕簿》:“青瑣門在南宮。”《漢舊儀》:給事黃門侍郎,每日暮,向青瑣門拜,謂之夕郎。
②曹植《與吳質書》:“得所來訊,文彩委曲。”“趙注”珊瑚鉤,出《纂異記》載嵩嶽嫁女事雲:周穆王把酒請王母歌,以珊瑚鉤擊杯而歌。師氏曰:珊瑚鉤,言文章之可貴。“吳注”舊引蕭詮詩“珠簾半上珊瑚鉤”,與文彩二字不貫。《纂典》記相如見枚叔文,稱曰:“如珊瑚之鉤,璠璵之器,非世間尋常可見。”若公《八哀》詩《贈秘書監李公邕》“豐屋珊瑚鉤”,則可引蕭詮詩句矣。
③《楚辭》:“臨風恍兮浩歌。”《淮南子》:“手會《淥水》之趨。”馬融《長笛賦》:“取度於《白雪》、《淥水》。”注雲:“二曲名。”嵇康《琴賦》:“初涉《淥水》,中奏清徵。”《洛陽伽藍記》:魏高陽王雍,有姬修容,能為《淥水歌》。“遠注”“此用《淥水》,亦暗貼靈湫,如岑參《和雪後早朝》詩,用“仙郎歌白雪’,亦然。”
④陸雲《與兄書》:“昔日讀《楚辭》,意大不愛,頃日視之,實自清絕。”
盧元昌曰:十月,譏非時。浴日,諷褻尊。閬風廣漠,刺荒遊。改移窟宅,誌變異。獻幣沉牛,明矯誣。蝦蟆出,指祿山也。至尊笑,寵蝦蟆也。王母不收,縱蝦蟆也。考月中有金蝦蟆,乃蝕月者。月為陰精,貴妃似之。祿山通宵禁中,是為蝦蟆蝕月。玄宗以蝦蟆忽之,竟為長虯難製。靈湫一篇,其曲突之諷歟。
王嗣奭曰:祿山當如陰蟲伏處,今一旦憑藉寵靈,窺竊神器,妄自意為天矯飛天之物,豈非蝦蟆而黃虯,上下失位者乎?蓋始終以蝦蟆事為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