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3 / 3)

⑨杜篤《吳漢誄》:“勳業既崇。”

⑩鮑照詩:“交親篤離愛。”“錢箋”翰家富於財,倜儻任俠,好然諾,縱蒱好酒,其氣概可知。

未為珠履客①,已見白頭翁②。壯節初題柱③,生涯獨轉蓬④。幾年春草歇⑤,今日暮途窮⑥。軍事留孫楚⑦,行間識呂蒙⑧。防身一長劍⑨,將欲倚崆峒⑩。(末段自敘,結出投贈之意。未為二句,歎身老不遇。題柱,憶初誌。轉蓬以下,傷暮景。孫楚、呂蒙,謂幕府英才。倚劍崆峒,欲參翰軍謀也。此章四句起,前二段各八句,後二段各十句。)

①《史記》: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

②《田千秋傳》:千秋訟太子冤曰:“臣夢白頭翁老臣言。”

③《後漢?戴就傳》:薛安奇其壯節。《成都記》:司馬相如初西去,題升仙橋柱曰:“不乘駟馬車,不複過此橋。”後果乘傳至其處。

④曹操詩:“田中有轉蓬,隨風遠飄揚。”

⑤梁元帝詩:“既看春草歇,還見雁南飛。”

⑥主父偃曰:“日暮途遠。”嵇康書曰:“若道盡途窮則已耳。”

⑦“錢箋”翰奏嚴挺之子武為節度判官,河東呂諲為度支判官,前封丘尉高適為掌書記。又,蕭聽亦為翰掌書記,皆委之軍事。翰為其部將論功,隴右十將皆加封,若王思禮為翰押衙,魯靈為別將,郭英乂亦策名河隴間。又是年奏安邑曲環為別將,皆拔之行間。《晉書》:孫楚為石苞參軍,楚負其才氣,頗侮易苞。初至,長揖曰:“天子命我參卿軍事。”

⑧《吳誌》:吳使都尉趙谘使魏,對曰:“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前漢?吳王濞傳》:周丘曰:“臣以無能,不得待罪行間。”

⑨《抱樸子》:卻惡防身者有數千法,如含景、藏形等,不可勝計。含景,劍也。宋玉《大言賦》:“長劍耿耿倚天外。”

⑩《舊書》:隴右道眠州溢樂縣有崆峒山,山在縣西二十裏。

王嗣奭曰:是時李林甫、陳希烈當國,忌才斥士,無路可通,翰獨能甄用才俊,不得已而欲依以進身耳。但稱頌之詞,不無過當。其攻伐吐蕃,明是殺人邀功,逢君之惡,乃王忠嗣所不肯為者,《兵車行》所以作也。此極稱之,豈衷語哉。

顧宸曰:公投贈排律,推崇如此,後來潼關一戰,竟至喪師失地,不幾昧於知人乎?然觀翰固守潼關,不輕出戰,賊勢窮蹙,已幾敗亡。當崔乾祐贏兵誘戰時,翰上奏曰:“祿山久習用兵,今始為逆,是必贏師以誘我,若往,正墮計中。況殘虐失眾,兵勢日蹙,將有內變,因而乘之,可一戰擒也。”此與李、郭北取範陽,覆其巢穴,潼關大兵,惟應固守之計,正相吻合。惜國忠懼禍,遣使趨戰,其慟哭而出,已預知必敗矣。厥後,慶緒推刃,竟如內變之說,則翰固能知兵料敵者。假使固守之策得行,與張、許、李、郭相為犄角,賊指日可滅。此即周亞夫堅壁以困吳楚之勝算也。此詩稱美,未為太過矣。

胡應麟曰:排律,沈、宋二氏,藻瞻精工,太白、右丞,明秀高爽,然皆不過十韻,且體在繩墨之中,調非畦逕之外。惟杜陵大篇钜什,雄偉神奇,如《謁先主廟》、《贈哥舒》等作,闔辟馳驟,如飛龍行雲,鱗鬣爪甲,自中矩度。又如淮陰用兵,百萬掌握,變化無方,雖時有險撲,無害大家。近選者僅取“沱水臨中坐”,以為他皆不及,塗聽耳食,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