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奉寄河南韋尹丈人原注:甫故廬在偃師,(2 / 2)

⑤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郭璞曰:“群奔走也。”李善雲:猶遼落也。曹植詩:“牢落冥冥。”

⑥《說苑》:孔子周流應聘。《莊子》:“人相忘乎道術。”

⑦《後漢?方術傳》:薊子訓有神異之道,既到京師,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常數百人。

⑧《揚雄傳》:雄草《太玄》,或嘲雄以玄尚白。雄作《解嘲》曰:“子徒笑我玄之尚白,我亦笑子之病甚,不遭臾跗、扁鵲。”“盧注”公《秋述》雲:“揚子雲草《玄》寂寞,多為後輩所褻。”意正相同。

盤錯神明懼①,謳歌德義豐②。屍鄉餘土室③,誰話祝雞翁④。(末稱頌河尹,仍歸結見問之意。盤錯,言才堪經世。謳歌,言化能及人。屍鄉係公舊居。誰話雞翁,唯韋獨見問耳。《杜臆》:杜公贈人諸詩,大概前半頌所贈,後截乃自陳。此獨參錯轉接,承頂呼應,脈理極細。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後段四句收。)

①《後漢?虞詡傳》:詡為朝歌長,曰:“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治政鹹稱神明。神明懼,猶言鬼神畏其精銳。

②陸雲《贈汲郡太守》詩:“之子於行,民固謳歌。”《左傳》:敬奉德義。《淮南子》:德義足以懷天下之民。“朱注”《唐書》稱濟文雅,能修飾政事,所至以治稱。此詩盤錯二語,乃是實錄。

③《詩正義》:河南偃師縣西二十裏,有屍鄉亭。《水經注》:陽渠水,又東流,經漢廣野君酈食其廟南。廟在北山上,成公綏所謂偃師西山,即陸士衡會王輔嗣處也。此山即祝雞翁之故居。《後漢?袁閎傳》:閎四周築土於庭,以為房室。王績詩:“土室映山斜。”“鶴注”土室,謂依土山以為室,如《宿讚公土室》詩雲“土室延白光,鬆門耿疏影”是也。諸社廬與墓多在河南偃師,故《憑孟倉曹覓土婁舊莊》詩:“平居喪亂後,不列洛陽岑。”則喪亂之前,公屢到矣。自開元二十九年酹遠祖於洛之首陽,及天寶元年為姑萬年縣君製服作銘,三年為皇甫妃範陽太君盧氏作誌,皆在河南也。所以公歿又歸袝於偃師。

④《列仙傳》:祝雞翁者,洛陽人也,居屍鄉北山下,養雞百,年餘雞至千頭,皆有名字,欲取呼則種別而至。賣雞及子得千餘萬,輒置錢去之。“錢箋”《風俗通》:呼雞朱朱。俗說雞本朱公化為之,至今呼雞皆朱朱也。《說文解字》:喌喌二口為讙,州,其聲也,讀若祝,祝者,誘致禽畜和順之意。喌與朱音相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