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六
懶慢無堪不出村①,呼兒日在掩柴門②。蒼苔濁酒林中靜③,碧水春風野外昏④。(此是酌酒留春,有物外逍遙之意。無堪,無可人意者。林中靜,聊以自適。野外昏,聽其自擾。)
①嵇康書:“懶與慢相成。”庾信《代閻將軍表》:“臣實無堪。”嵇康書:“有不堪者七。”
②《吳誌》:吳王責孫綝曰:“築第南橋,不複朝見,此為自在,無所複畏。”
③謝脁詩:“蒼苔依砌上。”
④梁房篆詩:“前溪碧水流。”《爾雅》:“野外為林。”
其七
糝徑楊花鋪白氈①,點溪荷葉疊青錢②。筍根雉子無人見③,沙上鳧雛傍母眠。(此借景物以自娛,乃將夏之候也。糝字、鋪字、點字、疊字,皆句中眼。《夔州歌》用鶴子、鳧雛,與此詩用雉子、鳧雛同義。)
①《神仙傳》:茅君大宴會,皆有青嫌帳幄,下鋪重白氈。《唐書》:
天寶中,童謠雲:“燕燕飛上天,天上女兒鋪白氈。”
②《洞冥記》:連錢荇,荇如錢文。
③趙曰:雉,性好伏,其子身小,在筍旁難見。俗本訛作稚子,遂起紛紛之說。漢饒歌有《雉子斑》。《西京雜記》:太液池中,鳧雛雁子,布滿充積。故以雉子、鳧雛作對。宋何承天樂府:“雉子遊原澤,幼懷耿介心。”今按:舊作稚子,或以為筍名,或以為竹留,或以為鼠名,或以為食筍之竹豚,鼠形而大,或以為公子宗文字稚子,皆謬說。
楊慎曰:絕句詩:一句一義,如杜詩此章,本於古詩《四時詠》。王維詩:“柳條拂地不忍折,鬆幹梢雲從更長。藤花欲暗藏猱子,柏葉初齊養麝香。”歐陽公詩:“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散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亦是此體。
其八
舍西柔桑葉可拈①,江畔細麥複纖纖②。人生幾何春已夏③,不放香醪如蜜甜④。(此與四章相應,前是逢春而飲,此則遇夏而飲。桑青麥秀,言初夏農桑之樂。)
①《詩》:“愛求柔桑。”
②纖纖,麥穗也。
③《左傳》:“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④《杜臆》:“香醪,指郫筒酒。”傅玄《酒賦》:“味蜜甜而膽苦也。”
其九
隔戶楊柳弱嫋嫋①,恰似十五女兒腰②。誰謂朝來不作意③,狂風挽斷最長條④。(此與二章相應,折花斷柳,皆歎所遭之不幸。自春入夏,所詠花木禽鳥,俱隨時托興者,獨柳色夏青,而仍經摧折,故感慨終焉。)
①鮑照詩:“翾翾翩燕弄風,嫋嫋柳垂腰。”
②《琅琊王歌》:“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梁柱。三日三摩挲,劇於十五女。”庾信詩:“上林柳腰細。”
③朝來作意,謂柳葉鮮翠。
④晉樂歌:“日和狂風扇。”庾信詩:“河邊弱柳百丈枝,別有長條踠地垂。”
李東陽《麓堂詩話》:少陵《漫興》諸絕句,有古竹枝詞意,跌宕奇古,超出詩人蹊徑。韓退之亦有之。
申涵光曰:絕句,以渾圓一氣,言外悠然為正,王龍標其當行也。太白亦有失之輕者,然超軼絕塵,千古獨步。惟杜詩別是一種,能重而不能輕,有鄙俚者,有板澀者,有散漫潦倒者,雖老放不可一世,終是別派,不可效也。李空同處處摹之,可謂學古之過。“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語尚輕便。“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似今小說演義中語。“糝徑楊花鋪白氈”,則俚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