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普慶想了一會,抬起頭堅決地說:“情況危急,不允許我們再拖下去了,你馬上回去,立即執行,有什麼事我擔著。”

董裕國立即執行,這一招還真靈,氧氣終於送進去了。

接著,大家又想辦法與埋在洞內的人取得聯係。

大家都趴在管口朝裏喊:“喂,裏麵有人沒有?”“喂我們正在想辦法救你們呢,你們聽見沒有?”

十二局指揮部副指揮長陳小山趴在管口,他突然聽到有微弱的安徽口音的說話聲。陳小山回頭一看,身邊並沒有安徽人,於是他叫來幾個安徽民工,輪流著大聲向管內喊話。

終於,大家聽清了管內傳出來微弱的應答聲。

“你們一共有幾個人?”

“3個。”

“另外的6個人呢?”

“往前走了。”

大家心裏都緊張起來。接著又問他們:

“他們是什麼時候朝前走的?”

“就是剛塌方的時候。”

“現在你們能聯係上他們嗎?”

“不能。”

“能聽見他們的聲音嗎?”

“剛塌方的時候聽見過,後來就再沒聽見了。”

“好了,我們不多問你們話了,你們也不要多說話,盡量保持體力,請你們堅定信心等待,我們正在想辦法營救你們。”

小導坑的開挖正在全力進行,霍玉華要親自進洞,他說:“金雞嶺隧道的地形地質我都熟悉,我進洞是最佳人選。”

王法嶺堅決不同意,他說:“你是二處京九線上負責全麵技術工作的總工。怎麼能讓你去?再說了,具體到指揮挖泥,誰也沒有我再合適,我是最有實踐經驗的。”

趙西民卻反對他們兩個任何一個進洞,他說:“你們都別犯糊塗了。霍玉華是總工不能去,王法嶺你就更不能去了,你是一段之長,你還要主持著雷公山的工作呢。我在當前才是最佳人選。”

最後還是金普慶說話了:“王法嶺擔任搶險突擊隊隊長。”

於是,王法嶺挑選出160名有隧道開挖經驗的精幹人員,40人一個班,4個小時換一次,大家一氣不歇地輪流開挖導坑。

10月2日15時,王法嶺他們冒著幾次大小塌方的危險,終於在第五天把小導坑挖到了右側拱腳處一個黑漆漆的大空洞裏,但是,裏麵卻沒有發現一個人。

王法嶺疲憊不堪地走出洞,把情況趕緊報告一直等在洞外的金普慶。

金普慶找來霍玉華,大家一商量:刻不容緩,不許停頓,立刻朝左側拱腳處打。

10月4日1時20分,搶險隊終於打到了右側拱腳處空洞。

王法嶺迅速拿來手電筒,伸進頭去一看,他立刻發現有3個人正蜷縮著躺在裏麵!

王法嶺立刻大聲喊:“找到了!在這裏!趕快來人,把他們背出去!”

3個人被搶救出去之後,還要全力找剩下的那6個人。

但是很不幸的是,等找到那6個人的時候,他們已經全部犧牲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默默地脫下了帽子。

大家心裏都在想:但願到京九鐵路全線貫通的那一天,全國人民在鞭炮轟鳴和舉國同慶的熱烈慶典中,永遠不要忘記了為這項全中國20世紀末最偉大的工程做出貢獻而犧牲的人們。

1993年5月至1994年12月,鐵道部隧道工程局第一工程處、第二工程處、勘測設計院等單位負責修建京九鐵路五指山隧道。

五指山,全國聞名。但全國有幾座五指山,京九鐵路上的五指山,是廣東省東北和平縣境內屬於九連山脈的五指山。

九連山東北段,莽莽蒼蒼,橫貫江西與廣東省的交界處。遠眺九連山,有一排並肩聳立的5個山頭,像人的5個指頭,故稱五指山。

正在快速修建的京九鐵路進入廣東的第一關就要穿越五指山腹地。

在此,目前正在建設一座全長4455米的五指山隧道。它是京九線上最長的隧道,也是控製工期的重點工程,總工期為26個月。

五指山隧道施工中充分發揮了設計、施工、科研三位一體的優勢,攻克了不良地質、湧水、放射性汙染、地熱高溫等難關,創造了連續17個月月成洞雙口雙百米的好成績。其中出口連續6個月實現月成洞超150米。

1993年夏天,京九鐵路開工建設時,熊冬仔從鐵路十六局指揮部攬到了廣東龍川縣矮嶺頭隧道工程,總長960米。

熊冬仔帶領200名員工,打著“江西隊”的旗幟上了工地。由於當時江西省並沒有一支真正的路橋隧道工程隊伍,因此,指揮部一些人對這些人的到來很不以為然,一位負責人生硬地說:“月進度達不到100米,你們就回去!”

這番話讓熊冬仔記憶猶新。沒有多餘的辯解,熊冬仔和員工們決定以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

為了搶時間,員工們一天24小時憋足了勁不停地輪班作業。為了鼓舞士氣,熊冬仔一人扛一根200多斤重的大枕木,與員工們並肩奮戰。

在熊冬仔的率先垂範下,這支特別能吃苦的隊伍發揮巧幹、苦幹、快幹精神,在很短的時間內,不僅工程質量達標,而且工程進度達到了指揮部的要求。

1995年11月,整個京九鐵路沿線工程全部完成。

四、鐵路通車與啟用

●鄒家華指出:“京九鐵路的建成,使沿線地區交通條件得到顯著改變,它也必將促進沿線地區的改革開放,進而帶動其加快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

●江澤民為京九鐵路題詞:“建設南北大幹線,開發京九經濟帶。”

●領導者們早就定下:“依托大京九,借勢發展,招商引資。”

● 鐵路通車與啟用舉行京九鐵路貫通典禮

1995年11月16日8時,從江西省南昌市的濱江賓館、贛江賓館和江西飯店,分別開出了一列列的車隊。

這是參加京九鐵路全線貫通慶典的車隊,每一輛車上都坐滿了人。車上大部分是京九鐵路的建設者,另外還有工作人員、新聞記者等。

車隊沿著道路彎行後,開出南昌,然後順著南昌到九江的高速公路一路向北馳騁。

這一天,京九鐵路全線鋪軌貫通慶祝大會在九江市新火車站廣場隆重舉行。國務院總理李鵬、副總理鄒家華出席大會。

11時35分,國務院副總理、京九鐵路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鄒家華麵對話筒,高聲宣布:

京九鐵路全線鋪通。

這聲音通過強大的電波向接軌現場傳送。

隨即,在江西省與廣東省交界的定河橋南端,8位精心挑選出來的工人,將最後的8顆螺栓擰連到鐵軌上。整個華夏及全世界似乎都聽到了這鋼鐵大動脈貫通的撞擊聲。

京九的貫通,標誌著縱貫南北9省市的京九鐵路最後兩節軌排已經連接完畢!

至此,中共中央、國務院“奮戰三年,鋪通京九”的決策目標提前實現,也圓了中國人民一個世紀的夢。

兩分鍾後,鐵道部京九辦副主任共傑宇通過話筒向九江報告:“京九鐵路最後兩節軌排已經連接!”

在九江,數千隻白鴿在一片歡呼聲中騰空而起,飛向高天。

此時的九江市,早已經是萬人空巷。江西省省長、鐵道部部長韓杼濱、電力部部長、水利部部長和國家計委和經貿委的領導,另外還有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湖北、廣東等省的領導都已經到達九江。

街道上擁擠著黑壓壓的人群,到處都飄揚著彩旗和紅綢,到處都響著歌聲和鑼鼓聲。九江人民說:這樣的場麵,原來隻能在電視上看看,今天,我們就是電視的主角。

鄒家華在大會上致詞,他說:

“要致富,先修路”這是一個真理,不局限於某地方或某省份,適合於全國各個地方,包括一個山區裏麵的一個山村。

京九鐵路對沿線經濟發展起的作用,鄒家華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