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管道裝好了,得利的也是自己,雖然天氣冷得隻想呆在被窩裏頭。但上頭這麼說了,壯勞力們還是紛紛應和,開始了熱火朝天的改造工程。
千山基地這邊相鄰兩個市,裏麵頭各種廠都有,首都那邊就隻打算在前期支援一些建設材料以及一些口糧,等走上正軌後,其它的事情基本上就讓千山這邊的領導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人民群眾在領導的安排下改造基地的暖氣工程,部隊照樣天天外出收集物資,床夠了主要就是收集各種衣物鞋子帽子棉被等保暖性強的物資。
盡量做到基地內人人出門都能不挨凍,到時候也可征調老百姓與部隊一起去收集,現在衣物保暖性不夠,隻能先讓部隊打頭陣。
衣物收集夠了後,又從縣裏折各戶裝好的木槽拉到基地,等暖氣用上了,種子就能夠下下去,隻要不開門,室裏的溫度可以保持在零度上下浮動。雖然還是不暖和,但比之前要好太多,穿上兩件毛衣外加一身棉襖就行了。
至於種菜的木槽就不能放在其它區域,隻能放在大食堂,大食堂那裏因著要燒火做飯,還有鍋爐水每天不能停,一直熱氣騰騰的,溫度比其它區域要高上不少,如果要種木槽菜,就隻能利用大食堂的空間。其它區域完全種植不了,連芽都不會發。
暖氣工程建設完畢後,木材就不夠用了,鍋爐房更是個費柴火的事兒,從早到晚都不能停,每天安排人早晚值班,柴火費得特別快,眼瞅著沒兩天就得斷了。
劉主任聽下麵的人說了,趕緊的就去找團長,讓他先把收集物資的事情放一放,想辦法拉些煤炭回來才是正經。
於是部隊又去拉煤,先去縣裏的煤廠拉現成的,花一個多月的時間,把煤廠所有的煤都拉回基地,攏共有一萬多斤,夠燒好一陣子了。
這一個月內劉主任也沒閑,帶著手底下的人在基地內,建設群眾的精神文明生活,叫唱歌的唱歌,唱大戲的唱大戲,免得他們閑著沒事兒幹,又生出些事端來。但這玩意兒新鮮,看上一兩回是有趣,可任誰看是一個月,那也沒那精神頭了,就不買帳。
於是劉主任又發愁了,這老百姓是不能閑著的,這基地內又啥也幹不了,地又種不了,沒點事兒幹,不得生亂子嗎?又去找團長想辦法,說是再弄些爐子回來,基地內溫度不夠高,如果多些爐子來分配,再生起火,一來可以減輕夥房的負責,二來也能讓老百姓找點事情做,溫度一高了,說不定菜也能在其它區域種,人有了事兒幹,就沒那麼多想頭了。
團長一聽也有道理,反正現在煤不缺,就算用完了,那煤礦擱那兒擺著呢,大不了去開唄!他手底下的兵,一個都能當兩個使,病了首都方麵又有藥品支援,再回來歇來兩天,等好了照樣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