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指東打西,拳中夾掌,向他們的小腹和脖子猛擊。3個回合,那兩個大漢就趴在地上哇哇怪叫,起不來了。
1995年10月,國際刑警組織成立64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四川女子特警隊奉命進京表演,驚豔全場。引起了武警總部領導的注意。
1999年,四川女子特警隊被全員調入北京,作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特種警察大隊的女子作戰隊,成為“國字一號”女子特警隊。0裝備趕超國際水平
20世紀80年代初的一年秋天,特警官兵奉命為一個外國代表團進行軍事表演。
在表演突入機艙解救人質的動作時,一位外賓悄悄對翻譯說:“外麵的人在動,裏麵的人看不到嗎?”
原來,隊員們為了快速突入機艙,預先將飛機舷梯推到機艙門邊,就是這個動作引起了外賓的疑問。
裝備不適應反恐作戰的需要,成了製約特警隊發展的瓶頸。我國特警隊在首次參加國際反恐部隊競技大賽時,因為槍械在關鍵時刻卡殼痛失700多分,成績一落千丈,幾乎墊底。
還是在那次比賽上,中國特警們看到了外國同行的裝備:不受陽光幹擾的瞄準鏡使射手即使迎著陽光也能從容瞄準,高精度的狙擊步槍發射的5發子彈幾乎隻有一個彈孔,紅外夜視儀將黑夜變成白晝,單兵電台使指揮員和戰鬥員隨時保持互聯互通……
一個外國特警隊員在參觀中國的裝備時,看到沒有瞄準鏡,就問:“沒有瞄準鏡,怎麼打?”
中國隊員端起八一式步槍,說:“三點一線,就這麼打。”
外國特警隊員聽了,笑著說:“祝你們好運!”接著伸出右手想和中國特警握手。中國特警隊員也伸出手來,兩隻手緊緊握在一起。中國隊員一握手,就感覺不對勁,這握手不是友善的,是挑戰,對方的手像老虎鉗子一樣越握越緊。
外國特警看到中國的裝備如此差,而中國隊員說的話好像有些“大”,就來了個不露聲色的挑戰。但是,和中國隊員的手一叫勁,他就感到大事不妙,自己的手好像握住了一塊燒紅的鐵,外國特警不禁臉色大變。
中國特警隊員適時收手,外國特警隊員立刻感到對方的手柔若無骨,外國特警隊員服氣了。
雖然在氣勢上沒輸,但裝備落後是事實。“再苦再累都不怕,就怕武器裝備差。”
第一批女子特警隊員雷敏後來回憶說:
當時最容易讓我們著急上火的,就是訓練裝備損耗大、不配套、部分老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我國國家富強,經濟發展,為中國特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多種科技含量高、攻防兼備的特種作戰裝備,使曾經主要依靠警棍盾牌的特警官兵如虎添翼。
2002年初的一天,中國特警大隊的訓練場上正在進行反劫機訓練。
一輛黑色奔馳大轎車馱著深藍色的“怪物”衝到波音737客機旁邊。車上的特警隊員魚貫而下,操縱“怪物”展開身軀。
怪物的“前爪”抬起,伸出“手指”搭在機艙門上,一座從地麵到機艙口的鐵橋出現在特警隊員麵前。特警隊員飛身而上,蹲踞在機艙口兩側。
與此同時,另一隊隊員正在機腹下,用低噪聲鑽機在機腹下鑽了個小口,把一根導線伸到了機艙裏。
數公裏外的指揮所裏,大屏幕上顯示出機艙裏的實時畫麵,4個手持衝鋒槍的“歹徒”正高喊著讓乘客低頭趴在麵前的座椅後背上。
指揮員拿起步話機,向前方隊員通報情況:“罪犯4名,手持五六式自動步槍4支,3男一女,戴黑色麵罩。前艙兩個,中艙一個,後艙一個……2號方案。1分30秒後出擊。”
機艙口的特警隊員接到情報後,對著衣領上的話筒吹了一口氣,向指揮員請求行動。
耳機裏傳出指揮員的聲音:“通話清晰,準備行動。”
“3,2,1。行動!”
立刻,機艙門被特種設備打開,特警隊員旋風一般衝進機艙,同時大喊“趴下!”手槍旋即射出子彈。
兩個“歹徒”被擊斃,一個被“擊傷”,失去反抗能力,另一個躲在座椅後頑抗。
一名特警隊員立刻掏出一支奇怪的手槍射擊。“嘭”的一聲,從槍口打出一張網,將“歹徒”收在網中。
“歹徒”還想頑抗,但網越收越緊,他再也動彈不得。
戰鬥中,“歹徒”未及開槍,即被製服。
在機場的另一邊,解救人質的訓練正在進行。
一夥“歹徒”劫持了兩名人質躲在一座三層小樓裏與警方對峙。小樓裏不時傳出槍聲。
一架直升飛機幾乎無聲地飛到樓頂懸停,幾名特警隊員順著繩索降落到樓頂,持槍蹲在樓頂等待命令。
這時,一個小機器人從隱蔽處駛進小樓,在拐彎處停下,伸出可彎曲的攝像頭向小樓內部窺視。指揮所裏,一個特警隊員操縱著遙控器,遙控機器人上樓,在各個房間搜索。
指揮所的牆壁上的投影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小樓裏的情況。
“二樓右側第三間,歹徒兩名,藏在人質後麵,手持五四式手槍兩隻,西側牆角,離窗口3米。”樓頂特警隊員的耳機裏響起情況通報。收到情報,特警隊員立即行動。
特警隊員從三樓下到二樓,從左右兩側包抄。在門口,兩名特警隊員將兩支奇特的槍從門口伸了進去。
槍管與槍身成直角,在槍身上有個小屏幕,屏幕上“歹徒”臉上的黃斑都看得清清楚楚。屏幕上還有一個紅點,那是彈著點的位置。
特警隊員向話筒裏吹了一口氣,請求行動。
“行動!”耳機裏傳出指揮員的命令。
“呯呯”兩聲槍響,“歹徒”中彈,仰麵摔倒,失去了抵抗能力。
在這次反恐訓練中,特警隊員使用了自行攀登突擊車,軟管內窺鏡,偵查機器人“拐彎槍”等先進設備。
這些設備有的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有的甚至已經超過世界同類裝備的最高水平。
我國特警部隊配備的這些快速機動、偵察、聯絡、攻防和救援等高科技裝備,接近和部分超過國際反恐特種部隊水平,大大提升了適應現代反恐作戰特點的保障能力。進行超極限訓練
嚴冬的北京,寒風把樹上的最後一片枯葉吹落到地上,把一件件棉衣吹到人們身上。
正是寒氣襲人的季節,一輛大轎車開到特警學院10公裏外後調頭返回,冰天雪地裏留下了隻穿背心、短褲的特警隊員。
“不想凍死就跑起來啊!”隊員們呐喊著,一路狂奔著向學院跑去。汗水很快就濕透了衣裳,滴水成冰的季節裏,汗水像小河一樣流淌。隊員們身上熱氣騰騰,遠遠看去,隊伍像是裹在雲霧裏。
這是特警隊員們的耐寒訓練。
3時,一聲警報劃破夜空,特警隊員們立刻起床著裝。一分鍾後,全副武裝的隊員們登上汽車,向燕山山脈駛去。
車進了燕山山脈,教官給隊員們留下一份野戰口糧,二兩鹽和一壺水,就乘車回去睡覺了。
隊員們分成幾隊,走進了荒無人煙,雜草叢生的大山。在車上時,教官嚴令禁止隊員們掀開篷布觀察,所以,當隊員們下車時,誰也不知道被帶到了什麼地方。
他們打開防水地圖,看看了天上的星星,又瞅了瞅熒光指北針,在地圖上標好了行進路線,開始了這次野外擒敵訓練。
訓練方式很簡單,隊員們要在缺少補給的情況下,按照地圖行進到各個製定地點,拿到教官預先留下的指令,按照指令完成各點任務。
第一個點的任務是到一片墳地裏取“重要”情報。隊員們摸著黑來到墳地。墳地裏螢火遊動,墓碑如林。有的墓穴已經塌陷,露出棺材。有個隊員還從泥土裏踢出幾塊白骨。
一個隊員膽戰心驚地在一塊墓碑後麵找到了“重要情報”,打開一看,上麵歪歪斜斜地寫著:我死得好慘哪!他嚇得”媽呀”一聲,轉身要跑。另一個隊員一把把他拉回來,“人都死了,還怕啥!給我紙條!”
展開紙條一看,背麵寫著指令,要求他們把“重要物資”運到下一個地點。
在墳堆旁邊,隊員們找到了“重要物資”,一根電線杆。電線杆有數百斤重,又圓又重,很不好抬。幾個隊員把電線杆扛在肩上,腳步一致地向前走。
上坡時,前麵的隊員幾乎抬不起頭,下坡時,後麵的隊員蹲著走。到達下一個地點時,所有人都找不著腰在哪了。
到達新的地點,指令要求隊員們迅速開進到某山頭,那裏有“補給”。聽到說有補給,隊員們高興了,撒開腳翻山越嶺。
連續翻過幾座山後,找到了“補給”。一張紙條上寫著:附近有一眼山泉和野果,但可能有毒。利用隨身設備檢驗後食用。
隊員們隻好展開搜索,對“下毒”的山泉和野果進行檢驗,然後填飽肚子。一個隊員不喜歡吃素,正好一隻老鼠經過。他一揚手,一把飛刀把老鼠釘在地上。他上去拔出飛刀,接著把老鼠大卸八塊,塞到嘴裏,吃得津津有味。
隊員們又來到山崖邊。他們毫不猶豫地爬了上去,在石頭下麵找到了新的指令:到10公裏外的某地追捕“逃犯”,立即出發。
隊員們打開地圖一看,10公裏是直線距離,實際走起來要走20多公裏山路。他們立即出發,強行軍來到指定地點。此時,他們已經精疲力盡,但“逃犯”早就睡足了覺等著他們。
特警隊員們背著幾十斤重的背囊,拖著沉重的雙腿,瞪著布滿血絲的眼睛,拉開搜索隊形開始搜索。
一不小心,一個隊員掉進“逃犯”設置的陷阱,被判定重傷,退出訓練。不一會,一個隊員摔倒,滾到山下。好在練就了“金鍾罩”,沒有受傷。
包圍圈逐漸縮小,“逃犯”藏不住了,開始逃跑。隊員們飛速靠近,前麵包抄,後麵追擊,左右堵截,一番搏鬥之後,終於將“逃犯”擒獲。
“逃犯”摘下麵罩,是教官。教官不高興地說:“下手別那麼狠,差點讓你給打背過氣去!逃犯也是人!”隊員們笑著不說話。
回到學院,飽餐一頓,又好好睡了一覺,隊員們又被帶到了訓練場上。
“倒功躍起後倒,流水作業!”教官一聲令下,數十名隊員像通了電似地依次躍起15米,脊背摔在堅硬的水泥地上,留下一個個汗漬漬的濕印。
寬敞明亮的搏擊館裏,一隊頭戴拳擊頭盔的學員雙手後背,兩腳叉開,任憑另一隊學員拳打腳踢,這是特警隊員抗打訓練的必修課。
射擊幫場上,15米外放5個雞蛋,從掏槍、上彈匣到槍響、雞蛋殼破漿飛,都在5秒內完成;射擊20米外的人頭靶,要跑步入場、上彈匣,分別采用站、蹲、臥3種姿勢,在10秒內打掉5個靶子才算及格;用自動步槍分別射擊100米外人體靶的頭、胸、膝、肘等部位,必須指哪打哪,彈無虛發。
打完了規定訓練,幾個隊員開始玩起了新花樣。他們也不知從哪裏找來個廢鋼帽,將它戴在細細的豎立著的鋼管頭上,一人一槍地進行競技。
開始時,以射擊的精度為取勝標準,可打著打著,他們幹脆以擦邊為樂,你一槍,我一槍,打得鋼帽“乒乓”作響,火星直冒,一會兒滴溜溜左轉,一會兒又滴溜溜右轉,連參戰的隊員都樂得嘻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