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信中最後指出,台灣的鄉親們可還記得,1987年春節給你們的賀信中,我們曾再次倡議“兩岸對應組織探親團”。在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的今天,大陸台胞赴台探親的要求更為迫切。我們回台灣探親,是天賦的親情和自由,不應該受到不合情理的限製和阻撓。

信函希望國民黨新的領導人順應大勢,邁出新的步子,允許海峽兩岸同胞自由往來。陳秀珠第一個回台探親

1987年,開放台胞返鄉探親後,陳秀珠是第一個回台探親的大陸居民。當時,77歲的她已是兩鬢斑白。當初她從台灣來大陸時,才19歲,

陳秀珠中文名字叫愛珠,日本名叫愛將。早在1949年,陳秀珠家就住在高雄市政府後麵不遠的地方,因為高雄市政府的工作人員常常會在這一帶走動,她認識了在市政府辦公室擔任統計工作的程先生。

當時,台灣人管大陸叫“唐山”,往來兩地仍非常方便。台灣人到“唐山”做生意的不少,當然也有“唐山”人到台灣來謀生,在政府機關工作的也不在少數,程先生就是一個。

“走,愛將,唐山很好玩,我們去唐山,我帶你去玩一玩再回來!”當時,程先生正好想回去看看母親,就約上陳秀珠一起走,而其他兩個平日的玩在一起的好姐妹,也和另外兩名市政府的“唐山”人約好了,要到對岸去看一看,玩一玩。

一個去福州、一個去杭州,還有一個去江西,就這樣,1949年初的那一天,在高雄港港口,他們就這樣傻傻地分開了,兩件衣服,一袋行囊,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沒有告訴家裏人,便偷偷踏上了高雄到福州的船。

後來才知道,程先生的表弟,在同一個時間,坐另一艘船從福州到了台灣高雄,他們在海上擦肩而過。

坐了一天一夜的船,他們就到了福州港口。剛下了船,人力車便過來招攬生意,懵懵懂懂的陳秀珠,頭也不回地和程先生上了車。本還想著過兩個月回家該如何和媽媽交代,卻怎麼也想不到,再回頭,40年已過。

程先生看完母親後,便開始在福州找起工作,借住在程先生家的陳秀珠,誰也不認識。

“她不會說福州話,你一定要牽好她,不然走丟了就找不到了!”每天出門前,程先生一定會跟他的母親交代,在這一份感動下,來福州不久陳秀珠就嫁給了程先生,和他結婚後,改名叫了秀珠。

那時,家裏人已經斷斷續續從朋友口中知道陳秀珠到福州來了,隻是不清楚具體的地址,也一直沒有聯係。

後來,程先生從福州南下找工作,剛到廈門時,突然之間兩岸的局勢緊張起來,再一打聽,兩岸不能再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