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誠信贏來大業興(3 / 3)

說完,倆老人就揚手含笑地目送我們前去……古人 說: ,上行之,下效之’。這件生動的事例足以說明: 王董事長不僅帶出了‘誠信’的廠風;作為:兩委’主要 負責人,他也日漸構建起和諧、助人的良好村風!”

第二十一節 “夥伴有難我應幫”

在商品社會裏.無論是搞貿易、辦企業,還是其它 經營活動.隻要撲會需要與合法,人們以贏利為目的,應 該是無可非議的。然而,還有比贏利——金錢,更重要的 東西,那就是單位與單位、個體和個體之間,互助互愛的 人間真情。那思想清澈得像仲春一泓潔水,性情溫和得如孟秋輕拂爽風的王維和,就是這樣一個在乎實中蘊含“人間真情”者。倘若不信,隻要聽聽身兼河北省海興縣永和特鋼公司和興達餐具公司總裁喬長山的一席談,便可了然而知。

“我是1998年通過天津餐具公司結識王總的。我公司生產的不鏽鋼棒材,是‘益豐’做刀子用的原料;外商給 ‘益豐’的訂單很多,他們做不出來,就給我們一些,我們做好成品,再交由‘益豐’山口——雙方都受益。在長達7年的業務來往巾,我們合作得非常愉快,從未發生過任何糾紛。他們信譽度之高,是社會上少有的。他不僅平易近人,而且樂於助人。”喬總講到這裏,激奮地站起來,十分動情地說:

“在2000年炎夏,我們那個鄉辦的永和特種鋼材公司,決定搞技改,但一少資金,二缺技術,無法進行。如何是好?在無計可施、萬般無奈之下,我們想到了協作單位‘益豐’的王總。可轉而又想:人家一分錢也不欠我們的.憑什麼去找人家借錢?難道人家就有搞技改的人才麼?如果沒有.那不是給人家出難題嗎?我們左思右想,最後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從海興駛達天津,忐忑不安地坐在了王維和董事長兼總經理的麵前。他首先問明了特鋼的現狀、我們的計劃、資金的缺口和需要何種技術人才等情況,然後說:

‘咱們是刀:相了解和彼此信賴的協作夥伴,夥伴有難我應幫。不過,請容我幾天時間,再作最後答複’。

“兩天後,王總驅車數百裏,專程前去我們的‘特 鋼’,進行實地考察,詳縝地考察了有關情況後,特別真 誠和從容地對我說:

:可以按你們實際的急需,提供25萬元資金一一我 回去就辦;至於你公司所需技術人才,我那裏也沒有,我 抓緊到市內托朋友找一找.再打電話告訴你吧。’

“:言必信,行必果’的工總,回‘益豐’的第二 天,就親自到天津市有關單位請了一個高級技術人員,當 即就電告了我。很快,資金到位,技改人才也來了。特鋼 開始進行全麵技改。結果,按預定時間要求,提前半個月 完成任務,旋即投入了正常生產,顯著提高了勞動效率和 經濟效益!後來.上級領導特意安排我們一行5人,到

‘益豐’向王總和全體員下:表示感謝,並提小給些利息和 技術人員報酬,王總聽了,還是那麼真誠和從容地說:

‘你們是為國家,我們是為集體一一咱們都是為了 大家。幹事業.誰也難免遇到暫時困難,有困難咱們就共 同克服唄!說到感謝,那到不必,還是那句話:夥伴有難 我應幫。還款的利息,不要給;至於那位技術人員的報 酬,我已經按他單位的規定,如數付給了他,你們就不用 管了。今天我們共進午餐吧:我應該祝賀你們技改的成 功,並期望我們今後協作得好上加好、錦上添花!’

聽!王總的答謝辭.就是這樣異乎尋常地令人怦然 心動、永難忘卻……”

我聽喬總所談之後,禁不住探問王維和:

“當你做小幫助別人之前,你是怎麼想的?”

王維和不假思索地回答:“其實很簡單。無論何時何地對待誰,我都是懷著真摯的感情去交往的。對方見我真情對他,時間一長,他也就誠心對我——我信任他,他也支持我,而且雙方感情會與日俱深,以致形成人際關係中持之以恒的良性互動!”

王維和俯首低眉.稍加忖量,接著闡發己見:

“過去,人們總認為:一個人的成功,是因其智商較高;而今,科學家的結論是:成功者的優勢在情商出眾,而性格是構成情商框架的主體。我認為:積極的性格極其重要。在環環緊扣的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惟有篤實重信、精誠合作,方可安身立命、成就功業。而諸如認真、勤奮、樂觀、沉著、剛毅、果敢、大度、慷慨、坦誠、謙虛和熱情,無疑會使人更有關愛心和進取心,更具人格魅力和競爭實力,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上佳的連新橋、強磁鐵、粘合劑。一個完美的人生,應有成功的事業、幸福的愛情、和諧的親情和真誠的友情,而這四大要素所仰賴的.無一不是積極的性格。”

我聽了他這振聾發聵的高論,不僅想起“性格即命運”那句令人深思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