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們聽了王維和聲情並茂地講述後,心潮激蕩,深受教益.人人暗下決心: “我一定要做個講:誠信’的好員丁!”
上下齊心.黃土變金。久而久之,就以“誠信”贏來 大業興旺,並日漸樹起了“誠信益豐”的良好形象和亮麗 品牌!
第二十節 王總是“第一客戶”
要全麵和客觀地評價一個人,需要傾聽其周圍、上下 以及同其經常交往的各層麵人的意見才行。至於上下、左 右對王維和的看法,前文已經講到不少,然則那些分駐各 地、常年同他搞業務協作的單位,即通常說的“外協”, 對他又如何品評呢?我們不妨仍用事例做回答。
在2004年10月14日上午,當我首日踏訪王維和時,一進“益豐”二樓辦公室就與剛剛前來搞業務的河北省衡水市箱包廠廠長張玉香和副廠長鄭朝起邂逅。幾句寒喧過後,我一說明來意,他倆就爭先恐後地講:
“我們了解他,我們尊敬他——他是我們的第一客 戶!”
“請您允許我們講講他的為人吧——在當今之世,這人的高尚品格和奉獻精神,可太值得宣傳、弘揚啦!”
於是.他倆放下業務暫且不談,而專心致誌地同我說起王維和來。
現年50歲的共產黨員.從28歲就擔任這個國營副廠長的張玉香女士,一說起王維和,就像早已儲滿水的水庫突 然打開閘門似的,泛著閃爍的浪花,奔流而出:
“我同王總的關係,經曆了從買賣雙方到合作夥 伴.再到朋友,直至現在成為兄妹般的發展過程。我說這 話,絕非過分,而是通過多次共事.自然而然地形成 的。”
在座的38歲的副廠長鄭朝起接過話茬:
“的確是這樣!張廠長在我們的廠委會和職工中也 常這麼說,號召我們都要經過實踐和學習,努力做王總這 樣重情義、講誠信的人!”
張玉香接過:[:作人員遞上的一杯熱氣蒸蒸的香茶,輕呷了一口,接著講:
“我們這個市管廠,主要生產皮、革、鋁等多種材 質、各種形狀的箱包。我是1996年,通過給‘益豐’做出 口餐具的包裝箱而認識王總的。每次交來活兒,他都當即 給我們付款,這在資金上給了我們廠很大的幫助。我們兩 家都是搞生產企業的。您知道,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不一 樣。搞流通,那是倒手,錢隨來隨走;可搞生產企業就不 同了,不斷擴大再生產,資金總也不夠用。這家買方生產 企業,壓那家材料賣方的一些貨款,應該說是正常的。但 是,如果買方不講誠信,拿賣方大量貨款作為自己的周轉 金而長期不給付,那可以把賣方壓死。在市場經濟的今 天,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可王維和就反其道而行之,他 堅決反對那不仁不義、有悖社會公德的卑劣行經!麵對社 會上有些人以權謀私、損公肥私、損人利己的暗箱操作, 王維和心如止水地不屑一顧。他以自己一個又一個的誠信舉動,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令我們感動和敬佩1 2002年元月,我廠為‘益豐’做了一批5萬套、每套30元、共150萬元的包裝箱,要求30天交貨。對這數量多、價值大、時間緊的任務.論生產能力,我們可以如期交貨;可是,要讓我廠一下子全部墊付這百餘萬元資金,我們是難以做到的。接不接這批大活?正當我們既不願失去良機,卻又束手無策的緊急關頭,重信篤義而又善解人意的王總,及時伸出了救援之手。他對我說:‘咱兩家是多年的朋友了,都互相信得過。你們不必在最後把貨一塊送來,可以現貨現款,也就是說,在這30天內,可以交一批貨,結一次款。這樣,你們買料做箱的資金,不就可以倒開了嘛!’聽到這一喜訊,我們領導班子和全廠枷多名員工,別提多高興啦!結果整個過程都非常完美。通過王總這件仗義疏財的大事,我更把他從純正的朋友,升華到值得欽敬的兄長了。如今,在衡水箱包廠的上上下下,隻要一提‘天津益豐’,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共識: ,那是咱的第一客戶!’我們兩廠合作近十年來,一直配合默契.關係越來越好.從無任何遺留問題,這真是難得啊!”
此時的鄭朝起副廠長,若有所思地眉毛一揚,微微一笑,補充道:
“今年8月份,我同玉香廠長來‘益豐’,村裏正在修路。我們剛進村,就因土軟地暄,車胎被紮破後,車輪陷下去出不來,車也開不動。我們用千斤頂頂著車體趴在底下修車,但未帶全修車丁具,無能為力。正在我們焦急 之時,臨街住的老倆口出來了。我們一講明原委,這素不 相識的倆老人就異口同聲地說:
‘你們是維和的朋友.也是俺村的客人,有什麼困 難,我們都可以幫助解決,請稍等。,
他倆回家片刻,就拿來了我們所需的一切工具。當 我們換好備胎,車能正常開動後,我們提出給些酬金,他 們極為虔誠地說:
‘你、我兩家搞供銷,誰也離不開誰,理應互相幫 助一一咱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別說是這點舉手之勞的小 事,就是你們到我家吃飯,或者住上兩天,我們都歡迎, 那也是應該的一一開車走吧,恐怕維和還在廠裏等你們 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