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師翰諫齊桓公遠佞(1 / 3)

齊路寢(1)壞,桓公欲新之(2),召工師翰(3)具材(4)。

工師翰伐巨木於營丘山中,若藲(5),若煔(6),若魄旄(7),若豫章(8)。無疵(9),取而泛(10)之河,蔽流(11)而下。工師翰麾(12)眾徒,操剞劂(13)斫(14)之,運繩尺剫(15)之,閣閣(16)然,橐橐(17)然,聲達乎臨淄(18)之郊。

越五月(19),路寢成。桓公環視之。東阿(20)之楹(21)有用樗(22)者,桓公讓(23)工師翰曰:“樗,散木(24)也,膚裏(25)不密,瀋液(26)弗固,嗅之腥(27),爪(28)之不知所窮(29),為柣(30)、為棖(31),且(32)不可,況為負任(33)器耶?”

工師翰對曰:“臣之作斯寢也,嘉木以為程(34),文磶(35)以薦址(36),畫藻(37)以奠井(38),堅堊(39)以厚墉(40),陶甓(41)以飾黝(42),臣竊(43)以為盡善矣。惟東阿之楹缺,以一樗足(44)之。不虞(45)君之見讓(46)也。”

桓公曰:“寢之鞏(47)者在杗廇(48),承(49)杗廇者在桴(50),藉(51)桴惟楹耳,一楹蠹(52)則傾隳(53),奈何(54)不讓?”

工師翰曰:“臣聞國猶寢也,一楹蠹則無寢,若眾壬進(55),尚可有國乎?”

桓公曰:“不可也。”

工師翰曰:“君既知不可,何為察其小(56)而遺其大(57)也?”

桓公曰:“不知也。”

工師翰曰:“臣請為君言之。擅執國柄(58)者有雍巫(59)焉,成內食之奸(60)者有彝鼓初(61)焉,長(62)君之欲者有寺人(63)貂(64)焉,外惡諸侯(65)而凶德(66)弗革(67)者有開方(68)焉,是眾楹皆蠹矣,路寢能獨存耶?”

桓公曰:“敬諾(69)。”於是解四子政(70)而召管敬仲(71)任之,齊國大治。

君子曰:工執藝事(72)以諫,忠矣。斷而行之(73)者非勇歟?宜(74)其上下相親(75),霸業底定(76)。《書》(77)曰:“從諫勿咈”(78),桓公有焉(79)。《易》(80)曰:“納約自牗”(81),工師翰近(82)之矣。

“注釋”

(1)路寢:天子、諸侯處理政事的宮室,也泛指居屋之正室。此處屬前者。

(2)新之:使……新,翻修它,重建它。

(3)工師翰:工師,古代主管百工之官。翰,人名。

(4)具材:準備材料。

(5)藲:同“樞”,樹名,即刺榆。

(6)煔(shǎn):杉木。

(7)魄旄:“魄”是像檀的一種樹,葉子細尖,因而說“魄旄”。旄:用犛牛尾做裝飾的旗子,也指犛牛尾、犛牛。

(8)豫章:樟木。

(9)疵:毛病,缺點。

(10)泛:順水漂流而運輸木材。

(11)蔽流:遮蓋了水麵,言木材之多。

(12)麾:率領,指揮。

(13)剞劂(jījué):雕刻用的刀,此處指刀斧。

(14)斫(zhuó):砍削。

(15)剫(duó):砍木。這裏似應通“庹”、“度”,量長短。

(16)閣閣:象聲詞,砍木聲。

(17)橐橐:象聲詞,砍木聲。

(18)臨淄:齊國的都城。

(19)越五月:過了五個月時間。

(20)東阿:東邊角上。

(21)楹:柱子。

(22)樗(chū):臭椿樹。

(23)讓:責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