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寺原有王天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法堂、蘇公藏符處、鍾樓、鼓樓等,還有法王塔、逼水塔、逼風塔等多座古塔及古碑。法王塔共七層,高29.55米,全以磚砌,端莊古樸,線條優美,曆經400年的隋代磚塔,目前全國僅有此第一例。價值珍貴,為稀世之寶。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仙遊寺因黑河引水工程,而搬遷今黑河水庫北岸“搖頭坡”新址。1998年8月17日,法王塔拆遷啟動,經過兩個月的艱苦工作,於1998年10月17日,幽閉了400年的法王塔地宮的秘密豁然問世,塔裏藏有佛骨舍利、隋《舍利塔下銘》、銅函、石函、琉璃瓶和鎏金銅棺等各種珍寶,躍然展現在世人眼前。與曆史記載完全相符。

明王九思曾描寫仙遊寺有《遊南山記》:“寺榜曰‘普緣’,四麵皆山。黑水經流門外,殿前石塔中塑佛涅像,寺門西瀕水,石塔上刻吳道子畫諸佛像,及東坡題名。”

現仙遊寺豎立有毛澤東手書《長恨歌》未盡碑。

黑河引水魂牽夢繞

黑河水庫,位於馬召鎮金盆灣,1996年元月開工建設。曆經6年的艱苦施工,2001年12月,黑河大壩、引水洞、泄洪洞工程的完工,標誌著黑河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勝利竣工。

黑河水利樞紐工程,是陝西水利建設史上的一個壯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工程總投資11.8億元。大壩高130米,庫區長15公裏,湖麵4.6平方公裏,總庫容2億立方米。主要以城市供水為主,兼有農業灌溉、防洪、發電、美化環境等多種功能和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建成,向西安市年供水4億立方米,從根本上解決了西安市的供水問題。西安水荒已成為曆史。

黑河水利樞紐工程,已成為省內的旅遊熱點。高大雄偉的黑河大壩,恰似一座拔地聳立的豐碑。它以世界一流大壩為特色,以庫區黑水青山為基調,以美不勝數的人文景觀為點綴,集環境保護、旅遊觀光、生態平衡為一體的,新的生態旅遊展現在世人麵前。

突兀奇峰興隆山

興隆山,亦名圓圪坩達山。位於馬召鎮西南2公裏處之終南山北麓,西瀕虎穀,東臨水渠溝。突兀奇峰,神式天成,氣勢雄偉,負其陰而向其陽,形如圓圪坩達而得其名。

據史載,興隆山為馬召之祖山,風水寶地,山巔有頂殿,供奉道教尊神、玉皇大帝,始建於元代。古往今來,圓圪坩達山以其獨有的溫馨及無窮魅力,吸引著來自各地的遊客,成為世人旅遊觀光之勝地。一天門處馬召鎮西門外,二天門處山下,三天門則是圓圪坩達山一處十分重要的景點,是直達山巔玉皇景殿七十二盤道之起點,也是遊客於“漫道雄關前、而今邁步從頭越”之少憩佳地。登上山頂,於雲霧中,則別有一番情趣,遠望眾峰忽隱忽現,有的似巍峨高聳的宮殿;有的像窈窕淑女在浣紗;有的像仰首的雄獅;有的像臥地的水牛。雨過天晴,舉目遠望,群山青翠,古柏竹林,渭水如帶,平原如際,無不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小鎮街景現在的馬召鎮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線,以“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為主題,走出“生態立鎮、文化名鎮、旅遊興鎮、產業強鎮”的戰略,進一步在沿山大力發展雜果林帶5000畝。按照“公司+協會+農戶”的服務體係,引導發展獼猴桃西選二號、海沃德1800畝。同時擴廣“養牛、養豬協會”,培育規模大、機製好的農戶養殖。利用107環山旅遊公路的有利條件,以仙遊寺、湧泉寺、興隆山為基礎,突出“文化、生態”旅遊特色品牌。以金盆、桃李坪為基礎,著力發展農家樂生態觀光旅遊。同時實施好農貿市場建設,推動商貿服務業健康發展。抓好大項目的引進,力爭投資60萬美元的香港脫水榨菜項目在馬召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