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鄂豫陝省委在豹子川舉行會議,決定由紅二十五軍副軍長徐海東繼任軍長,由原任紅二十五軍軍長的程子華任軍政治委員。隨後,部隊繼續向東前進,於9月9日來到了洛河北岸的永寧山(今屬誌丹縣)。陝甘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習仲勳和軍事部部長劉景範聽到這一消息後,即派人前來永寧山熱情歡迎紅二十五軍,並立即報告了中共西北工委。中共西北工委組織部迅速發出了《為迎接紅二十五軍北上給各級黨支部的緊急通知》。
9月15日,紅二十五軍到達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軍委的所在地永坪鎮(今屬延川縣)。至此,紅二十五軍經過兩個月的艱苦轉戰,行程4000餘裏,勝利完成了長征,成為紅軍長征中先期到達西北蘇區的第一支部隊。
9月17日,中共西北工委和中共鄂豫陝省委在永坪召開聯席會議,決定撤銷西北工委和鄂豫陝省委,成立中共陝甘晉省委。並決定將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合並組成紅十五軍團。徐海東任軍團長,劉誌丹任副軍團兼參謀長,程子華任政治委員,高崗任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任副主任。軍團下轄第七十五師、第七十八師和第八十一師三個師,共7000餘人。第二天,是九一八事變四周年紀念日。紅十五軍團成立大會在永坪鎮石油溝的一個大操場上舉行。徐海東、劉誌丹等在會上分別講了話,號召兩支紅軍加強團結,英勇戰鬥,粉碎敵人對西北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鞏固和擴大根據地。
就在紅十五軍團成立前後,東北軍第六十七軍軍部已進至洛川,該軍第一?七師(師長劉翰東)駐洛川。該軍第一一?師(師長何立中)和第一二九師(師長周福成)已進至延安(當時稱膚施)。第一二九師的第六八五團駐甘泉,以維護洛川至延安之間的交通線。針對第六十七軍的軍事部署,紅十五軍團領導在經過認真分析後,決定先派一支部隊圍攻甘泉,切斷敵人的南北交通線,誘延安之敵回援甘泉,從而進行“圍城打援”,以殲滅其一兩個師。
9月下旬,紅十五軍團主力部隊經三天的急行軍,由永坪前進至甘泉城西王家坪一帶。徐海東和劉誌丹前往延安與甘泉之間勞山村一帶察看地形,確定在此設伏。9月28日,紅十五軍團第八十一師第二四三團突然包圍了甘泉城。其他部隊則進入勞山一帶,沿鹹(陽)宋(家川)公路兩側山上設伏。
10月1日上午,第一一?師師長何立中由延安南下,增援甘泉,於下午2時,其先頭部隊進至勞山以南的白土坡。在兩側山坡地帶預伏的紅十五軍團主力部隊,即全麵發起攻擊。激戰至下午8時左右,全殲了第一一?師師直全部、第六二八團全部和第六二九團一個營。共斃傷第一一?師參謀長範馭州以下1000餘人,俘敵3700餘人,繳獲山炮、迫擊炮共28門,輕重機槍200餘挺,長短槍支5000餘枝,及無線電台4部和大量軍用物資。何立中身受重傷,逃進甘泉城,後於10月7日因傷重而斃命。
紅十五軍團在取得勞山戰役的勝利後,七十八師師長楊森率部前往富縣城西的羊泉偵察敵情時,又殲滅了東北軍第一?七師第六一九團的一個營。
10月20日,東北軍第一?七師第六一九團在團長高福源的率領下,由富縣縣城進駐富縣以北約12公裏處的榆林橋。同時進入該村的還有第六二?團的一個營。榆林橋地處甘泉和富縣之間,位於洛河東岸,鹹宋公路由村中穿過。這個村子建有堡寨,易守難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