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學設針
新課標實驗園地
作者:吳倩
【教學內容】
一年級上冊《彝家娃娃真幸福》(人教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簡單了解有關彝族的風土人情,並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理解並記住彝族語言“阿裏裏”。
2、學生能相互合作,用打擊樂器(三角鐵、手串鈴)為歌曲進行伴奏。
【教學重點】
學生能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彝族歌曲的特點,體驗歌曲情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56個民族(課件展示),是一個團結、友愛、溫暖的大家庭。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到民族村去看一看,民族村裏有很多少數民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民族嗎?(課件展示苗族、藏族、傣族、維吾爾族)老師也穿了一套少數民族的服裝,同學們猜猜是哪個民族的服裝?老師來告訴你們吧,是彝族。彝族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它有著悠久的曆史和古老的文化。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美麗而神奇的民族——彝族。(課件展示)這是彝族人民穿的服裝,彝族服裝種類很多,色彩也很豔麗。女孩會穿百褶裙,帶花苞頭,男孩喜歡披一件羊毛披氈,也叫“擦耳瓦”。他們在勞動時會跳“養子舞、包穀舞”,在喜慶的節日裏會跳“對腳舞”。彝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從他們歡快的舞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彝族人民的生活是很幸福、很快樂的。
三、律動
1、拍手、跺腳
師:瞧,我們已經到彝族的村寨了。為了歡迎同學們的到來,熱情的彝族人民特意準備了一個歡迎儀式。同學們想加入進來嗎?好,那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來吧,全體起立。(教師帶領學生律動)現在請同學們整齊的再來一遍。
2、分組律動
師:同學們表現得真不錯!老師想看看你們是怎樣相互協作、配合的。請第1組的學生拍手,第2組的學生跺腳。
3、加入樂器(三角鐵、手串鈴)
師:同學們的節奏感很好,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用樂器來表現一下。你們的凳子下麵放了兩種樂器,請同學們把樂器輕輕拿起,先不要讓樂器發出聲音。接下來,請同學們用剛才的節奏演奏一下,拿三角鐵的同學敲一次,然後換手,串鈴敲三下。(學生演奏)
四、新歌教授
1、教師演唱歌曲
師:同學們的演奏真好聽,下麵,請大家把樂器輕輕地放在凳子下麵。同學們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看來你們在彝族村寨玩得很高興。,能告訴老師大家在高興和讚美別人的時候,會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表達嗎?(學生回答)很好,那你們想知道彝族人民用什麼語言嗎?(師生互動)老師來告訴你們吧,是“阿裏裏”。彝族人民在表現自己高興或者在讚美別人的時候,就會說“阿裏裏”。“你的坐姿很美阿裏裏”(老師用阿裏裏讚美了這位同學)。“今天能給同學們上課我很阿裏裏”。老師用“阿裏裏”來表達高興的心情。接下來,你們能不能也像老師這樣用“阿裏裏”來表達一下高興的心情或讚美一下你的同學呢?(學生舉例)現在老師就把這首好聽的彝族歌曲唱給同學們聽。(教師放伴奏範唱,並和學生一起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