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長按許世友的意見,一字一句地用很慢的速度再次念給大家聽。之後,大家開始熱烈討論向廣西行動的命令。為了保密,所有的人都沒提越南這個字眼,但他們心照不宣。

許世友最後說:“同誌們都發表了意見,政治部王主任講了政治工作,周參謀長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問題,講得都很好。這次軍委鄧副主席點名要我指揮,我還要講幾句:中央軍委的命令,要認真執行,認真貫徹,決不能馬馬虎虎。這次打仗,不打是不打,打就一定打好,續寫新的光榮戰史。”

說完後,許世友看了看參加會議的各單位的領導人,又嚴厲地說:“你們可要聽清楚,我說話是算數的,誰要是完不成任務,我是要嚴格執行戰場紀律!”

許世友進一步警告道:“同誌們尤其要注意,我們軍區部隊幾十年沒打仗了,一下子要打仗,彎子轉得很急,轉好這個彎子,不簡單,很不簡單!當前是要做好行動準備,做不好就追查責任,不管你是誰!還有一點,請同誌們注意,必須做到保密。為了保密,決定這次向廣西行動,以野營的形勢和名義進行,汽車牌子都要用廣西軍區的號碼。”

會議結束之後,參謀長問許世友:“我們要不要召集主要部局和後勤部的有關單位開個會,安排行動計劃,組織部隊向廣西開進?”

許世友聽後搖搖頭說:“不許開會,要保守秘密。這是中央的命令,必須遵守!”

許世友為了保密,就是不同意開會。參謀長隻好一個部局一個部局交待任務,爾後,參謀長和後勤部首長在作戰部組織彙總,形成向廣西開進的行動計劃。

一天,許世友對軍區領導說:“現在要打仗了,我們下麵的幹部很多人沒有打過仗,但你們是有經驗的,所以,你們要搞好傳幫帶。”

許世友停了停繼續說:“但注意!要鍛煉他們,不是代替他們,他們有他們的責任,對他們要嚴格要求,這是對他們的愛護,對他們的培養鍛煉,嚴格就能打勝仗,馬馬虎虎,就會打敗仗。”

在自衛反擊戰中,廣西是東線,而雲南則是西線。在廣東軍區準備挺進廣西的時候,昆明軍區也接到了中央的命令,並做著秘密的準備。許世友命令挺進邊境

1978年12月16日,許世友乘軍用飛機,到達廣西南寧市。

出發前,許世友就特別指示南寧方麵:“為了保密,不準迎接,不準報道。”一下飛機,他住進了南寧市明園招待所。

許世友住在1號房,這間房子很大,為了工作方便,他叫參謀長也和他住在1號房子內。

這個地方離市中心很近,上街買東西也很方便,但是,他們來這裏是準備打仗的,軍事行動也要保密,所以他們就很少在外走動。

到南寧後,許世友開始了解邊境情況,搜集材料,工作十分緊張,但空閑時間也會和參謀一起下象棋,看錄像、談曆史。

1978年12月中旬,在經過一係列的調查後,許世友向廣州軍區指示:

廣州軍區參戰各部隊,按軍委規定的時間,從現住地出發,向廣西邊疆地區開進,按時到達,不得有誤。

司令部按照這個指示,先在司令部進行傳達。

爾後組織各部局完成各自的行動文書,組成整個的行動計劃,組織各部隊行動。

這次除一個單位是徒步行軍外,其餘各參戰部隊都是摩托化開進或者是鐵路運輸。這一特點,就決定了道路、橋梁成為這次開進的主要保障。

途中的主要障礙是珠江的東江和西江,為了安全,也為部隊快速通過,部隊在這兩條江上架設浮橋。

東線和西線各部隊先後於12月中旬出發,分批向各自的集結地域前進。

各部隊接到命令後,登上軍區配給的汽車和自己建製內的車輛,從各自的營區出發,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向廣西、雲南邊境開進。部隊秘密挺進前線

許世友下達挺進廣西的命令後,廣州軍區某部戰士就登上了披著綠色偽裝網的軍車。

車隊緩緩地駛出了營區,沿著廣汕平原向廣西的方向前進。

車廂裏很擁擠,但戰士們的心情卻非常興奮,他們知道此去肩負的重任。

有幾個帶頭哼起了《紅一團團歌》:

我們是英雄的紅一團,英雄來自井岡山……

長途開進最難解決的是內急問題。雖然每輛車上都準備有兩根去掉底的火箭彈筒,急不可耐時可以從蓬布下伸出車外解決問題,但在顛簸的車上和眾目睽睽下都不好意思用,戰士們就盡量少喝水。

經過4天艱難的行程,該部隊終於到達了廣西邊境。

連隊駐紮在一個叫板那的小村子裏,30多座茅草屋散落在山腳下,陡峭的小山就是邊境線。

村裏見著一位房主是一個中年男人。自從越南軍隊侵擾邊境以來,他全家就和其他村民一起躲進了附近的山洞,白天才敢回來喂豬。

知道解放軍來了,男人非常高興,早早地把茅草房打掃幹淨,還特意到隘口鎮買了兩斤水果糖。

到晚上,戰士們圍坐在塘火邊,房主拿出了自釀的白米酒,一邊跟戰士們講越南軍隊幹的壞事,一邊用調羹從大碗裏勺酒,讓戰士們品嚐,還將剝開紙的水果糖,讓戰士們吃。

這村前邊是一個非常陡峭的小山,朝南的懸崖下一片開闊的平地,而在開闊地的另一頭,就是越方的一個小山口。

各排都建造了防禦陣地,有一個陣地在村莊西側的無名高地。

為了不讓越方知道部隊的潛伏哨位,戰士們利用黑夜悄悄摸上陣地換崗,在陣地上一呆就是10多個小時,一動也不動,餓了就吃壓縮餅幹。

在廣州軍區的多股部隊往東線挺進的時候,也在西線作戰的多股部隊也陸續向雲南出發了。

12月27日5時,西線部隊十三軍的戰士們從四川前往雲南邊境,準備在西線部署兵力。

7時20分,十三軍正式出發,營房裏戰士嘹亮的歌聲回蕩在村莊田野裏,他們即將參戰的心情特別地興奮和激動。

在公路兩旁,當地群眾自發地為他們送行,戰士們依依不舍的離別了鄉親們。

當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他們已經駛出了部隊所在的縣城。

車隊翻山越嶺,途經樂至縣城,12時30分,到達童家區童家公社。

連值班員一聲令下:“全連集合!”

各排在排長的帶領下,分別跳下汽車,整隊跑步進入集合地點。

戰士們利用這短暫的時間,組織全連學習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公報。

12時59分,戰士們吃過飯後,登上自己所在的車又出發了。

16時30分,部隊到達簡陽火車站,九連在一所新建的醫院暫住。

幹部組織下車,將車上的所有裝備物資搬下來。九連長向各排長分配了各自的住處。

宣傳員布置各班的政治學習內容。

戰士們雖然坐了一天的汽車很疲勞,但是,戰士們的情緒都很飽滿。

18時,九連全副武裝集合在醫院的一處空地上,等待著出發的命令。

23時,九連戰士帶著他們的裝備物資登上了軍用專列。

12月29日淩晨,火車緩緩離開簡陽車站。

當天經過成都市、燕崗、西昌市、金沙江等車站後,火車上了成昆線,一路呼嘯前行。

在途中,戰士們發現大批兄弟部隊,以及其他兵種坦克、導彈、彈藥列車,源源不斷運往邊疆。

1979年1月1日淩晨,十三軍到達雲南省個舊市雞街公社。

部隊在兵站吃過早飯後又搭乘汽車,於4時15分順利到達集結地。許世友要求加強訓練

東線的高射炮部隊已經到齊,紛紛進駐了各自的陣地。

一天,許世友提出要去檢查高炮戰備的情況,早飯後一行人就乘車出發了。

當車來到邕江大橋高炮陣地時,許世友決定先到橋南的高炮連陣地。下車後,他看見高炮連的炮口抬高70度,並指向了南方上空。

許世友笑著問戰士們說:“好,如果越軍入侵,你們有信心打贏嗎?”

戰士們響亮地回答:“他們膽敢來的話,就定叫他們有來無回!”

原來,東線部隊雲集廣西後,廣州軍區前線指揮部根據許世友的指示,下達了抓緊做好作戰準備工作的書麵指示,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要求各部隊製定防敵偷襲預案。嚴密掌握當麵敵情,加強各種戰鬥警戒,嚴防越軍從空中襲擊和地麵騷擾破壞。

二是要求各級幹部和機關盡快熟悉敵情和越南北方重要地誌,勘察、了解駐地周圍的地形、道路;炮兵進行偵察測量。

三是抓緊兵員補充,按時完成部隊擴編工作,加強武器、裝備、車輛的維修、保養,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

四是要搞好通信聯絡,確保指揮通暢。切實注意防奸保密,特別是靠近邊境的部隊應少打電話。

五是要求盡快抓好臨戰訓練的各項準備。要立即組織新兵進行手榴彈實彈投擲和手中武器的實彈射擊。

邊境軍民把越軍殺傷我人民的地雷、竹簽、鐵絲網、匕首、狼牙棒等凶器和我方被打傷人員的血衣搬到控訴會場,極大地激發了幹部戰士的戰鬥熱情。廣大指戰員紛紛寫決心書和血書表示:

一定要嚴懲侵略者,堅決打好這一仗,為嚴懲越寇、保衛邊疆而殺敵立功!

這個時候,許世友在高射炮陣地視察。炮兵連連長看到許世友來了,就馬上跑過來,向許世友敬禮並作了報告。

許世友看到炮工事挖的淺,就問:“你這工事夠不夠深?”

連長說:“報告首長:不夠!”

“為什麼不挖夠?”

“地下水位高。”

“什麼?”

“再往下挖就出水了。”

“出水怕什麼?”

“水多不好操作。”

許世友嚴肅地問:“不好操作會死人嗎?”

連長說:“是,我們再挖!”

許世友點點頭:“那很好,一定要挖夠標準。你打人家,人家的飛機也打你,不夠標準就會增加傷亡!”許世友前往邊境視察

1979年1月中旬,許世友在有關人員的陪同下,乘車秘密前往金雞山,在金雞山的南側有一個古炮台。這裏距越南前沿陣地最近處僅有300米遠。

許世友走下車,邁著矯健的步伐朝炮台的觀察點走去。他來到炮台後,雙手背在身後,腰杆挺得直直的,仔細地觀察著對麵的情況。

許世友突然說:“好!好!這個點選得不錯,很開闊,看得很清楚。”

許世友思考著在哪裏選擇突破口。在南邊,越方大小高山都盡收眼底,還清楚地看到了扣考山與扣馬山。

兩山就像諒山市的兩扇大門,隻要解放軍在戰鬥中能搶先占領,那諒山的越軍就成了籠中之鳥。

許世友看到這裏,語氣堅定地說:“我看從這個方向進攻對我們很有利,拿下同登就等於一槍穿了兩個洞。你們覺得怎麼樣呢?”

隨行人員紛紛點頭:“司令說得對!”

許世友又進一步向大家分析說:

攻打同登很重要,隻要拿下了同登,就可以用來牽製諒山方向的越軍,打諒山時也可以作為前進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