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鄉鎮職能轉變的思路選擇
要實現鄉鎮職能轉變,僅對現行職能進行若幹細枝末節的修補不可能解決問題,隻有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必須在工作機製轉變上求突破
①要真正解決思想認識問題。盡快實現思想觀念的大解放,大變革,把黨和政府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體現在科學規劃、協調引導、服務支持、典型示範和法製管理之中,體現在真心誠意地為農民提供政策、法律、信息、資金、技術、銷售等全程社會化服務之中。②要真正解決人浮於事的問題。要探索新的組織體製,推行競爭、擇優、合同上崗。對富餘人員通過多種渠道合理分流。③要真正解決體製不順的問題。簡政放權,把技術服務性強的基層站所的人、財、物一律下放到鄉鎮管理,縣市主管部門負責業務指導;對具有執法、經濟監督檢查職能的基礎站所,實行縣、鄉雙重領導,以縣市主管部門管理為主。這些單位黨的關係由鄉鎮黨委管理,幹部任免、考核、獎懲、調動等要征求和尊重鄉鎮黨委的意見。④要真正解決服務功能不強的問題。鼓勵涉農鄉站興辦科技示範基地,創建技術、運銷、信息、谘詢等中介服務組織,吸收農村懂技術、善經營的能人參加,開展有償服務,並逐步與財政脫鉤。⑤要真正解決無財行政的問題。鄉鎮要緊緊圍繞財政增收抓經濟。積極改革現行稅費征管體製,用公平、合理、穩定的稅費政策調動農民加大投入,積極發展農林特產,大力培植地方財源的積極性。⑥要真正解決機製不活的問題。要著力改變鄉鎮幹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萬金油”現狀,推行包產業、包項目責任製,把工作實績與工資、獎金掛鉤,與調動升遷掛鉤,建立高效運轉,責、權、利有機結合的運行新機製。
必須在工作方法轉變上尋對策
①改進檢查考核辦法。除計劃生育外,取消現行職能部門過多過濫的單項考核,考核要由地縣黨委、政府統一組織,堅決杜絕有關部門自行組織的各項檢查、觀摩、評比、達標、升級活動。②轉變指導方法。職能部門不再下達指令性的農業生產計劃;不再搞大規模、低效益的形象工程;杜絕搞“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虛假遊戲。③推行依法行政。加強鄉鎮幹部法製教育,建立嚴格的執法責任製,並把執法責任、權限分解到各個職能機構、崗位,實現執法權限法定化、執法責任明晰化、執法程序公開化、執法行為規範化。基層政法部門要積極協助配合支持鄉鎮開展依法行政,對抗稅、抗合法規費、幹擾公務的典型案件,納入司法程序及時處理。④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放手讓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自主安排生產經營活動。鄉鎮主要是給農民提供準確、及時的服務,幫助農民進行決策。⑤用典型示範推動工作。每個鄉鎮要建立幾處有規模、有水平的農業綜合示範園區,著力培養科技推廣、種植養殖、加工銷售等不同類型的典型,抓點帶麵。⑥高度重視幹部群眾的培訓教育。一方麵,在把好進口關,多渠道選調知識層次較高的幹部到鄉鎮工作的同時,以全麵提高素質為目的,多途徑加大幹部培訓力度;另一方麵,要通過政策、經濟和法製手段,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民教育,著力培養一代新型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