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美會談的結果表明,雙方在一係列重大國際問題上看法比較接近,特別是在反對蘇聯霸權主義的擴張方麵具有共同點。而這恰好是中美之間進一步發展關係的基礎。

卡特講話的時候總是注視著鄧小平,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鄧給我留下了好印象。他身材矮小,性格堅強,有才智、坦率、勇敢、器宇不凡、自信、友好。同他談判是一種樂趣。”

這天,是鄧小平訪美過程中極為繁忙的一天。上午與卡特會談後,鄧小平在中午與國務卿萬斯一起來到國務院共進工作午餐。

鄧小平爽朗地在席間作簡短致詞。

他說:“中美關係正常化,有人說是美國的勝利,有人說是中國的勝利。我認為,應當說是中美兩國人民的勝利。”

用完午餐,萬斯陪同鄧小平走進國務院貴賓休息室,新聞記者蜂擁而上,急切地詢問鄧小平都和萬斯談了些什麼。

鄧小平的幽默地回答說:“我們無所不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一句話,記者們啞口無言。鄧小平與尼克鬆首次交談

1979年1月29日晚,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和夫人羅莎琳·卡特舉行國宴,歡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和夫人卓琳。

18時28分,鄧小平又走出伯萊爾賓館,來到白宮,卡特夫婦在門口迎接。進入二樓的黃色橢圓形會客廳。小坐10分鍾後,鄧小平夫婦進入白宮東廳。

19時,國宴開始,共140多人赴宴。宴會形式完全是美國方式。國務院的一位美籍華人書法家用中美兩國文字書寫了菜單和座位姓名卡。從卡特的老家佐治亞州穆爾特裏運來的1500株紅色和粉紅色的茶花使宴會充滿溫馨的氣氛。

前總統尼克鬆也來了,這是他辭去總統職務以後第一次到白宮。他被安排與方毅副總理、伍德科克和夫人、布熱津斯基同桌。

當尼克鬆走上前來和鄧小平握手時,宴會大廳裏出現了一陣噓聲,這是美國與會者表現的對於“水門事件”的態度,不過這時,樂隊照樣在演奏名曲《美麗的阿美利加》。

鄧小平與尼克鬆握手時說: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您。您訪問中國的時候,我還在南昌郊區的一家工廠做工。得知毛主席請您來訪問,我是很高興的。

尼克鬆機靈地說:“您知道嗎,他們(樂隊)正在演奏的,就是我去中國聽到的那支曲子。”

與卡特和鄧小平夫婦同桌的有眾院議長托馬斯·奧尼爾、參院民主黨領袖羅伯特·伯德、著名女影星雪莉·麥克萊恩和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女演員雪莉對鄧小平波瀾壯闊的政治生涯表示了欽佩之意。

鄧小平笑著說:

如果對政治上東山再起的人也設立奧林匹克獎牌的話,也許我有資格獲得這項獎勵的金牌。

雪莉告訴鄧小平,她在幾年前訪問過中國農村,有一件事使她很感動,就是她遇到了一位正在田間種西紅柿的“五七”幹校學員,一位來自某大學、與種植專業毫不相幹的教授。

雪莉問教授,是否覺得在偏遠的鄉下幹這種體力活兒是一種損失?因為這樣做完全脫離了他在大學裏的科研。誰知道那教授說,恰恰相反,他非常高興和貧下中農在一起,從他們身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鄧小平本來正在談笑風生地聊天,一聽此話,馬上嚴肅地說:“這位教授在撒謊。”

坐在一邊的卡特表示他同意鄧小平的看法。

在座的費正清是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國民黨統治時期,費正清曾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工作,開始深入研究中國問題。

鄧小平知道費正清的名字,當麵詢問:“貴庚?”

費正清回答:“我已經72歲了。”

鄧小平說:“我今年74歲。”

費正清說:“你還是滿頭黑發,而我早已謝頂了。”

鄧小平幽默說:“這證明您腦筋用得太多了。”

宴會正式開始,鄧小平在祝酒時說:“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將成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人類進步的強大因素。”

參加這次宴會的主人和客人在十分熱烈與友好的氣氛中欣賞了樂隊演奏的美中兩國的民間樂曲。

由中國中央電視台和3家美國電視台直播了這次宴會,被世界上許多媒體稱為“全世界多數人今晚所注視的筵席。”

最後一個節目,由大約200名小學生用中文合唱《我愛北京天安門》。為了表演這個節目,他們練習了整整兩個星期。他們的歌是這場晚會的高潮。

鄧小平為之動情。演出結束,鄧小平走上舞台,他的夫人卓琳手拉著卡特總統11歲的女兒艾米的手緊隨在後。艾米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女孩,平時在外國人麵前說話不多。但在這個晚會上她變了,鄧小平夫婦到來的時候,她主動上前握手歡迎,此後一直坐在卓琳的身邊。

鄧小平夫婦在舞台上熱情地擁抱和親吻了美國孩子。

卡特在當晚寫下的日記中說:

當鄧擁抱美國演員,特別是擁抱演唱中國歌曲的小演員時,流露了不少真誠的感情。他親吻了許多兒童,後來記者們報道說不少觀眾甚至感動得流淚了……鄧和他的夫人看起來真誠地喜歡人民,他確實轟動了在場的觀眾和電視觀眾們。鄧小平再次與卡特舉行會談

1979年1月30日8時55分,鄧小平又從伯萊爾賓館登車進入白宮,與卡特舉行第三次會談。

在會談中,雙方討論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與美國相互沒收對方資產的遺留問題。鄧小平對這個問題有充分的準備,掌握大量細節。他指出,這個問題不難解決。

卡特提出了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問題。鄧小平認為,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中國完全應該獲得這種待遇,這是天經地義的。

談到移民,鄧小平指出,今天的中國奉行“對外開放”政策,對移民不加什麼限製。他對卡特開玩笑說:“如果你要我輸送1000萬中國人到美國來,那是我十分樂意的。”

接著,雙方討論交換留學生的問題。鄧小平說:“中國歡迎美國留學生到中國來,中國方麵將盡可能給予他們關照,使他們生活愉快。”

卡特表示,他對鄧小平說的,美國留學生將集中住宿安排的說法有不同意見,他希望美國留學生與中國學生住在一起,或住到中國人的家庭中去。

鄧小平向卡特解釋,這點在目前還辦不到,因為目前中國人的居住條件達不到美國的起碼水準。這要等將來中國人改善了居住條件,提高了生活水準,再來從長計議吧。

卡特說:“隻要你同意美國派多少學生到中國去,至於誰能去,我們不要你們審查。”

鄧小平笑著說:

對付幾個學生,中國還是有力量的。中國不想從思想意識形態的角度審查來華留學生。至於對那些來到了中國的美國新聞記者,他們在中國各地的旅行會有一些限製,但對他們不會進行任何新聞檢查。

雙方又談到最棘手的台灣問題。卡特再次要求鄧小平承諾“不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希望鄧小平在美國提到台灣問題的時候,使用“和平”、“耐心”這樣的詞彙。

鄧小平斷然拒絕對“不使用武力”的承諾。但是他希望美國和日本在這個問題上敦促台灣與祖國大陸進行談判,通過談判來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美國必須在對台出售武器上采取審慎態度,中國堅決不同意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