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比三家心中有數
物資管理的另一麵是翔實的市場調查和物資價格。仍以青秋浦大橋為例,該橋施工所需物資大小材料,都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細致的市場調查,做到了貨比三家,心中有數。充分利用當地水利資源,在反複論證的基礎上實施科學決策,做出走水路,以船運為主的運輸方式。他們算過一筆賬:大橋所需砂石料是從50公裏以外運入的,一輛車一次裝5噸,且車費、養路費、司機工資費,超載罰款費、意外交通事故費、城市建設費、環境衛生費、社會招待費、自然資源保護費、裝卸費,應有盡有,多如牛毛,由此的投入務必使成本加大。而改為船運,最小的貨運船裝50噸,一般可裝80噸,等於16個車次的運載量,一個“船老大”一次發15條船,其運能效率非常可觀。江南江北河流縱橫,船道古老順暢,減少了諸多費用,且風險小,安全係數大,價格便宜。
在對蘇州工程指揮部物資管理調查中,給我們以強烈震撼的是價格、管理決策。
目前,該工程指揮部所屬項目部結合自身的特點實際,普遍推行物資管理新模式。項目上購進物資設備,無不涉及到價格問題,而價格的高與低,直接關係到效益和利潤的多與少。如在建上億元投資工程項目,在購進大量的物資設備中,一緊一鬆幾百萬元真可謂“小菜一碟”。
我們在開工不久、投資達1.21億元的寧靜鹽高速公路U1標段項目部了解到如下情況:市場上2051型土工布1平方米價7元,他們成交價僅為3元;新購混凝土輸送泵標價63萬元,成交價47萬元;強製式攪拌機標價4.9萬元,成交價4.1萬元;還有水中作業平台的支架、鋼護筒、振拔樁錘的自製加工,掛籃再利用等,幾項下來降低成本數百萬元。該項目經理陳學旺深有感觸地說,項目領導的責任心、事業心和良心太重要了!幹砸一個項目很容易,想叫領導“救火”也很容易。單位不虧自己虧,自己不虧單位虧。人說“一年項目長,半個土皇上”。這話不無道理。說話間,他拉開抽屜,取出一個紙包給我們看,紙包上清楚地記載著一長串人民幣數額和時間。他說我時時處處都經受著人情關、金錢關的考驗與檢驗!
編者按語
工程項目物資管理是一項偉大的係統工程,也是一門重要的科學與學問,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潛力可挖,但絕非人人都能做通讀懂的。鐵二十局蘇州工程指揮部物資管理的做法,有其鮮明的特點和創新,對基建企業工程項目管理無疑是一個有益的探索和啟示。實事求是地分析各自工程項目的實際,對先進科學的管理模式加以引用與借鑒,以謀取項目利潤的最大化,則是題中應有之義。
(載1999年11月21日《科技日報》經濟特刊)
評述
這是一篇關於報道典型經驗的調查報告。作者在采訪中發現蘇州工程指揮部在項目施工中物資管理很有創意,效益明顯。此做法具有普遍的指導性,對建築企業來說意義非常重大。於是就這個專題進行深入采訪,占有大量材料,然後提煉主題,精選材料,通過對大量事實的分析、綜合,總結出具有方向性的典型經驗,為建築業項目管理推出了一個可供借鑒和學習的典型。
這篇新聞調查報告在《科技日報》經濟特刊五版頭條通欄加編後發表,格外醒目,宣傳效果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