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問楊廷軍多久沒回家了時,楊廷軍哽咽著說,顧不上,老父親9月27、28、29日三天昏迷不醒,心髒病犯了,在醫院裏搶救了3天。說到這裏,楊廷軍淚如雨下……
停了一會兒,楊廷軍又說:其實都一樣,樊經理家屬病了,電話一個接一個地打也回不去。周玉兵總工椎間盤突出,工地上一呆也是十五六個小時,風雨無阻,項目領導幾個春節都沒能回家團圓。11隊副隊長侯龍江,打11號台製作鋼筋籠子,夏天熱,腳燙起了水泡,化膿了,穿不上鞋,赤著腳,又沒時間養傷。韓家店梁節村一老漢感動了,送他一雙草鞋。老漢說:“我一生共送過兩雙鞋,一雙送給當年的紅軍戰士,一雙送給今天的築路工人。”
在鬆坎大橋建設工地,項目部調度室主任曹建飛說:“從11月8日開始架梁,已架了9片,還剩9片,今天上午架2片,明天全部架完。2台架橋機是我們自己加工製作的,這裏一台,另一台在韓家店1號特大橋。”
橋梁隊隊長楊占奎昨天在工地上幹了一夜,拆裝龍門吊到1號橋架梁,楊隊長告訴我說:“1號特大橋還有10片梁沒架。”
四公司黨委書記王樹文介紹說,1號大橋還有一孔,等張拉完了再架梁。
韓家店1號特大橋張拉成了萬眾矚目的關鍵之戰。目前已張拉了2批,最後一批張拉定在11月28日。王樹文說:“為確保張拉不出現問題,我和公司總工劉峰趕到這裏。我們對大橋張拉進行了精心謀劃,反複論證,采取了一係列保證措施,確保成功!”
王樹文於10月28日來崇遵督戰,沒黑沒白地跑工地,如今快一個月了。王樹文是科班出身,懂技術,會算賬,善管理,又能做思想政治工作,他和公司總工劉峰蹲在這裏,使樊立躍、楊廷軍減輕了一半的壓力。置身一派緊張的建築工地上,王樹文胸有成竹,對決戰決勝、攻克最後難關充滿著必勝的信心!
11月29日,我在出差途中給崇遵項目發信息詢問大橋張拉情況,得知:大橋已按計劃於11月28日下午2時36分順利完成了張拉。橋麵現正在突擊施工,整個工程將於12月10日全部完成。
此時此刻,我長長地鬆了一口氣,心裏一下子亮堂了。我想,樊立躍、楊廷軍、周玉兵、戴誌忠、張愛茹,還有王樹文、劉峰,還有崇遵全體參建者們,這下可睡個安穩覺了。
天地色長新,
洞橋功不朽。
這是崇遵項目部承建的鬆坎隧道進口洞門的一副對聯。
是啊,崇遵項目領導者和參建職工是偉大的,他們的英名和輝煌業績,將永載史冊,光照千秋!
(載2005年12月8日《開路先鋒》報)
評述
一踏入崇遵建設工地,立刻被這裏的施工場麵所感染、所感動。這裏工期很緊,為趕工期確保全線按時通車,二十局集團崇遵人正在夜以繼日地揮臂大幹。
於是,作者以《崇遵亮劍》為題寫下這篇通訊,記載下二十局集團崇遵之戰,記載下這一激動人心的曆史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