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遵亮劍(1 / 3)

12月26日,是共和國一代偉人毛澤東誕辰的日子。這一天,也是崇遵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典禮的日子。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二十局集團四公司崇遵項目部500多名職工在這裏已經艱苦奮戰了整整3年。

11月23日,我們一踏上崇遵項目部,就被這裏一種大幹的氣氛所感染。吃晚飯時,項目經理樊立躍沒在場,在這裏蹲點督戰的四公司黨委書記王樹文和項目黨委書記楊廷軍告訴我,樊立躍還在工地上。可飯吃了一半,王樹文書記就被項目總工周玉兵叫去上了工地。

貴州省崇溪河至遵義高速公路,是國家規劃的“五縱七橫”公路骨幹網在貴州的重要路段,也是貴州省首次利用亞行貸款施工的項目。這條高速公路全長117.9公裏,總投資為67.6億元。

2002年3月,四公司一舉中標承建的崇遵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境內,全長3.913公裏,中標價近2億元。

崇遵並非一塊肥肉。它的中標,代價高昂,充滿風險。一是降造幅度大;二是交納3800萬元的履約保證金。這兩條擺在那裏,幹,還是不幹呢?

放棄,則放棄風險,但同時也意味著放棄了好不容易攬到手的工程,放棄了貴州這片建築市場。

一直跟蹤這個項目的四公司副總經理樊立躍、項目書記楊廷軍心裏怎麼也平靜不下來。他倆心裏最清楚,崇遵二標橋隧相連,高墩大跨,高填路基,曲線隧道,科技含量在全線首屈一指。許多競爭對手紛紛瞄準這一標段,但贏家是四公司。如此來之不易,又如此有誘惑力的工程項目,攬到手又怎麼能輕易丟棄呢?

責任與使命的召喚,膽略、智慧與自信的融合,樊立躍、楊廷軍挺身而出,分別向集團公司、四公司領導立下“軍令狀”,冒著被免職和傾家蕩產的風險立誌幹好崇遵,為集團和公司爭光!

崇遵全線穿越貴州大婁山山脈,沿線地形、地質極為複雜。崇遵二標為全線施工難度之最,施工沿線山峰陡峭,溝壑縱橫。該段橋隧相連,不足4公裏的區段,橋隧就占了3.25公裏,為線路總長度的82.9%。高邊坡、高擋牆、高路堤、高橋墩集於一身,當地群眾稱其為“天上修路,空中架橋”。

該項目施工,還將打破諸多項紀錄,如韓家店1號特大橋,全長707.21米,主跨墩高達92米,主跨長度為210米,大跨度整幅式懸灌連續剛構梁橋在貴州省排位第一,全國也不多見;98米的高填路基是目前全國最高路基填方;單洞長2072米的鬆坎隧道,曲線半徑800米,是貴州省半徑最小的隧道,在全國公路施工中也難得一見;單孔跨度120米的現澆拱橋溝門前大橋,也創貴州省大橋現澆箱梁拱橋之最。崇遵項目施工,將破解這些前人未曾遇到過的難題,如韓家店1號特大橋大麵積混凝土澆注速度,掛籃變形對混凝土質量影響的研究,機製沙高性能泵送混凝土的配製技術等8個科研難題,被列為貴州省和崇遵線重點科研攻關項目。

崇遵工程項目,施工環境、施工條件,難度之大,工程之艱巨,非常人所能想像。業主稱:第二合同段是全線控製工期的合同段。

艱難險阻,方顯英雄本色。

以樊立躍、楊廷軍為首的四公司崇遵項目部,率領500名職工在這裏展開了一場生死大決戰。他們最終成為了勝利者,成為了崇遵線的強者!

然而,其更重大的意義還在於,崇遵項目成為全集團公司一個“出人才、出經驗、出成果、樹形象”的典範項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