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鐵十師四十八團,兵改工更名為鐵二十局三處;當年四十八團修襄渝線打通了堰嶺隧道,如今的三處修西康線又奉命鑿進堰嶺隧道。是曆史的巧合?還是烈士英靈的召喚?
撫今追昔,感慨萬千,三處堰嶺隧道建設者更加懷念以身殉職的戰友們。他們撥款4萬元重修烈士陵園,加固烈士碑墳,並立碑永久紀念。
“烈士陵園到了!”有人點燃了紙,點燃了鞭炮。
三處項目部辦公室主任王克亮斟滿酒,情緒激昂:“今天是大年初一,局、處領導來看你們來了,以表懷念之情。你們九泉之下的英靈,將激勵我們早日打通堰嶺隧道,告慰三秦父老,造福子孫後代。”
周書記一行緩緩站成一隊,共同向為國捐軀的烈士們三鞠躬。
簡短的悼念儀式之後,大家分頭行動,尋找著當年那熟悉的麵孔。
隻見周玉成走到錢龍的墓前收住了腳步,他沉默了一會兒,深情地說:“錢龍是西安人。隧道塌方時犧牲的,他的事跡還是我報道出去的。”
巍巍青山埋忠骨,滔滔漢江慰英靈。
親愛的戰友們——安息吧!
烈士們——永垂不朽!
(五)
12時40分,三處隧道公司機械隊。
機械隊會議室裏,周玉成正主持召開三處和項目部各級領導參加的幹部會議。
周玉成說,2月1日至5日局召開了黨委會和職代會,工作會年後開。兩個會議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在黨委會上講過一段話:絕大多數單位完成了生產經營指標,虧損項目減少,企業積蓄增加,項目收入增加,職工收入提高,質量安全形勢看好,兩個文明協調發展、共同進步,絕大多數單位欠職工工資額和欠發時間減少,局本級和6個綜合工程處、電務處、城建總公司、工程機械廠通過IS09002質量體係貫標認證,與國際慣例接軌,為我局走向國際市場,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領到了“通行證。”總而言之,過去的一年全局大事不少,喜事不少,辦得好或辦得比較好的事不少,全局方方麵麵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且這種變化發生在很深的層次上,去年承攬26億元,完成產值18億元,今年任務儲備10多億元,計劃再攬20億元以上。
今年主要抓幾件事,比較大的事一是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隊伍建設。根據中央要求,處以上抓“三講”,處以下抓作風紀律建設,局、處、公司領導班子要考核。第二件大事是“管理效益年”。這個活動去年開展了一年,大家都認為抓對了,今年還要繼續深入開展下去。第三件大事是貫標。一個是認識上的提高,一個是管理思想上的轉變,一個是過硬的基礎工作,說到底是練好內功,很快適應。隻要按程序辦事,按規範操作,就會輕鬆自如,遊刃有餘。濟青公路全局有多少處級幹部蹲過點?吃過多少苦頭?有些事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可笑,主要是不適應,不認識新的管理模式。那些事情已成為曆史,說明我們認真對待了,水平提高了。洛三、銅黃、湘耒一個處一個多億,也是執行菲迪克條款,幹得很漂亮。這說明什麼?說明真正熟悉和掌握了合同條款,善於利用合同條款保護自己的利益。這標誌什麼?這標誌著咱們企業長大了,幹部成熟了,發展有希望了。
堰嶺為局爭了光,創了牌子和信譽,樹立了很好的形象。這就是無形資產,會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變化和作用將是巨大的。大家都很辛苦,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灑下了辛勤的汗水,職工群眾精神麵貌很好,工地上熱火朝天,這說明班子領導堅強有力。幹部多想工人的事,工人就會盡心盡力工作。幹群關係融洽了,凝聚力增強了,就無往而不勝!
當前,堰嶺處於非常關鍵時期,進入了最後決戰時刻,全體參戰幹部職工,要迎難而上,同心同德,艱苦奮鬥,再努一把力,再鼓一把勁,再堅持一下,科學組織,科學施工,確保按期貫通,確保按期鋪軌。
會後,周玉成又到職工宿舍,一一給大家拜年。1時25分,離開機械隊前往呂河隧道。
從一處呂河隧道斜井、出口出來,已是下午5時多了,周玉成不顧一整天的勞累,隻是在車上打了個盹兒,又精神抖擻地來到二處、一處項目部,看望幹部、職工和家屬,進行節日慰問。回到局西康指揮部,已是晚上8點了。
(六)
17日(大年初二)上午8時許,周玉成一行離開安康,前往三大峽電站建設工地看望職工。
三大峽電站是陝西省鎮坪縣的建設項目,位於川、陝、鄂交界處。鎮坪縣屬於陝西省貧困縣,全縣不足5萬人,縣城不足6000人,三大峽電站是省裏的扶貧項目,投資3000萬元,相當於建國50年來該縣建設項目投資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