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許多建築施工企業都存在著這樣一種情況:一方麵任務不足職工大量息工,另一方麵民工隊或臨時工卻大批湧入。這種怪現象的發生,造成企業內部新的矛盾的產生和激化,企業成本支出加大,工資總額增加,經濟效益降低,工程質量下降,安全事故上升,腐敗現象不斷,引起了職工群眾的強烈不滿。
何以閑著“媳婦”雇“保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一些企業項目領導認為外包工隊肯吃苦,好管理,使用起來比較省心、省力;二是來自上層的壓力,一些外包工是上邊硬壓下來的,不安排不行;三是某些單位領導安插自己親屬進來,或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
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基建企業勞力密集,競爭激烈,許多企業處於周期性起伏不定的狀態。對此,關鍵要實事求是,尊重客觀實際。企業任務飽滿,在強化管理的基礎上,可考慮使用一些外包隊伍,如果企業任務銳減或任務缺口大,首先就要保證企業自己職工有活幹、有飯吃。倘若企業任務本來不足,卻以種種借口用包工隊而不用自己的隊伍,這自然會引起職工群眾的不滿。
江澤民同誌指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離開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人翁責任感,一切都無從談起”。在社會主義企業裏,職工群眾是企業的主人,蘊藏在職工群從中的積極性,是企業活力的真正源泉。實踐證明,尊重職工的主人翁地位,讓職工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企業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能興旺發達;反之,職工主人翁地位發生動搖,挫傷了職工的積極性,職工群眾有一種失落感,企業又怎能不陷入困境,步入惡性循環之軌道呢?
閑著“媳婦”雇“保姆”,當休矣!
(載1997年3月20日《法製日報》)
評述
這篇評論分別在《法製日報》、《經濟參考報》和《中國鐵道建築報》上發表。文中所披露的問題,是當前建築企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帶有很大的傾向性,並非是針對哪一個人的。事實上,寫這類報道往往“引火燒身”,無形中得罪一些人。雖然言論所披露的問題沒指名道姓,是說一種現象,可個別人硬要“對號入座”,跟自己過不去,也跟別人過不去,那又有什麼辦法呢?言論自由是憲法賦予共和國公民的權力。隻要對企業有利,對職工利,對大局有利,個人又有什麼舍不得丟掉的呢?心底無私天地寬。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記者,能用手中的筆為職工當“代言人”,當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