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二十局建工處重用優秀科技人才(1 / 1)

青年技術幹部趙崇科被破格提升

青年技術幹部趙崇科被破格提升為處副總工程師。這是最近發生在鐵道部二十局建工處的一個爆炸性新聞。

趙崇科1985年7月畢業於石家莊鐵道學院橋梁係。6年多來一直生活戰鬥在施工第一線,先後負責罕東鐵路、107國道、青島湛流路、濟青高等級公路等10多項重、難點工程的技術工作。1987年底,在廣東107國道分石段施工中,他擔任工點技術組長。該施工區段一半以上是石山,原定公路穿越一座陡石山需打一條長120米的隧道。趙崇科帶領有關人員翻山越嶺,反複進行實地勘測論證,取得設計部門認可後,由公路隧道施工改為橫斷麵全方位爆破施工,為國家節約資金50餘萬元。1989年初,趙崇科擔任青島“石老人”旅遊開發區改建工程技術主管,他提出複線通過村舍,擋土牆、部分橋梁工程基礎埋深及斷麵尺寸等變更方案,經采納後施工節約資金20萬元。1990年4月,趙崇科出任工程段技術室主任職務,負責一個段的技術工作。在國家“八五”計劃重點建設項目、按國際菲迪克條款施工的濟青高等級公路建設中,充分顯示了他的組織領導才能,工程施工進度快,質量好,受到國際監理及專家認可,山東省監理處在該工點召開了濟青公路八個合同段現場經驗交流會。因趙崇科同誌成績突出,1990年4月被評為首批局級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並先後評為處、工程局、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全國鐵道團委“新長征突擊手”。

趙崇科走上處領導崗位後,並沒有離開基層半步。他說:“濟青工程一天不完工,我就一天不離開濟青工地。”

(載1992年3月19日《經濟日報》)

評述

這是一篇人物消息。趙崇科是1985年石家莊鐵道學院畢業的學生,分到二十局建工處後一直在基層做技術工作。作者曾先後采訪報道過3次,一次是在107國道上,一次在青島湛流路,再就是濟青高速公路,對他進行跟蹤報道。擔任建工處副總工程師之職,是從項目技術室主任破格提升的,當時引起很大轟動。企業發展,人才為本,趙崇科在這方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稿子發出後,《經濟日報》在二版頭條發出來了,《人民鐵道》報、《陝西工人報》兩家也發在二版頭條位置,《鹹陽報》和《陝西建築報》分別在一版、三版發表。

這是作者在《經濟日報》發表的第一篇消息稿件,一下子就上了頭條。《經濟日報》是在國內享有盛名的一張國家級大報,能上《經濟日報》不容易,能上《經濟日報》的頭條就更難了。這篇稿子被5家報社采用,3家發了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