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逆反心理 發揮主角作用(1 / 1)

二十局建工處三隊形勢教育生動實際

二十局建工處三隊在形勢教育中,以消除職工逆反心理為突破口,讓工人唱主角,達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教育前,該隊了解到職工中存在著一些逆反心理,有的認為形勢教育是上頭的事,工人隻是幹活拿錢,不管那麼多“閑事”;有的認為形勢教育就是講課讀報加討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對工人沒用。針對這些逆反心理,該隊一改過去那種領導作報告,群從受教育的做法,把工人推上講台,讓他們在形勢教育中演主角。教育中該隊製作出調查問卷,征求職工對形勢教育的意見,增強參與意識,然後采取演講形式,把專題教育分成若幹題目,讓職工談感受,講認識。如“探親歸來說家鄉”、“衣食住行看變化”、“十年改革談感受”、“七嘴八舌話改革”等等。職工一個接一個走上講台,少則三言兩語,多則三五分鍾,都揀自己感受最深的說,使形勢教育達到了入腦入心。針對職工在教育中表露出來的一些模糊和偏激的看法,隊裏又適時召開民主對話會,引導大家用全麵的、發展的、辯證統一的方法看形勢,使大家堅定改革的信心,樹立改革的勇氣,積極投身到改革中去。

為了進一步消除職工的逆反心理,這個隊還把形勢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在治理“小氣候”上做文章。該隊先後召開了班組骨幹座談會、“三隊問題討論會”,廣泛聽取搜集職工的牢騷和建議,其中對工人議論最多、反映最強烈的問題,積極著手研究解決。如今年來,因外單位拖欠款等原因,該隊已連續3個月沒發工資,隊裏根據職工要求派出專人與有關單位交涉,積極解決了工資發放問題;對欠發的勞保用品,隊裏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給予了補發。在夥食管理方麵,職工反映一年多未吃過大米,隊裏主動與糧食供應部門聯係,解決了吃大米難的問題,並針對夥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重新修訂了《職工生活管理細則》。另外針對職工業餘生活單調枯燥的問題,還製訂了開展各項文體活動的措施,有些活動已經開展起來。工人們反映說:“這樣搞教育生動實在,既給我們順了氣,又鼓了勁。”

(載1989年4月15日《鐵道工程報》)

評述

1989年3月,組織上派作者到虧損嚴重的二十局建工處三隊代職。三隊當時的情況是:1987年虧損18萬元,1988年虧損30萬元,職工收入逐年下降,1989年前3個月開不出工資。

也巧,作者到三隊不久,局、處形勢教育工作組來隊搞形勢教育,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配合工作組認認真真搞教育,紮紮實實解決實際問題,使教育收到了預期的效果,職工思想觀念大大提高,士氣一下子鼓起來了。思想一變天地寬,三隊從此發生了新變化。

局、處形勢教育工作組是由當時二十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高義和帶隊,形勢教育搞完後,作者與高義和部長合寫了這篇文章。1989年4月15日《鐵道工程報》在一版報眼位置發表,隨後,《人民鐵道》報1989年4月19日一版發表,《鹹陽報》1989年5月10日一版發表,《陝西建築報》1989年5月16日在三版也發表了。

代職期間作者沒忘記寫稿,似乎隊裏天天有新聞,到處有新聞,怎麼也寫不完。代職半年來,先後寫了30多篇稿子,發表18篇,主要有:1989年4月30日《人民鐵道》報發表的《兩個月沒發出工資怎麼辦?》1989年5月2日《陝西工人報》發表的《企業應重視班組長培訓》,1989年5月3日《工人日報》發表的《職工代表亟須增強參政議政意識》,1989年5月6日《鐵道工程報》發表的《形勢教育不能走形式》,1989年5月16日《陝西工人報》發表的《注意!弱化了的參與意識》,1989年8月1日《陝西建築報》發表的《一位工程隊長的自述》,1989年8月8日《陝西建築報》發表的《鐵二十局建工處三隊黨員學雷鋒辦實事,黨員真是變了個樣》,1989年8月16日《人民鐵道》報發表的《從一封“吹燈信”說起》,1989年8月23日《人民鐵道》報發表的《應當保障職工的主人翁地位》,1989年10月7日《鐵道工程報》發表的《會海與會荒》,1989年10月25日《鐵道工程報》發表的《要重視報紙訂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