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第七十九章 草堂閑話(1 / 2)

草堂閑話

========

杏花疏影16/文 20160709

引子

曾經答應講個故事給一朋友聽,因一向疏懶未曾履踐,而今時過境遷,故人早已天涯杳然。然無論見與不見,都應有所交代方才心安。又在下經年常苦不寐,常於明月空山夜,黃卷青燈時,種種過去心時時生起,原來很多事潛藏於心,並未遺忘。於是感慨每個人的經曆都可以是一本書,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座天堂地獄,若能一一照鑒展現,其光怪陸離不亞於天涯之蓮蓬鬼話。慚愧於數年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此時提筆忘字,加之間隔日久,頗多疏漏增減,隻能辭不達意,胡言亂語幾個過去親身見聞之有趣事,荒誕之處,任君笑吾不知所雲吧。

注:在下不喜妄語,知見有差記憶有誤或有之,但均非杜撰。

之一病從心生

前兩年因病結識了一位老中醫,深刻認識到“人不可貌相”乃真理。此老若站在人海中絕沒有人會多看一眼:但見身材矮胖,圓臉禿頂。舊寬邊黑眼鏡,舊藍幹部帽,舊的人造革黑皮包,老棉襖外麵套一件舊的藍中山裝,病人來時,便套上一件髒不拉嘰皺巴巴的舊白大褂,整個人看起來正是一套八十年代的老物件。然接觸未久,便發現此老精氣神極足,極博聞健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知人事,儒釋道藏密氣功風水無不涉獵修學,世代行醫,醫術也還頗效驗。我喜歡聽他口若懸河地談講,十分敬佩,也時常向他請教一些中醫或者之外的事情,隻要有空閑他也樂意解答,時有驚人之語,見解不俗。

一段時間後,我也開始對中醫感興趣了。有一天,我問他疾病與心是否有相互關係。回答當自然是肯定的,但他並沒有提眾所周知的喜怒憂思等情誌因素,卻說道:疑心都可以是病。(佛教理論中五種錯誤的心理狀態:貪嗔癡慢疑是為五毒)。他講了多年前在他家鄉吉林九台的一件事。

曾有一位女孩,美麗可愛且能歌善舞,在當地頗有名氣,可惜正在青春妙齡便離世了,葬在後山裏。此山有東西之分,我忘了具體的地名,姑且說女孩的家人把她葬在了東山溝裏,立了一座墳。後來,一位青年從縣城來到此地,下鄉或是工作吧,在女孩家裏偶然看到了女孩的照片,被她的青春美麗所打動,又聽說了她的故事,頓生憐惜之心。打聽到女孩的墳墓所在,便獨自前往祭奠一番,大概說了些可惜你紅顏早逝,恨你我陰陽相隔無緣相識之意。此人也可謂癡心情種了。回去後,夜裏青年竟夢到女子來到他的家中,與生人無異,大意是感謝他的一番情意,願意與他交往。此後夜夜女孩晚上便來,天明便去,二人竟然如聊齋故事裏一樣戀愛了。如是者大概一兩年。

但是人鬼殊途好景不長,青年日漸消瘦生病了。周圍人發現此人狀態不對,勸他求醫,青年心裏明白,但因為愛戀那個女子,隱瞞不提,依然如故。後來病勢沉重,不得已告訴親戚實情。那個時代裏,農村迷信思想很流行,人們於是請了有道高人來驅鬼,高人作了法畫了符,囑他貼在門窗上,便可高枕無憂。果然當夜安穩無事。如是三日,當人們都以為驅邪成功了,女孩在夜裏又出現了,不複以往的溫柔,三下兩下就撕下了符籙,闖進屋裏,變得凶悍猙獰,撕打青年,質問他,你以為幾張破紙就能擋住我嗎?我對你這樣好,為何負心相害,必要青年也陪她去。聊齋美女竟變成母夜叉,驅邪未成,反招厲鬼,青年又驚又恐,病勢更加沉重,看起來竟是時日不長了。人們憤怒了,如此惡鬼竟要害人性命,這還了得!於是找到女孩父母,要掘棺燒屍,免得日後危害人間。人命關天的事,女孩父母也無話說,隻得領著青年和大夥去到女孩的墳前。可是來到地方後,青年卻說他當初來的不是這裏。那麼青年當初祭奠的究竟是哪裏呢?原來當初他去的竟是西山溝裏,巧的是那裏也有一座土堆,原是日本侵略時,當地遊擊隊為訓練堆出的一個小土包,將石塊瓶子之類放在土堆上,練習射擊用的。青年是外地人,山路不熟,錯把這個土堆當成女孩在東山的墳墓。為了解除青年的疑惑,人們把土堆刨開,果然隻是一堆土,並無棺木更無心心念念的情人。青年就此恍然大悟,癡心冰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