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幹部同誌們,社員同誌們:
今天,省人民委員會召開廣播動員大會,主要講冬季農業生產問題。
今年,我省農業生產總的來說是好的。夏、秋兩季受到了嚴重的雨澇災害,由於全省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奮發圖強、艱苦奮鬥,戰勝了困難,取得了較好的收成。
現在,全省大部分地區的秋收秋播工作基本結束,冬季農業生產就要全麵展開。擺在我們麵前的任務是,用最大力量掀起一個新的以水土保持、農田水利和積肥、施肥為中心的農業生產高潮,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力爭明年能有一個好收成。
一年之計在於冬。冬季是進行農田基本建設最合適的季節,又是積肥施肥、越冬作物田間管理和棉秋田備耕的關鍵時期。做好冬季工作,對明年全年農業生產有著重大意義。省人民委員會號召全省人民,振奮革命精神,鼓足革命幹勁,積極參加到農業生產運動中來,迅速掀起一個轟轟烈烈、紮紮實實的冬季農業生產高潮,切切實實地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第一,做好秋收秋播掃尾工作。
秋收秋播沒有完成的地區,要突擊搶收搶種。現在,棉花一般的隻拾回來一半左右,地裏開得很白,必須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特別是婦女勞力和輔助勞力,全部下地拾花。機關、學校、部隊應盡可能的抽出人力來,協助生產隊搶拾棉花。高陵、渭南等地不少地方規定,每個脫產幹部拾子棉100斤,這個辦法很好,各地可以仿行。拾花一定要注意質量,堅持“五分”,分拾、分曬、分軋、分存、分售,提高品級,增加收入。同時,要組織專業組,把掉在地裏的棉桃、花絮和棉殼上的“羊尾巴”統統拾回來。今年秋冬雨比較多,要準備足夠的倉庫和曬花工具,指定可靠的社員,負責把拾回來的棉花晾曬好、保管好,防止發黴變質。今年棉種質量不高,要特別加強選種留種工作,多選一些好花做種子,單軋、單放,防止混雜。對其他沒有收回來的秋莊稼,也要搶收,組織複收複打,減少拋撒損失。
另外,有些低窪積水還沒有種完的地區,要想各種辦法排水搶種。因為時間過遲,不能種小麥的,可以改種夏雜糧,一定要按計劃播種麵積種足種好。
第二,迅速掀起一個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和農田水利運動。
目前,水土保持和水利建設運動,正在由北向南逐步展開。動手較早的榆林專區已上勞力25.7萬多人,占總勞力的45%,延安專區已上勞力12.8萬多人,占總勞力的36%。關中和商洛一些地區也開始行動。當前的問題是,一些地區行動遲緩,等待三秋結束、等待公購糧入倉、等待上級布置,沒有積極主動地進行工作,計劃任務、組織領導和技術措施都沒有落實。但是,在同一個地區也有搞得很好的社、隊。例如渭南縣周家公社,勞力擺布得好,他們利用早飯前的時間,以80%的勞力修水利,其餘時間抓三秋和征購,做到統籌安排,全麵兼顧。到11月7日,已經完成冬修水利任務的一半。陝北距封凍的時間隻有20來天了,關中也不過一個多月,時間緊迫,再不抓緊就會貽誤時機,冬季任務就有完不成的危險。各地一定要積極做好準備,上足勞力,立即行動,限期掀起高潮。一般地區參加水保水利運動的勞力要達到總勞力的30%……50%,大幹一冬,完成全年任務的一半以上。有條件多上的,還可以多上一些勞力,爭取多完成一些工作量,明年春季就更主動了。
今冬明春水土保持和農田水利主要抓些什麼呢?
在水土保持方麵,主要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並舉。在農耕地治理上,要力爭當年受益。這些年,各地都有一些搞得好的典型,應當大力推廣,像米脂縣高西溝大隊興修水平梯田的經驗,吳家峁打壩淤地的經驗,洛川縣上花園大隊原地田間工程經驗;澄城縣大麵積、高質量、高標準的原麵治理經驗;商縣龍王廟公社、丹鳳縣馬爐大隊的綜合治理經驗,等等。在抓工程措施的同時,要大抓生物措施。無論是丘陵區、土石山區、高原溝壑區都要大力造林、種草、封山封溝,育林育草。同時,要嚴禁亂開荒地,亂伐林木。
在水利方麵,主要抓緊現有工程的整修、配套、恢複、改善和社、隊能舉辦的小型水利。首先把現有的工程,普遍進行一次整修、加固,清除淤積、雜草,保證灌溉。被洪水衝毀的工程,盡快地恢複起來。再因地製宜地興修一些見效快的小型水利工程。關中適宜井灌區,還可以大打機井,發展電灌;陝南有條件的多搞水輪泵;陝北發展小塊水地。
平整土地是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農田的一項重要措施。土地平整了,可以擴大灌溉麵積和耕種地麵積,提高澆地、耕作質量和效率,可以保土蓄水,提高地力,對農業增產作用很大。據初步估算,全省灌區和非灌區需要平整的土地麵積還很大,大約在4000萬畝左右。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要有計劃的分期分批去完成。最近,西安市已經作出平整土地的規劃,要求明年平整16.5萬畝。各地也應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結合的辦法,作出平整土地的長期規劃,利用土地空閑間隙,每年大搞兩次突擊運動,加快土地平整進度。
興修水土保持和農田水利工程,主要依靠社隊集體力量,自力更生去辦。就是國家投資舉辦的重點工程,大量的土石方工程,還是要靠群眾力量來完成,不能全部依賴國家。在方法上,要抓住重點,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各地已經確定了不少會戰地區,一定要加強具體領導,做好準備,組織好力量,保證打好。無論大小工程,都要保證質量,講求實效。對已完成工程,要加強管理養護,真正做到修一處、成一處、用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