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糧棉基地 改善人民生活(1 / 3)

近幾年來,我省連年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加上我們工作中的缺點錯誤,使農業生產力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尤其是關中地區減產嚴重。關中地區一向是我省糧、棉、油主要產區和提供商品量最多的地區,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關中的糧食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59%,棉花占94%,關中地區嚴重減產,給全省國民經濟和城鄉人民生活帶來很大困難。為了迅速恢複和發展我省農業生產,必須首先集中主要力量恢複和發展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而其中尤應以主產糧食和棉花的關中平原和渭北高原為重點。為此,省委確定以關中的蒲城、富平、澄城、合陽、乾縣、禮泉、興平、周至、寶雞、鳳翔、岐山、武功和漢中地區的漢中市、南鄭、城固、洋縣、西鄉、勉縣等18個縣(市)為全省主要糧食基地;以關中的渭南、大荔、臨潼、涇陽、三原、高陵等六縣為全省主要棉花基地;漢中地區的6個糧食基地,同時也是細油料基地。據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統計,18個糧食基地縣,人口占全省25.8%,耕地占全省25.5%,糧食產量占全省34.5%,平均每年提供的商品糧占全省44%;6個棉花基地縣,人口占全省8%,耕地占全省8.8%,棉花產量占全省47%,平均每年收購的商品棉占全省41%;6個細油料基地縣,人口占全省8%,耕地占全省5%,油菜籽產量占全省38%。對於這24個糧、棉、油基地縣,集中各個方麵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使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獲得較快的恢複和發展,是全省帶有戰略意義的措施。

除了在農村整風整社中加強社會主義教育,實施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貫徹執行口糧按勞分配加照顧政策,合理調整征購糧負擔,搞好主要農產品收購大包幹,以及安排好群眾生活,充分調動群眾生產積極性外,還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千方百計,力爭大家畜穩定發展。首先喂養好現有牲畜,使三類膘升為二類膘,二類膘升為一類膘,一類膘更加健壯。

1.盡快地把牲畜所有權下放到生產隊,使所有權和使用權統一起來,以調動廣大群眾保護和繁殖牲畜的積極性。

2.因地製宜地改進飼養形式。可以大槽集中喂養,可以小槽分散喂養,也可以分戶包養。或者役畜集中喂養,病、孕、老、弱、幼畜分戶包養。無論采取哪種形式,都必須根據當地經驗和群眾意見辦事。分戶包養,必須選擇愛護牲畜、有喂養經驗的社員。

3.切實解決飼草飼料。解決飼草的辦法:教育飼養員愛惜飼草。收獲、保管好一切可做飼草的秸、稈、衣、殼、蔓。合理收購社員家庭飼草。割收野草。組織地區之間、隊與隊之間的餘缺調劑。

解決飼料的辦法:督促生產隊按規定標準留足飼料,少留或挪做它用的必須補足。積極恢複農村土油坊,棉子就地加工,油渣盡先安排牲畜飼料,花皮全部用做飼料。商業部門收購的子棉,要保證把全部花皮和85%以上的油渣返還給原售棉單位。提倡多種苜蓿。有條件的地方,應當劃出一定數量的苜蓿地,作為飼料基地。

4.改進飼養管理製度和使役製度。總結推廣以往行之有效的飼養管理經驗。合理規定使役定額。因地製宜地推行養用合一的飼養管理方法。

5.大抓配種繁殖。養護好母畜和種畜。恢複和建立配種站。培訓配種人員。要求1962年適合母畜懷胎率達到60%以上。力爭每年淨增3%……5%。

6.恢複牲畜市場,組織牲畜交易,調劑餘缺。陝北和陝南山區,應大力繁殖牲畜,支援關中,支援糧棉基地。

7.充分調動飼養人員(包養戶)的積極性。加強對飼養人員的教育,適當提高飼養人員的口糧標準。保證飼養人員的勞動報酬高於同等勞動力的收入。積極推廣定草、定料、定膘、定肥、定繁殖、定工分、定獎勵的幾包幾獎辦法。繁殖幼畜,從優給獎,保證兌現。

二、狠抓肥料,增強地力。當前應當廣泛開展一個紮紮實實的積肥運動,給夏收作物普遍施一至二次追肥,給棉田備足底肥。

1.重視集體積肥。集體飼養的大牲畜和其他家畜、家禽,逐室、逐圈、逐場按頭數規定積肥任務,超額完成任務者,給以獎勵。有條件的地方,還可組織積肥專業組,漚肥、熏肥、拉運城糞、管理公廁等。

2.鼓勵社員交售家肥。民主議定每戶交肥任務,分等論質,合理付酬。超額完成任務者,另給獎勵。付酬辦法,可以記工分,也可以糧換肥,也可以現錢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