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工委的工作重點在農村,要求黨組織在農民中生根;同時,進一步加強上層活動,打入敵政權重點部門。劉零、王雲霞、鄧達九、程俊佐等利用敵人之間的矛盾,團結和爭取了上層一批民主人士,打擊和孤立了國民黨反動分子,從而掩護了下層活動。地下黨在下層一麵積極發展黨員,建立黨的基層組織;一麵加強對黨員進行形勢、紀律、革命氣節教育。利用各種方式向人民群眾宣傳“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樹立戰勝敵人的信心。為培養幹部,迎接解放,華陰工委積極向陝甘寧邊區輸送黨員幹部和進步青年。從1948年冬至華陰解放,整個東路工委領導的四個縣,動員了100多名黨員和進步青年到邊區。一部分輸送到延安,參加全國的解放。大部分到馬欄學習後,加入到部隊或關中地區的接收。
中共華陰縣工委通過地下黨員基本掌握或控製了縣參議會、銀行、警察局、自衛團、郵政局、火柴廠以及部分鄉公所、保警隊、學校等機關單位。同年冬,華陰縣國民黨當局為了對付中共地下黨活動,出動大批軍警,以清查戶口為名突然襲擊,在全縣進行大搜捕。程俊佐獲得消息,與打入敵偽政權的共產黨員程景伊、程毅商議,並得到工委同意,由程毅將劉零夫婦從火柴廠接出來,移住五方崖上村一戶可靠的農戶家中。其他黨的負責人和共產黨員也迅速轉移,致使敵人的陰謀未能得逞。
與此同時,劉零親自多次奔赴潼關,直接了解潼關的對敵鬥爭,在潼關發展了多名共產黨員,積極掌握敵人的動態,為即將到來的解放進行了必要的部署。
劉零又與工委委員兼華縣縣工委書記王平凡一起,全麵分析了華縣的情況。從黨的發展、掌握武裝、分化敵人諸方麵作了全麵安排,由王平凡直接領導實施。
劉零還將工委委員兼渭南縣縣工委書記馬生輝(權秉華)約到他的駐地,詳細聽取了他對黨的建設、群眾發動、敵人動態等方麵的彙報,又共同擬定了關於渭南縣下一階段全麵開展工作的詳細安排,由馬生輝返回渭南,具體負責貫徹落實。
險惡的形勢、嚴峻的鬥爭、緊張的工作,使得這時的東路工委書記劉零的病情日益惡化,他開始大吐血,甚至難以堅持正常的工作。看到這情況,同誌們都焦慮萬分。這時候,人稱王胡子的王瑞亭二話不說,硬把劉零接到自己家。王瑞亭不但是黨員,也是一個祖傳的中醫。他與懂中醫的黨員薛廣池一起給劉零會診,確診為嚴重的肺結核,王瑞亭使出了所有的本事,終於使劉零的病情轉危為安。為了籌集給劉零治病的經費,王瑞亭祖孫三代一致決定,賣掉了王家祖傳的藥鋪。王瑞亭七十幾歲的老母親幾乎整日守候在劉零的病床前,熬藥、做飯,親自服侍。
劉零和王家非親非故,完全是革命的情誼,陝西省工委得知劉零病重消息後,想方設法搞來一些治療結核病的有效藥物,並表揚了王瑞亭一家搶救劉零的革命情誼,表示一旦經費稍寬裕,一定償還王家賣藥鋪為劉零治病的錢。
在劉零病情穩定,身體稍有恢複,但鬥爭越來越殘酷、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他不得不於1948年春天將才相處不到一個月、年僅不到三歲的兒子劉少英送回臨潼廟劉村,交給老母親陳智娃撫養,又於1948年秋天將那時最喜歡的六歲的兒子,現名叫劉少懷的九生也交給廟劉村的老母親,此後,夫妻倆全力以赴,投身到關中東路的解放事業中。
1989年9月,已73歲高齡離休在家的劉邦顯在回憶解放戰爭期間,他先後以大、潼、華(大荔、潼關、華陰)工作區黨的負責人、華潼工委書記,東路工委書記的職務在以華陰為中心的東路地區鬥爭中,在恢複組織、黨員教育、統戰對敵、革命武裝、培養輸送幹部和保護資產、保護檔案、迎接解放等方麵所作出的貢獻後,更加懷念在那難忘歲月中共同出生入死的戰友們。他欣然命筆,寫了這樣一句話:“在那白色恐怖的條件下,地下共產黨員最大多數是:立場堅定,忠貞不渝,艱苦奮鬥,嚴守紀律,聯係群眾,爭取勝利。整理和研究那時黨組織的活動狀況,對當前的教育有一定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