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整風告一段落了,劉邦顯偕妻子及同誌們又返回到了馬欄的省委。劉邦顯仍回政策研究室工作,雷田英仍在生產科從事財務工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戰敗投降。陝甘寧邊區沸騰了!全中國沸騰了!八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我們終於勝利了!勝利了,蔣介石迅速派員去全國各地摘取勝利的果實。我黨針鋒相對,為推動國民黨統治區的民主運動,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各種陰謀,也迅速派精兵強將到國統區開展工作。
一 恢複整頓組織開展對敵鬥爭
按照當時情況,陝西省委將大關中劃分為幾個戰略區。第一位是沿河(沿黃河)工作區,第二位就是東路的工作區,亦叫大潼華工作區。1945年10月,省委派劉零(劉邦顯),假名劉性初,在華陰一帶整頓恢複地下黨的組織。當時的地下黨組織,在敵人的瘋狂破壞下,從1941年起,就進入了休眠時期。黨的活動,也處在停頓狀態。組織所掌握的一部分黨員工作幾乎停止了活動。而這一地區,又是交通要道,是西安進入中原腹地的咽喉,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劉零的任務是,迅速恢複,整頓組織,盡快進入新的鬥爭。
劉零隻身來到華陰,以敷水鎮台頭堡共產黨員王潤亭家為落腳點,迅速與華陰地下黨的負責人鄧達九、薛廣池、袁守中、王雲霞等接上關係,傳達了黨的七大會議精神和陝西省委的指示;對隱蔽的49名黨員的思想和表現進行了解和分析,恢複了34人組織關係;根據隱蔽精幹的政策精神,確定了華陰縣的工作原則:這就是“小型精幹,分散自然,單線聯係。各片點指定專人負責”。
不久,劉零回到馬欄,詳細彙報了第一階段的工作。省委根據華陰實際狀況和地理環境,決定以華陰為基地,有計劃地向潼關、大荔發展黨的組織。劉零再次被派出,以澄城縣韋莊鐮山中學為立足點,對華陰、潼關、大荔三縣的工作進行領導,並將王平凡、張萬照從邊區調回華陰,加強領導力量。
1946年春,劉零、王平凡、張萬照先後分別到鐮山中學、潼關、華陰,以教員身份做掩護開展工作。這時,蔣介石一麵挑動內戰,一麵在國統區實行白色恐怖,鎮壓革命力量。國民黨特務發現華陰有人看《大眾哲學》、《新華日報》等進步書報,國民黨華陰縣長何萊臣、縣黨部書記長惠友三等逮捕了趙自斌(國民黨縣政府繕校室職員)、張珍如(三河口商會供職)。1946年1月7日夜,又糾集警察、特務70多人,分兵六路,在觀北、東柵、嶽鎮、縣城等地進行大搜捕,逮捕22人,其中大部分是學校師生,也有少部分農民,但沒有一個共產黨員。這些人被押到西安監獄,經嚴刑拷打和審訊,一人慘死獄中,其餘的在一年後釋放。薛廣池將敵人大搜捕情況向劉零作了彙報。劉零以“讀者來信”的名義向《工商日報》寫了一篇文章,揭露國民黨反動派鎮壓群眾的罪行。為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共政策,華陰黨組織根據陝西省委指示和鬥爭需要,提出共產黨員經黨組織同意可以參加國民黨政權;有計劃、有目的地打入國民黨政權;要求打入國民黨政權的共產黨員做到心紅皮白,內方外圓,利用“巴、拉、壓”手段,即“少巴、多拉、假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要把人當人,謹防鬼搗鬼”等辦法,“鑽得深,爬得高,站得穩”,開展隱蔽鬥爭。
二 掌握地方武裝打入敵人內部
1946年5月,蔣介石背信棄義,挑起內戰,並調兵遣將,準備進攻陝甘寧邊區。中共西北局號召各地黨組織:“緊急動員起來,集中所有力量,采取一切辦法,加緊與有效地開展國統區工作,尤其是國統區軍事工作”,“開展上層交友工作”,“聯合開明紳士,團結地方群眾,結交在職軍人,聯係非法武裝,掌握地方武裝”。中共陝西省工委將大關中劃分為若幹戰略工作區後,將其中大潼華工作區,管理華陰、潼關、大荔黨的工作,指定劉零全麵負責。大潼華工作區黨組織要求共產黨員做到活動社會化,工作職業化。黨內必須做到消息靈通,耳目眾多,內無奸細,外不孤立;鬥爭方式是小型的,合法的;要求打入國民黨政權中的共產黨員一麵控製鄉、保武裝,一麵在上層交朋友,積極慎重地發展黨員。
華陰黨組織經過分析和研究,認為縣參議會副議長程俊佐為人正派,對國民黨反動派貪汙腐化、拉幫結派、明爭暗鬥頗為不滿,在華陰有較大影響,有一定實力,是可以爭取的一個上層人物,決定做程俊佐的統戰工作。於是,鄧達九把程的同窗好友、共產黨員牛幹伯從蘭州叫回華陰,通過他去做程的工作。牛幹伯以敘舊情、拉家常等方式,旁敲側擊,對程進行試探,摸清了程的思想。這時,程俊佐對國民黨已失去信心,正處於苦悶徘徊之際。牛幹伯向他指出方向——隻有跟共產黨走才是出路,並秘密發展程俊佐為中共黨員。此後,在程俊佐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下,華陰地下黨的統戰工作空前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