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線的開辟,劉邦顯也費了腦子。如何從渭北進入當時的陝西省委所在地旬邑縣馬欄鎮,除了當時的官道外,他首先做通了愛人雷素蓮(雷田穎)在三原縣魯橋鎮的姑母的工作,然後,又到淳化縣找到在縣城做生意的三姐夫。三姐夫一家為做生意,經常跑淳化到陝北這一路,不但路況熟悉,沿途還有一些熟人關係。但三姐夫的父親是一個很守舊又很膽小的生意人,這個工作的難度很大。他逐漸把重點轉到三姐夫和家中的一些親朋好友身上。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姐夫和他的幾個朋友終於有條件地答應了(即多少給點錢)。此後,這條路線不但是劉邦顯往返邊區的路途之一,也曾先後接送過一些革命同誌往來。20世紀50年代,劉邦顯任渭南地委書記期間,老姑母的養子潘景文來到渭南,時常情不自禁地自我誇口:我也是老革命,那時,送過好幾回劉書記(指劉邦顯)和他的那夥人進邊區哩。1960年秋,劉邦顯的三姐夫來西安,因一事和劉邦顯爭執起來,曾高聲說道:不要忘了,當年我也曾幫助過你們進邊區的事!聽到這話的一個兒子問父親是咋回事。劉邦顯說了當時的情況,結論性地結束了這一話題:確實掩護過地下的同誌們回邊區,但終歸是生意人,要錢嗬!
四 調查研究武裝抗日
劉邦顯在任縣委書記期間,抗日戰場的形勢變化非常快。日本侵略者魔爪伸到華南、中南半島、緬甸和太平洋中的菲律賓等地,中國大半個國家的國土已淪陷,僅餘西南和西北半壁河山。但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卻在華北、華中、東北等地,開展的遊擊戰爭死死拖住了日寇進一步侵略的野心,戰爭進入膠著狀態。當時處在內地的重慶、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經常遭受日本侵略者飛機的狂轟濫炸。西安的形勢尤為緊張。日本鬼子已打倒黃河東岸,占領了河南西部,直逼潼關。如打過黃河,攻破潼關,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如何繼續堅持抗日戰爭,開展遊擊戰,這個問題嚴峻地擺在了共產黨人的麵前。
留守在邊區的八路軍組成沿河的黃河河防司令部,從1938年3月到1940年春,已打退了日軍渡河、占領陝西企圖的23次大小進攻,遏製了日軍企圖渡黃河的攻勢,但是,日軍對潼關及其周圍的攻勢卻有增無減。中共中央和陝西省委都認為,如果日寇攻入潼關,占領關中,以胡宗南為首的國民黨軍隊必定望風而逃,放棄西安,共產黨必須在這一地區擔負起武裝抗日的重任。當時的陝西省委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采取了明確的兩項步驟。第一,沿著黃河沿線的韓城、合陽、澄城、朝邑等縣,組成了沿河地區特別委員會,由王俊同誌任書記,白雲峰等同誌任成員,在薛家川等地區開展可能出現的抗日武裝遊擊戰爭。第二,沿著渭河、隴海鐵路沿線的華陰、華縣、臨潼、渭南等縣,由當地的黨組織拿出日軍占領關中東部後,切實可行的抗日遊擊戰爭的具體方案。
時任臨潼縣委書記的劉邦顯,針對當時的具體情況,徒步勘查了臨潼縣境內18個鎮及鄰近的渭南、藍田等縣的情況,並與時任渭南縣委書記的王傑等多次共同研討協商,取得了一致的意見:臨潼、渭南兩縣,有著相似的地理環境,最南部都是山區、半山區和塬區,溝壑縱橫交錯,地形多變,但是人口稀少,交通不便,雖利於開展遊擊戰爭,但不利於充分發動群眾,給鬼子以致命打擊,中部的塬區和渭河河穀的平原區,地勢平坦,村莊稠密,交通便利,人口眾多,雖在地形上不利於隱蔽,但可以吸取建立堡壘戶的經驗,建立可靠的立足點,同時,利用塬區和平原地區地理上的深厚黃土層,開挖成大規模的隱身地洞和地道,既可消滅敵人,又便於隱蔽自己。而臨潼北部談國帆已建立的抗日武裝,中部王經幫所領導的抗日武裝,再加上發展馬額塬上由魏新發已開始組建的規模雖然不大,但頗具戰鬥力的武裝,以臨、渭兩縣南部的山塬溝壑區為休養生息之地,以塬川之地為主要軍事活動之地,可開展或聚或散的敵後武裝遊擊戰爭。同時,積極破壞日寇占領後的隴海鐵路和公路線,達到消滅鬼子、支援全局、威逼西安(如日寇占領後)、保衛邊區的戰略目的。
這個戰略上的思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在劉邦顯、王傑兩個縣的書記共同給省委當時負責軍事工作的負責人彙報過後,不但獲得了首肯,也得到了讚揚。後來的抗戰形勢發展,日本鬼子既無力對黃河沿線再發動有力的攻勢,也再未對潼關和關中平原發動任何進攻或表現出進攻的態勢,因而這個方案沒有實施,但是,在今天看來,這個方案仍是積極的、切合實際的,並有著很強、很現實的可操作性。
1942年春末夏初,國民黨蔣介石在全國範圍內發動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保存黨的骨幹力量,陝西省委將各地區委以上的主要領導幹部調回邊區,黨在關中地區的組織形式完全進入隱蔽狀態。為防敵人破壞,組織形式也暫時取消。雖然身份未暴露,劉邦顯等臨潼縣的主要領導成員不得不告別一塊兒戰鬥過的戰友,再次離別家鄉的父老鄉親,灑淚揮手,返回邊區。
離開之時,劉邦顯考慮到有兩個困難:馬額當地的社會名流和群眾的挽留;家中父母的反對。針對此情況,他一方麵對馬額當地的鎮政府和社會公開表述,是省城的朋友給他在外地謀到了更好的發展位置,不得不去。盡管學校的師生真誠挽留,一些學生甚至泣不成聲,但劉邦顯為執行組織的決定,沒有鬆口。另一方麵,劉邦顯讓同事張軍到自己家中,假稱他和劉邦顯的一些秘密活動,被兩個壞蛋告了密,一個是窺視馬額小學校長的王世傑,另一個是劉邦顯的鄰居、附近一個小學教員,叫劉文治。劉邦顯的父母一聽到這話,一致決定趕緊讓劉邦顯逃走。父母得到張軍的這個消息時,劉邦顯正在馬額小學與師生話別,母親委托父親,無論如何迅速催劉邦顯走。父親趕到馬額小學,將正在與師行告別的劉邦顯拉到一邊,催劉邦顯快走。劉邦顯在師生朋友的簇擁下,離開了馬額,與張軍、尹省三一起回到了邊區。為此事,劉邦顯父母痛罵了王世傑、劉文治一生,直到去世。直到2003年,劉邦顯才將事情的真相告訴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們笑著說:你導演了60年未揭開的冤假錯案。
回到省委,劉邦顯詳細彙報了自己在臨潼縣的一年半的工作,對省委交給的三項任務逐條彙報,並彙報了現時臨潼縣的工作的大好形勢。省委的主要領導,肯定並表揚了他在地下臨潼縣委書記任上出色地、全麵地完成了省委交給他的任務,並由省委組織部組織了專門會議,由組織部負責同誌主持會議,讓劉邦顯詳細介紹了在白區成功鬥爭的經驗。